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的脾气

张昭的脾气 本来,公孙渊还有个哥哥公孙晃在洛阳。这个公孙晃并不是考上大学留在首都创业的,而是被留在这里当人质的。这哥们儿远没有他弟弟那么有理想,不但知道他的弟弟不安分,而且更知道当这个人质是很危险的事。同时,他也是个很怕死的主儿。他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想出一个保命的办法。这个办法很简单,也很无耻,就是出卖他的弟弟,不断地向魏国有关部门举报他的弟弟,强烈要求赶快派兵过去把他那个祸国殃民的弟弟灭了。但曹叡一直想先忍一忍,所以也不把他的话当话。公孙渊真的扯起造反大旗后,曹叡立即下令把公孙晃抓起来。等到公孙渊被司马懿摆平,曹叡就想处理了这个人质。他也知道,这个人质也做过举报工作,所以就决定让他死得不那么难看——让有关部门直接在牢里把他处理算了
高柔却反对:“公孙晃虽然是公孙渊的哥哥,算起来是动乱挑头人的核心成员。可他曾经多次举报过公孙渊,跟公孙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样的人,你不把他当功臣也就算了,总不能要了他的命啊。
高柔这话很有道理。可现在道理不是在高柔的嘴里,而是在曹叡的手里。是曹叡让谁活谁才能活下来的。曹叡耐心地听完高柔的话后,什么也不说,派了个使者来到狱中。这个使者没有带雪亮的大刀,而是带了一包闪亮的金屑。然后把金屑交给公孙晃,让公孙晃再分给他的老婆和孩子们,最后让他们集体喝下
喝金屑的结果就是当场死掉。公孙晃死后,曹叡下令把他们的尸体全部埋在他们家的豪宅里。算是最优待这个哥们儿。公孙晃举报了无数次弟弟,最后也被曹叡搞死。虽然说死的方式很贵族、很豪华,可死得豪华又有什么用
不过,不是所有公孙家族的人都是被曹叡处理的
那个公孙恭就活了下来
公孙恭是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的弟弟。公孙度死后,公孙康就接过老爸的班,成了辽东第二代领导人。公孙康虽然也是个官二代,但还是有点儿水平的,那双眼睛还是能看清当时的形势的。在曹操那次远征时,就知道他们那些边远地区的势力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因此,在袁尚兄弟前来投奔时,果断地斩下二袁的脑袋,送给曹操。然后成为曹魏的二层机构,努力出兵,把高句丽连续猛扁了几次,几次都取得了胜利。只是这公孙康也不长寿,正处于事业的顶峰时,却一步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死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公孙晃和公孙渊都还是小孩。于是,他只得把那个位子传给他的弟弟公孙恭了
按说,公孙恭的命运还是不错的,凭着哥哥早死成了辽东的一把手。他的运气很好,但身体却不行,才当了几天车骑将军、假节、辽东太守,就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而且这个病实在很雷人,最后把他变成了一个阉人。你想想,得了这个病,你的心态再怎么好,这时也觉得什么意思也没有了。于是,那个进取心就全部归零
这时,公孙渊也长大了。公孙渊说,一个阉人哪能当咱们的老大?带着几个铁杆死党,冲进去,对着叔叔说,你如果不把权力交给我,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公孙恭能有什么办法?只得答应
很多人都以为,公孙恭都病成这个样子了,一天到晚蔫在那儿,跟个死人没有什么两样,现在又把权力交了出来,公孙渊不会把他怎么样了吧
可孙公渊仍然不放过他,他把这个叔叔关了起来
所有的人都觉得公孙恭不但比被窦娥冤,而且是天下第一倒霉鬼
哪知,这个倒霉却成了他日后的活路。司马懿砍掉公孙渊后,居然打破牢笼,把公孙恭放了出来,对他说,你没有罪
到了这时,大家才觉得老子那个关于“福祸”转换的重要论著真的太正确了。
第二章 吴宫花草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