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西征龟兹

5、西征龟兹 长孙无忌笑了,而且是爽朗的大笑,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房遗爱配合的实在很默契
吴王李恪?房遗爱为什么会说出这个人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李世民的贞观时代。储位之争结束后,李治被立为太子,但谁都知道李治并不是李世民内心深处最中意的人选,要不是李承乾不争气,李泰关键时刻犯错误,李治有长孙无忌的大力支持,太子的地位怎么也不会轮到李治
其实在李世民的心中,他发现了其中一个儿子很有自己的影子,这个人就是吴王李恪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也就是说李恪不是李世民的嫡生子,这一点让李恪失去了竞争皇位的机会。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感觉李治并不是很好的人选,所以他渐渐的有了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于是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最亲近的人长孙无忌,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
长孙无忌的理由很简单,储位之位刚刚稳定,李恪不是嫡生子,太子又没有犯什么错误,不能轻易废黜。李世民综合考虑最终还是放弃了。李恪也就失去了转变自己地位的唯一机会
毛泽东主席在点评二十四史曾经说过: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这个评价很中肯,不过李世民虽然没有立李恪为太子,但长孙无忌在内心已经牢牢记住了李恪的名字。尤其是在永徽初年,李恪被任命为司空,在官职上和长孙无忌平起平坐时,他隐隐的感觉到这个具有英气的吴王很可能会成为自己未来总揽大权的绊脚石,相信李恪的内心也一定在嫉恨长孙无忌,可以说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已经处于一种极端矛盾的对立状态,如果有一丝风吹草动,一定会拼个鱼死网破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利用好时机先出手,谁就先占得先机
长孙无忌率先找了这个机会,而且是可以治李恪于死地的机会,他岂能错过?所以从房遗爱这个突破口开始,长孙无忌的目的是为了扳倒李恪
李恪和长孙无忌的矛盾,房遗爱一定是清楚的,所以当长孙无忌提醒他尤其不要漏掉像李元景那样的藩王时,他马上意识到长孙无忌是指李恪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谋反之心,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房遗爱主动迎合长孙无忌陷害李恪
小人?怕死?窝囊?恐怕谁也说不清
或许在强大的长孙无忌面前,房遗爱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至此,审讯已经完毕,当然长孙无忌并没有忘记让房遗爱在供词上按上手印
“先把驸马爷带下去,听候发落!”长孙无忌说话的时候依然保持一种悠然自得神态
“太尉! 你一定要和皇上说明啊,我真的没有谋反啊!太尉,你一定要保我啊……
房遗爱的声音逐渐远去,长孙无忌的目光透露出一丝凶光!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