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进河南

兵进河南 宋雍熙三年(986年)二月,李继迁派张浦到辽国请求降附(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的辽国国号应该是“契丹”,不过鉴于辽国一朝历史中曾多次在“辽”和“契丹”两个国号中改来改去,为了让大家看起来方便,在本书中,我一律将其称为辽国,特此声明)
其实李继迁是不想向辽国低头的,他之前一直比较自信,想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恢复祖宗的基业,以成大事,更重要的是,李氏一族自从唐末拓跋思恭被赐国姓以后,就从来没有降附过除中原政权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他李继迁丢不起这个人啊
不过现在不行了,自己和宋朝打了这么多年仗,打来打去不仅败多胜少,一无所获,还搞得人心不稳,领袖权威丧失得差不多了,现在再坚持所谓的“祖宗规矩”、“家族气节”就有点蠢了,还是务实一点,给人家低下头,获得点实惠比较靠谱
可是张浦到了辽国,辽圣宗耶律隆绪却有点犹豫,还是辽国的西南招讨使韩德威向耶律隆绪陈述了夏州地区对宋朝的重要性以及招纳李继迁对本朝的益处后,辽圣宗这才同意了李继迁降附请求。辽国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并授李继冲为定难军节度使副使
有了辽国这么一个大外援,李继迁暂时没了后顾之忧,他抖擞精神,积极准备再次进攻银州
十二月,李继迁又派人到辽国请婚
这是李继迁联辽反宋战略中的一环,如果能当上辽国的女婿,那将大大提升他在党项族中的威望,这样以后统治党项族就会更容易,同时也极大地有利于他的反宋事业
当时辽国大将耶律盼与宋朝军队正战于泰州,而且打了败仗,辽圣宗想要让李继迁出兵来牵制宋朝兵力,所以李继迁的使者到了辽国以后,辽圣宗没有含糊,自家的女儿自然是舍不得的,但是别人家的女儿嘛,就不好说了。他把宗室耶律襄的女儿封为义成公主,许给了李继迁
当了辽国的女婿,李继迁自然也是信心大增。宋雍熙四年(987年)二月,李继迁率众进攻夏州,大败夏州知州安守中三万军队
宋太宗屡次对李继迁用兵失利,招抚又没作用,实在是没办法了,向臣下询问解决办法。宰相赵普想了个“以夷制夷”的办法,就是让李继捧当定难军节度使,回去镇守夏州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馊主意
再来看看李继捧
李继捧当初献地入朝本来属于迫不得已,入朝以后,李继捧慢慢发现,赵光义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赏赐颇丰,实际上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他的警惕,这让他觉得很不自在
赵光义对他既然是这样的态度,那他对赵光义也就没必要那么忠诚了。所以李继捧一回到夏州,就开始不停地忽悠皇帝。他上奏说李继迁已经悔过归诚了,请求朝廷赐李继迁以官职,加以笼络。赵光义信以为真,就授李继迁为银州刺史,结果人家李继迁理都没理,宋朝使者吃了个儿闭门羹,扫兴而回
按说事情成这样了,李继捧怎么说也该收敛一下,没想到李继捧毫无心理负担,誓要将忽悠进行到底。他一会儿说降服了党项部族,一会儿说夏州马生二驹,乃是祥兆,一会儿又说击破李继迁,李继迁中箭而逃,总之是极尽忽悠之能事。这些事情要么是小事夸大,要么就是纯属虚构,反正赵光义远在京师,不忽悠他忽悠谁
赵光义的脑袋估计是进了浆糊,他听了这些好消息,高兴得不得了,不断给李继捧封官,最后都封到宰相了(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