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伏瓦

——西蒙*波伏瓦 对于武瞾的一系列做法,坦白的说,张氏兄弟并没有彻底的理解,在他们的地位一天天得到提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们表现出了骄横、傲慢与擅权弄人
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不将以魏元忠为首的宰臣们放在眼里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问题的关键是,武瞾提升张氏兄弟的做法,给当时很多宰臣们带来了一种错觉,很多人私下都在议论纷纷,是不是女皇陛下归天之后,张氏兄弟会成为新朝廷的掌权者呢
有这种想法的,其中就包括魏元忠
在魏元忠看来,未来的朝廷如果让两个面首来把持朝政,岂不让四方笑掉大牙。所以此时在他的心中,已经暗暗发誓要在合适的时机,彻底整垮张氏兄弟
眼下首先要做的,就是灭一灭张氏兄弟那嚣张跋扈的气焰
很快,魏元忠就等到了一个机会
长安三年(703年)九月,武瞾召见张易之的弟弟,只有二十岁时任岐州刺史张昌期到洛阳,准备提升他为雍州长史,不过由于张昌期的身份比较特殊,如果直接任命,而不经过朝议,恐怕会引起大臣们的非议,所以武瞾决定当众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很长时间以来,那些大臣们对于这种事儿,总是很快的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女皇陛下的心思,所以所谓的征求意见不过是走个过场,双方一拍即合,搞定
但是这一次,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事情完全没有按照他们想象的轨迹来发展,正所谓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扮演这个角色的正是魏元忠
很长时间以来,魏元忠对张氏兄弟怀有明显的敌意,这一次决心要在朝议之时,将张昌期的任命之事搅黄,魏元忠之所以决心这么坚定,除了和张氏兄弟形同水火之外,事实上和张易之的另一个弟弟张昌仪也存在过节
当初魏元忠出任洛州长史的时候,张昌仪正好担任洛阳令的职务。张昌仪每次都仗着哥哥张易之的权势,随便出入长史的办公大堂,不会受到任何限制。魏元忠到任后,张昌仪依然我行我素,魏元忠每次都将张昌仪呵退出去。而且魏元忠在任期间,经常将张昌仪家里那些横行不法的家奴或打或杀,搞的双方经常剑拔弩张
魏元忠决心已定,当然他也明白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掌控住事情的走向很重要,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讲,就是要Hol 住全局
事实证明:魏元忠凭借着一把硬骨头,确实做到了,但却因为过于生猛,而留下了后患,正是这个后患,最终导致了那场流血的政变
朝议时武瞾问众人:谁适合做雍州长史啊
魏元忠立即站出来说道:“现在朝廷内没有比薛季昶更适合的人选了!
魏元忠的回答让武瞾很是惊诧,因为事先魏元忠没有和她打过任何招呼,于是她试图将事情的走向拽回到她设想的轨迹中来,她接着开口说道
“薛季昶固然是合适的人选,但朕想另有任用,昌期可以吗?
没等魏元忠说话,很多人异口同声的说道:“陛下圣明,您真是选对人了啊!
对于朝臣们惯用的拍马屁伎俩,魏元忠很是不悦,于是他高声喊道:“昌期不可!
他的声音,镇住了在场所有人,朝堂上顿时气氛凝结
“哦?理由是什么?”武瞾逼问道
魏元忠将声调降了下来,缓缓说道:“昌期年轻,不熟悉民政事务,以前在岐州就治理的不好,致使大批百姓逃亡。雍州是国都所在之地,事务繁重,昌期不如薛季昶果毅能干,而且也不够老练。
魏元忠所说的话,意思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人要看政绩和个人才干
这一次武瞾沉默不语了,因为魏元忠说的句句在理,让她丝毫无法反驳
片刻之后,武瞾终于说道:“看来昌期还有待于锻炼啊,这件事暂且不提了。
至此,魏元忠达到了目的
按说这件事到现在为止应该可以结束了,张氏兄弟并没有当众表示不满,魏元忠可以收手了,但就在众人以为即将讨论下一话题时,魏元忠又开口说道
“臣自从先帝在时,就蒙受厚恩,到今天为止,已经几次出任宰相之职,臣自认为没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所以才使陛下身边有了小人,这都是臣的罪过啊!
对于为元忠这番话,张易之到时能泰然处之,可是张昌宗坐不住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