留与后人愁

留与后人愁
绍兴四年,李清照迁到金华居住,因为当时在此地担任太守的李擢是赵明诚妹婿,可以有些照拂。第二年,已经从离婚事件的打击中慢慢解脱出来的易安登上婺江边南朝文学家沈约(就是那位以“沈腰”著称的瘦身代言人)主持修造的八咏楼,留下怀古名篇《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气压江城十四州”,貌似脱胎于唐朝才女薛涛的“壮压西川四十州”和诗僧贯休的“一剑霜寒十四州”,算不得独出机杼。但一句“江山留与后人愁”,让不论何时何地登临怀古之人都常常心有戚戚焉,千年之下依旧让人叹为难以超越的绝唱。
就在同一年,易安写出了她人生中最后一篇脍炙人口的词章《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春色令人欲泛舟,却恐轻舟载不动厚重的愁,这个比喻之奇、之美、之新,充分展示了千古第一才女的想象力。可能也正是中年丧偶、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才将她的才华激发到如此地步。
绍兴八年,宋高宗将“行在”定于杭州,改名临安,表示暂借江南一隅临时偏安一下。又过了大约二十年,孑然一身的李清照怀着故土难归的失望,在异乡悄然辞世,享年逾七十。这样的乱世、这样的际遇,还活到了古稀之年,易安的生命力可算顽强。
第二十二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