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白江口之战

4、白江口之战 李贤是李治和武瞾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容貌俊秀,举止端庄,自幼喜欢读书,过目不忘,平生的座右铭是孔子门徒子夏的一句名言:贤贤易色。意思是尊重贤人轻视女色
就是因为这句话,李贤在李治的心中增加了不少光彩。李治曾经和李勣说过,如果所有的皇子都能像李贤这样,大唐没有什么可忧患的了
上元二年(675年)六月被立为太子后,李治便放手让李贤监国,随后便和武瞾前往东都洛阳,在这期间李贤不仅将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并做了一件对于修史大有益处的事,那就是召集太子左庶子张大安、太子洗马刘纳言、洛州司户格希元等人注释范晔的《后汉书》,今天我们只要看到注释版的《后汉书》,上面依然有李贤的注释
李贤的做法得到了李治的赞扬和赏赐,李治还号召诸王效仿李贤,要将国家社稷放在心中,此后李贤名声大振,所有人都认为李贤未来会成为这个帝国的主人,其中也包括李贤自己
随着自己地位的提高,李贤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不像李弘那样自始至终都是个超然物外者,李贤是个看重权利的人,在这一点上他丝毫不逊于他的母亲,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召集人员修史是李贤做的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他也同样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借着修史的名头,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股支持自己的势力,这股势力和支持武瞾的“北门学士”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由于李贤死后被唐睿宗李旦追谥为“章怀太子”,所以我将当时支持李贤的这些人统称为“章怀党”。除了上述协助他注释《后汉书》的人之外,当时学士许书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人都是“章怀党”的骨干力量
无论从哪一角度来讲,李贤的渐渐崛起对于武瞾都是极大的威胁,李弘没有刻意地培植过自己的势力,尚且逃不过武瞾的手掌心,现在李贤一亮相就出手不凡,所以武瞾更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然这一切都和当时朝廷的人员结构有关
当时许敬宗、李义府等武瞾的心腹铁杆已经病死,而朝中的宰相有戴至德、刘仁轨、李敬玄、高智周、郝处俊、李义琰、张大安等人;这些人大部分兼任东宫的僚属,也就是说他们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朝廷宰相,一方面是章怀党
显然武瞾当时在朝中的势力大不如前,再加上李治体弱多病,所以武瞾多少显得有些势单力孤,如果此时李治决定禅位给李贤,那么武瞾曾经的努力也许就此会付诸东流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需要一群男人的支持
自认为已经很成功的李贤和大哥李弘对待母后参政的态度是一样的,都是持反对态度。但是精明的李贤并没有像李弘那样急于纠正母后的行为,他的策略是软对抗
武瞾曾经将“北门学士”编撰的《少阳正范》和《孝子传》拿去让李贤阅读,还多次以书面形式训诫李贤,目的是为了让李贤顺从自己的意志少些对抗
李贤是个有主见的人,李弘之死使他彻底明白一味的顺从是不可能与母后有交叉点的,这是一场实力与智谋的较量,在他看来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唯有选择与母后对抗到底,当然抵抗并不为着完全决裂,他只是想让母后明白,这个帝国的命运应该有男人来主宰,而不是女人
事实上,李贤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因为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权力在谁的手中
李贤固然有很大的权力,但是和母后相比,他的权力实在太小了,而权力的大小就意味着实力的强弱
仪凤四年(679年),李治的身体已经到了糟糕透顶的地步,他下令让李贤监国,在武瞾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于是她下定决心扳倒李贤
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了,李贤我坚信你是抵挡不住的!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