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已经来不及

后悔已经来不及 百万大军强攻不到一万守军的昆阳城,昆阳城再牢固,士兵再英勇,军民再团结,终究逃不过沦陷的悲惨结局。也正是因为这样,汉军在坚守一个星期后,在苦等援兵无望的情况下,终于动摇了
王凤找来王常商量说:“好死不如歹活,如今再这样抵抗下去,不是和官兵过不去了,而是和自己过不去了。这样下去城迟早要被攻破,为了给大家一条生路,我们还是投降吧。
“再等等吧。”王常是个宁可战死,也不愿投降的人,但现在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死,而是城里几千男女老少的生死,他也强硬不起来了
最终,王凤和王常两人也没有进行口水战,而是选择了“笔战”,他们招来一些民众代表,以民主的方式,采用不计名的投票方式进行表决,最终以王凤为首的主降派占以绝对优势战胜了王常为代表的死守派
少数服从多数,于是,昆阳城头很快竖起了白旗,接着城门打开,并以广播的形式直接向城外的新军喊话:“我们不打了。我们投降了,请你们进城来吧。
得知汉军投降,王邑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汉军这是使的空城计吧?第二反应是这太不像话了,汉军这个时候怎能投降呢?第三反应是太不够意思了,打不过就举手投降,一点都不好玩。“三个反应”加在一起,王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时候批准汉军投降,太便宜他们了。因此,面对本可以兵不血刃直接占领昆阳的机会,王邑居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并马上叫人回话:站直了,别趴下,咱们继续开打
严尤一看,这样闹下去,会坏事呀,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将军啊,《兵法》云:‘围城为之阙’,就是说围城总要给人留上一条出路,宛城那边的汉军主力听说昆阳降了,肯定害怕,咱们真正的战场还是在宛城那边,消灭汉军主力部队才是当务之急,不要因为一己之怨而耽误了整个战局啊。”这时63位智囊团也集体上场,齐谏王邑接受汉军的投降。然而,利令智昏的王邑却说:“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也知道你们的良苦用心,想走成功的捷径。然而,我是个一步一个脚印的人,他们走投无路才来投降,此时我如果接受这些‘嗟来之食’,要比杀了我还难受。对不起,我还是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武力的方式真正打败他们,征服他们,这才是武士道精神,这才能扬我军威,扬我国威啊!
就这样,汉军投降的路被堵,王邑逼着他们走了绝路——誓与昆阳共存亡。是啊,走投无路,连投降也没门,横竖都是一死,要死也要死得其所,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要死也要死得惊天动地……豁出去,和你们这些恶魔拼了
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汉军不再做待宰的羔羊,更何况即便是羔羊也会有怒吼的时候,愤怒的汉军此后竟然抵住了百万新军十余天的强攻猛打,这真是个奇迹。当然,这个奇迹与其说是汉军创造出来的,还不如说是王邑逼出来的。是啊,狗逼急了都会跳墙,更何况人呢
而支撑着他们信念的就是刘秀和他的十二骑敢死队。那一夜,他们如风一般冲出城去;那一夜,他们如狼一般在敌人百万军中横冲直撞;那一夜,他们如夜鸟翔空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一夜至今,都是不眠之夜……这“十三太保”能冲破新军的层层阻挡吗?他们能搬回救兵吗?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