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战术是个大问题

6、战术是个大问题 房遗爱的证词已经证明了这个谋反案成立,至少长孙无忌是这样认为的,于是他依据房遗爱的证词开始初步拟定判决结果
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首
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赐自尽
看着这宣判结果,长孙无忌满意至极,虽然这个宣判结果还需要皇帝李治来签发执行,但在长孙无忌看来,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当长孙无忌将宣判结果上报给李治后,李治顿时泪流满面。当年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看重的就是他“宽仁孝友”,如今让他一口气杀掉这么多皇亲国戚,他实在于心不忍
李治一边拿着长孙无忌的宣判文书,一边向大臣们求情
“荆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朕的兄长,我想为他们求情赦免一死,爱卿们说可以吗?”这个场景让我们不禁想起当年李世民处理李承乾时所说的话,那个时候大臣来济的一番精彩回答,立刻让李世民变成了“慈父”
可是现在当李治说完后,他急切等待有人能够出来替自己解围,可是盼来的却是一片寂静,李治顿时觉得有些难为情,这个时候他反而没有继续哭泣,而是变成了欲哭无泪
大殿里寂静了很长时间,所有人都默不作声,气氛有些凝重。在长孙无忌看来,这是回绝李治的最好方式,时间拖得越久,就越能证明大臣坚持决维护判决结果的决心,因为超堂上基本上都是他的人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李治有些坐不住了,他再次开口问道:“爱卿们谁能说句话啊?”李治的声音有些嘶哑
“臣认为,不可以”!说话的人名字叫崔敦礼
崔敦礼时任兵部尚书,作为永徽年间较为年长的大臣,崔敦礼敢于站出来说话,是因为他的资历和目前的官职。首先他参加了贞观四年的北征突厥,而且贞观年间有很多次处理边疆危机很得体,受到了李世民的器重
时任兵部尚书的崔敦礼出面回绝李治,我们无法推测是不是长孙无忌事先安排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处理谋反案件时,掌有兵权的大臣其态度很重要,这一点皇帝必须要慎重的考虑
李治绝望了。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乞求大臣赦免皇室成员,而最终却遭到拒绝,可见永徽年间的李治已经被长孙无忌架空
最终李治妥协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李治属于孤立无援,朝堂下那看似恭敬的大臣,其实全都是长孙无忌的人。至此,李治高高在上的威严形象被彻底毁坏
李治当然是不甘心的,不过他明白现在还不是他发作的时候,但是此刻在他的心底已经埋下的复仇的火种
永徽四年(653)二月二日,李治下诏维持长孙无忌对房遗爱谋反案的宣判结果
一同受到牵连的还有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门下省侍中宇文节等人,他们因为平常和房遗爱来往频繁,而被长孙无忌流放偏远地区,同时废除房玄龄在太宗庙陪从受祭的地位
可怜的房玄龄至死恐怕也不会想到,一世英名全都毁在自己儿子的手里
值得一提的是,吴王李恪在临自尽时,愤怒的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长孙无忌窃夺君威,耍弄权术,陷害忠良,宗庙社稷如果有灵的话,不久会遭灭族!
准确的说,这是个诅咒!当时没有人会在意一个身背谋反重罪之人临死时说的话。可诡异的是,仅仅五年后,这个诅咒居然应验了
长孙无忌的目的达到了,说他用的是权术也好,或者是下三滥陷害人的手段也罢,到目前为止,他的权势已经达到了巅峰,不过虽然障碍已经扫清,但房遗爱谋反案对于朝廷格局的影响并没有终结,相反这仅仅是个开始。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