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斗依然继续

5、文斗依然继续 攻击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和搬倒魏元忠两件事,标志内朝后妃势力的野心暴露无遗,当然韦皇后和宗楚客等人由于行事谨慎,所以李显并没有看出他们的野心,他只是将这两件事当成了朝廷内不同派别的斗争,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其实就是江湖,时而斗争这种事儿在李显看来并不奇怪
在政变功臣派瓦解和武氏集团没落之后,李显当时最倚重的就是内朝后妃势力,加上这一派的人在李重俊政变时,立场坚定毫不动摇,所以李显认为这是一群值得信赖的人,而且韦皇后陪自己走过数载的苦难岁月,从感情角度而言,他已经把韦皇后视为自己生命的支柱
这种特殊的心里情节,使内朝后妃势力无论做什么,在李显看来都是有道理的,就像情人之间那样,彼此的眼中只会看到西施
而问题的关键是内朝后妃势力隐藏的野心,事实上与李显的期望完全背道而驰,在景龙元年(707年)六月打击魏元忠之后,一直到景龙四年(710年)五月李显去世的前一个月,整整三年的时间,以韦皇后为首的内朝后妃势力其行为可以说完全是嚣张至极,这不能不说与李显的纵容有关
当然,由于身份不同,内朝后妃势力成员的做法也是不尽相同
接下来我们就来见识一下的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李显纵容他们的荒唐之举
先说宗楚客
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宗楚客不断排挤异己的同时,身背后也时常挨上两块板砖,景龙二年(708年)十二月,宗楚客怎么也不会想到居然会有猛人上疏弹劾自己
事情的起因是宗楚客接受了突骑施部落阙啜忠节的贿赂
景龙二年(708年)十一月,突骑施部落的娑葛自立为可汗,而他父亲曾经最为信赖的将军阙啜忠节心中不满,所以带领部分人马脱离了新即位的娑葛,而且互相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由于娑葛人多势众,阙啜忠节屡吃败仗,渐渐出于下风,为了自保,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转身投降了唐朝,不久经金山道总管郭元振的推荐,准备进宫去做李显的侍卫
当阙啜忠节走近唐朝边境播仙城(今新疆车尔成河附近)时,右卫将军周以悌认为以阙啜忠节的才能仅仅做个侍卫实在屈才,应该立即向李显借兵回身攻击娑葛
对于这个建议,阙啜忠节心中有些为难,本来唐朝能够收留自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如今自己又提借兵的要求,帮助自己打仗,阙啜忠节有些说不出口
当然,周以悌为他出了个绝妙的主意——贿赂宗楚客,让这位皇帝身边的红人帮着说话
当宗楚客面对阙啜忠节送来的金银财宝时,脸上堆满了笑容,二话没说当即收下,然后便向李显上疏,力主借兵给阙啜忠节去攻打娑葛,李显同意了
受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宗楚客看来,这实在不算个事儿。但宗楚客却恰恰忽略了一件小事,那就是在李显同意借兵的时候,也是突骑施部落的使节访问长安的时候
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使节将消息迅速转报给娑葛时,娑葛彻底愤怒了。他迅速调集1万人马,进犯唐朝边境,唐军淬不及防伤亡惨重,而且阙啜忠节也被活捉
愤怒之下的娑葛并未善罢甘休,他随即又修书一封,将宗楚客接受贿赂的事情全都曝光出来,并要求李显严惩宗楚客
李显没有理会
宗楚客实在没有想到,他接受贿赂这件事最终居然会导致边境战争的爆发,幸好皇帝陛下没有追究,本来他以为这件事儿就此过去,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有人翻出这件事的老账,开始大做文章
景龙三年(709年)二月,监察御史崔琬上疏弹劾宗楚客,认为他接受贿赂导致边境发生战争,应该予以严惩
就在人们翘首企盼着皇帝陛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时,宗楚客居然率先开始发飙
按照当时的制度,被弹劾的官员,应该弯腰快步走进朝堂,站在朝堂之上等待着皇帝的判决,而宗楚客这一次却将愤怒完全表现在脸上,昂首挺胸向李显申诉自己是被崔琬冤枉
宗楚客的行为事实上已经破坏了朝堂制度,更何况他接受贿赂本来就真实存在,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次李显一定会严惩宗楚客时,李显说了一句话,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算了吧! 算了吧!都是朕的心腹之臣,我看你们就结为兄弟吧!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荒唐,广大无域畔者也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