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的惩罚

冲动的惩罚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刘秀开始得陇望蜀,南北线双管齐下,分两路进兵,讨伐蜀国。南线是走水路,说白了就是水战,而北线则是陆地战
公孙述采取的方略是分兵作战,他在南线的水路——长江流域进行的水上设防相当严密。毕竟北线的路难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公孙述占据着长江沿岸的要地,使出的水上防御体系是:非常1+2。“1”就是在汹涌澎湃的长江上架起一道浩瀚如烟的浮桥,“2”分别是在岸上修建了瞭望台,在水中立下很多木桩
解析如下:浮桥就相当于一座大碉堡,刘秀的船队只要一过来,首先就会被高山上的瞭望台发现,然后通过击鼓传递信号,公孙述守在岸边山上的士兵就会从军营里出来,到浮桥上恭候汉军的到来,然后等到了射程范围内就开始射箭,直到把你的战船都射成“刺猬”。这样你除非是想来“草船借箭”,否则是不可能登岸的
当然,如果你想快速冲到浮桥下进行“反攻”也是不可能。首先公孙述把浮桥设在了上游,你的船只过来,便是逆流而上,速度会大受影响;其次,公孙述已在水里立了许多木桩,木桩就是“减速带”,在它的牵绊下,船到了那里就成了“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构思如此精妙,设计如此精准,公孙述这条精心设计的防线可谓滴水不漏,固若金汤
然而,事实上,这并没有难住南线的主帅岑彭。刘秀既然派岑彭担任南线的大将军,自然有岑彭的过人之处。他带兵冲了几次没冲过去,便不再强来,而是开始想法子了
最后想出的法子是:火攻。这个办法和三国赤壁之战周瑜的法子一样。如果我再来分析一下就会豁然开朗。周瑜之所以用火攻,那是因为曹操把船连成一片,想这样踏平江东。而公孙述的浮桥和曹操的船是一样的,也是连成一片的“死东西”,火一来便会被烧得灰飞烟灭。公孙述的碉堡和木桩都是为浮桥服务的,浮桥一旦没了,他的水上防御也就等于彻底瓦解了。考虑到浮桥是在上游,因此,这条计谋能否成行,还要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借东风”
事实上,岑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借东风上一点也不逊色于诸葛亮。诸葛亮还要在神坛上指指画画,装神弄鬼地折腾大半个早上,而岑彭则是闭上眼就对士兵们说出了火攻的那一天
果然,火攻的这一天,原本一直“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的天变了,变得天刮狂风天不下雨船只逆流而上……倒吹的东风正好可以刮着船只逆流而上,看样子岑彭的天文之术确实是很高的
接下来很简单了,那些装满硫黄等易燃物的船只飞速向浮桥下使去,木桩也阻挡不了,有的烧掉了木桩,有的借着惯性直接冲到了浮桥下,于是乎浮桥被点着了,射箭的士兵顿时乱了方寸,仓皇逃命,掉下水的,烧死的,踩死的数不胜数。结果桥断时,岑彭的主力部队也开始冲锋了……结果公孙述的军队一溃千里
当然,公孙述不是待宰的羔羊,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汉军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坐视不管,他马上进行了反击,绝地大反击。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