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最后的挣扎

8、最后的挣扎 武曌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武则天,14岁进宫被李世民封为才人,可是到李世民去世,也还只是个才人,似乎没有前途,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才人居然和太子李治有私情。关于李治和武曌的感情问题,《唐会要》有明确的记载
“贞观十年文德皇后(长孙皇后)崩。太宗闻武士彟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
自此之后,李治和武曌开始了一段不伦之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武曌当时毕竟是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说是李治的后母(可以称为小妈)。这在当时是犯死罪的,幸好两个人保密工作做得出色,以至于一直到李世民死也没有被人发现
前边我们提到过,李世民被下葬后,依据当时的惯例,先帝那些没有子嗣的嫔妃必须出家,武曌不得不进感业寺为尼。所以在半路上他由衷的发出了感慨,希望李治能够早些接她回去。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她重回后宫的愿望真的实现了,这一切都源于一场后宫争宠的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矛盾
王皇后是李世民亲自为李治挑选的,出身太原王氏,是名副其实的名门世家,在那个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这对于王皇后绝对是一种资本,而李世民看中的正是王皇后良好的家庭背景,史料记载王皇后也很有姿色
王皇后早在李治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嫁给了李治,起初两个人生活的还算恩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感情逐渐冷淡,或许是因为过了“七年之痒”,或许是因为王皇后性格的原因,总之李治对王皇后很是冷淡,当然她也没有为李治生下子女,当时没有子嗣的王皇后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致命伤,以至于她最终就栽在了这件事上
综合多种因素,李治和王皇后的感情并不融洽,相反李治更加喜欢萧淑妃,萧淑妃是开国名臣萧瑀的族孙女,虽说也是名门世家,但从地位上来讲,萧淑妃当然比不上王皇后,可是这个女人更加懂得怎样抓住男人的心,而对于柔弱的李治来讲,这无疑是一把杀手锏,而且和王皇后相反,他为李治生下了一子二女,这无疑更增加了萧淑妃被宠爱的筹码
眼看着皇帝陛下冷落自己,王皇后的心中泛起了妒意。她越来越感觉到如果再不采取任何措施,自己的王后之位有可能会受到威胁。她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博取皇帝李治的宠爱,可残酷的现实击碎了她美好的愿望,李治自始至终都是无动于衷
既然正面努力没有结果,那我只有不择手段了!跟我抢老公,哼!萧妃我会让你输的很惨
很快王皇后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他决定利用武曌来转移李治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打击萧淑妃的目的。史料上并没有明确记载王皇后是如何知道李治和武曌的关系的,但李治既然已经当了皇帝,先前的事儿现在让人知道了也无所谓,问题的关键是,李治利用怎样的一个机会能将先皇的妃子重新接回宫中,这让李治有些为难
幸好王皇后的脑筋是相当好使的,她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替李治解决了一个难题,在王皇后看来,李治应该感激自己,或许这正是重建夫妻良好关系的起点
事实证明,王皇后只猜对了一半,通过利用武曌,她确实达到了皇帝李治冷落萧淑妃的目的,按照她自己的设想,武曌在完成离间任务后,应该远离李治,而自己应该成功上位,重新赢得李治的宠爱。可她发现,李治并没有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这儿来,而名不见经传的武曌却整天和李治如漆似胶
真是丢鸡不成,反蚀把米
这真有点类似于谍战的影片,出色女间谍在执行任务时忽然发现了真相,于是背叛原有的组织,而遭到了组织的追杀
事情到了现在完全出乎了王皇后的意料,萧淑妃虽然已没有威胁,但新的威胁产生了,而且她感觉武曌是个比萧淑妃更加危险的人物,因为在武曌执行离间萧淑妃的任务之前,王皇后丝毫没有察觉出武曌是个心机深沉的主儿,等到她察觉时,武曌已经在皇帝面前赢得先机
直到这时王皇后才明白自己其实犯了一个很愚蠢的错误
岂止是愚蠢?简直就是很愚蠢
最终只能证明一点,王皇后情商很低,利用情感去制约情感,本身就是危险的!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