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 临行前,作为“老上司”的窦固对班超还是很关心的。于是乎,问他要带多少人马去
“多乎哉不多也,少乎哉不少也。”班超如是答道。意思是说,不多不少,只要带着原来的那三十六个人就行了
“是不是太少了点儿啊?
“兵贵精而不贵多。”班超答。就这样,班超拒绝了窦固的好意,领着他的原班人马三十六人,再次踏上征途
这一次,班超选择的第一站是于阗(今新疆和田)。班超之所以这样选择,那是有原因的
这里不妨先来看一下西域的情况。西域原有三十六国,汉哀帝、汉平帝年间,分裂为五十五国,到王莽时期,“无人监管”的西域发生怨叛,便与汉朝决裂,投入匈奴的怀抱中去了。如果说西域不是什么好鸟,那么匈奴也不是什么好林子,他们对主动投怀送抱的西域各国征收苛捐杂税,结果匈奴人的腰包鼓了,而西域人的气囊也鼓了,长此一往,这日子还怎么过?于是,在猪狗不如的日子里,他们又想到了汉朝的种种好处。在光武帝时期,西域各国纷纷选择了“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寻求归附汉朝,寻求汉朝的庇护。然而,当时的光武帝刘秀正全心全意治理国家,无暇无心去关照西域,于是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莎车王贤侵凌诸国,致使西域各国发生了大动乱,结果鄯善消灭小宛、精绝和且末三国,于阗击败了莎车、渠勒和皮山三国。而鄯善、于阗两国也一跃成为西域最强两国
北匈奴见西域大乱,自然不能不管,于是派遣五员大将,征发焉耆、龟兹等十五国兵共计三万余人围攻于阗。于阗王广德见北匈奴来势汹汹,很识时务地以太子作为人质献给北匈奴,表示愿意归附。北匈奴同意了于阗的请求,派使者监督于阗国政。于阗彻底成了北匈奴的“附属国”
班超上次拔掉了鄯善这个“难剃头”后,第二刀决定从于阗动手,搞定现在西域实力最大的于阗,对稳定整个西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班超一行到达于阗时,情况比第一次还要糟糕,于阗王广德因为新破莎车,又有匈奴遣使监护其国,双管齐下,自然是不可一世。面对班超的到来,根本就没把班超使者团当干部看。连表面功夫也懒得做了,直接叫翠花上了一道大菜——酸菜(饭是酸的,菜是咸的,茶是淡的,礼是粗的)
如果仅仅是受个冷遇那倒也罢,关键是匈奴使者与于阗巫师相勾结,令巫师在广德要“林黛玉”——驹马。巫师当时是这样恐吓广德的:“神已发怒,问我们为何要倾向汉朝?汉朝的使者有一匹神马,快去找来给我做祭品!”神有要求,于阗王不敢怠慢,即刻派宰相私来比向班超索求驹马
面对巫师的无礼要求,班超倒显得很自然,他哈哈一笑,说:“一匹马算什么,我给了就是了!只是我不知道哪匹才是天神所求之驹马,还得请巫师亲自来挑选才对啊!
巫师听说很是高兴,心想,汉朝这些使者倒是蛮识时务的嘛。于是乎,很快就大模大样地来选马了。巫师是相马之意不在马,而班超也是送马之意不在马,就在巫师在宝马之间流连忘返时,班超开始行动了,他蕴意已久的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出鞘,开始“亮剑”了
事实证明,班超的剑和六脉神剑有得一比了,从剑出手到收剑,只是一眨眼工夫,然而,就是这一眨眼工夫,巫师的人头早已滚落于地,剑上血迹斑斑,似乎在验证着那电光火石间发生的故事
手起,刀落,头飞。然后,收刀,提头,班超来到广德处,正义言词地说:“我已审明,巫师与匈奴使者串通,装神弄鬼来离间我们,欲使汉与于阗交恶而匈奴从中渔利,今日我且直面问你一言,你究竟是亲汉还是亲匈?
当时的通讯设备虽然不发达,远没有现在的无线电设备,但广德还是早已听说班超诛灭匈奴使者、威逼鄯善的事。此时,广德表情有三:一是震惊,班超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胆识过人;二是后悔,他居然又让班超故伎重演,上演威逼闹剧;三是无奈,事已至此,他思索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杀匈奴使者而降班超
就这样,班超先打后收,成功地搞定了于阗国,并且没有急着走,在那里过完了寒冷的冬天。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