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摇尾乞怜

7、摇尾乞怜 当侯君集知道张亮即将出任洛州都督后,他的第一判断是张亮很有可能也被言官们拍了黑砖,所以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为此,他亲自找到张亮,两个人有了以下一番对话
侯君集:什么人排斥你呢?(没有调查,直奔主题
张亮:不是你还有谁?(顺水推舟)
侯君集:我平日忙着国家的事还忙不完呢,怎么会排斥你呢?跟你说句心里话,我现在郁闷之极,甚至都不想活下去了,你如果敢造反,我就跟你一块干
至此,侯君集已经彻底释放出多年来积压在胸中的郁闷,但同时也让他自己走在了钢丝线上,因为他露出了本不应该露出的底线
不可否认,侯君集能和张亮说出造反的话,说明他在主动向张亮示好,当然前提是他判断出张亮和自己一样,心里也有怨言,可实际上,他的判断错的离谱,侯君集的表现只能说明一点:他是个军事天才,同时也是个政治低能儿
二者矛盾吗?并不矛盾,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
对于侯君集的示好,张亮不仅没有理睬,反而将侯君集造反的意图上报给了李世民,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李世民居然没有追究
李世民的理由很简单,张亮和侯君集对话时,当时没有别人在场,所以没法对证,也就不再追究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对李世民的这个做法很是费解,对于大臣要造反,皇帝都是本着小事化大的原则进行处理,为什么这一次李世民这么轻描淡写?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个开明的君主,但面对手下人造反的意图在开明的君主也不会视而不见,难道李世民已经超凡入圣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我看来,李世民是有顾虑的
对于侯君集这样的功臣,作为皇帝打压是可以的,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侯君集从高昌回来,李世民毫不留情的将他下进大狱,目的就是为了让性格傲慢的侯君集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但这并不意味着李世民想置侯君集于死地,也就是说面对张亮这次的汇报,如果李世民下令追究,侯君集很可能会被杀头,而且正像李世民所说的,当时只有候、张两个人在场,证据确实不足,如果这次李世民轻易处理了侯君集,很有可能会使朝臣心灰意冷
一句话,李世民并不想落下屠杀功臣的骂名,从而影响贞观盛世的延续与推进
所以对于张亮的汇报,李世民的反应很淡定,并且对待侯君集和以前一样,但这并不能说明此时的李世民对候君集心中没有提防。相反,李世民这样的政治老手,时刻在想着怎样驾驭群臣,在我看来,在李世民淡定的背后,其实他正在用一种冷峻的眼神观察着侯君集,就像他时刻在观察李承乾一样,等待着对方露出致命的破绽
李世民或许想不到,他密切注视的这两个人居然会成为一条阵线上的人,不过这也方便了李世民后来对他们的一网打尽。很多时候,的确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李世民的淡定,让侯君集逃过一劫,但是对于张亮的汇报和李世民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侯君集毫无察觉,曾经的阴影继续让他郁闷着,他热切盼望着,在他的生命中能够出现一丝曙光,然而很快,他的确看了曙光
准确的说,是从太子李承乾那里看到的!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