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惊

沉默是惊 前面已经说了,汉武帝的第一任“妻子”叫陈阿娇,他们的结合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当年的王娡正是依靠“亲家”长公主的关系链,最终在汉景帝的后宫三千佳丽中,色压群花,打败了栗妃这样的强大对手,登上了“皇后”这一至高荣誉宝座
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上任后,知恩图报的他马上就封金屋藏娇的陈阿娇为皇后。然而,好景不长,很快风流倜傥的汉武帝就对相貌平平、才智平平的陈阿娇产生了“审美疲劳”,结果在对卫子夫的惊鸿一瞥后,立马移情别恋到这位绝世美女身上来了
陈阿娇失宠,卫子夫受宠,陈阿娇自然不肯善罢甘休,结果两人在后宫上演决战大戏。戏的结果大同小异,一开始,没站稳脚跟的卫子夫被陈阿娇几记强有力的组合拳打得晕头转向,毫无还手之力,在冷宫隐忍地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后,开始了反击,结果积蓄了力气的卫子夫越战越勇,只打得陈阿娇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一点都不假。最后陈阿娇没有选择“束手就擒”,而是选择了“垂死挣扎”,想利用邪门歪道的巫术来杀死情敌,但结果邪不压正,卫子夫没有被巫术弄死,她自己反倒死在巫术上
陈阿娇一死,卫子夫毫无悬念地顶替了她的位置,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当然,陈阿娇之所以在这场后宫的争斗中败得如此凄惨,除了长相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能为汉武帝生个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卫子夫的肚子却很争气,得到汉武帝的雨露后,马上就怀了龙种。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在汉武帝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陈阿娇被彻底打入冷宫、退出后宫之争后,风光的卫子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接连为汉武帝怀了三个龙种,不过,都是“弄瓦”之喜。也就是这样一折腾,汉武帝都是近三十的人了,居然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降世,心里那个急自然没法说了
正在这时,卫子夫的第四胎来了,这一次,卫子夫一举打破了“生女专业户”的惯例,为汉武帝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刘据
面对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龙子,二十九岁的汉武帝脸上笑开了花,二十九就是爱得太久的缘故。对男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初为人父更值得高兴和庆祝的呢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据七岁那年,就被汉武帝封为太子(并史称戾太子)。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在太子宫中造了一处博望苑,供太子读书学习,派专人对太子进行教育,什么《公羊春秋》,什么《谷梁春秋》,这些高深莫测的东西往一个小孩子的脑袋里灌,可见汉武帝对刘据的期待和成才之心
然而,事实证明,尽信书不如无书,小小年纪的刘据就被这些“之乎者也”所累,长大后变成了一副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模样,与汉武帝的威武阳刚的期望值成反比。俗话说“小时聪明,大时了了”,太子刘据因为越来越“了了”,渐渐被汉武帝疏远了
太子刘据的失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太子母亲卫子夫失宠。时光在变,岁月在变,卫子夫也在变,她的绝世容颜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流逝,就在她感叹青春和容颜一去不复返时,汉武帝马上就把卫子夫打造成了陈阿娇第二。卫子夫之后是王夫人,王夫人却是个红颜命薄之人,汉武帝对她的爱还没够,她便挥一挥衣袖去阎王那里报到去了。王夫人走后,李夫人又成了汉武帝的新宠
当然,汉武帝宠爱卫子夫时,爱屋及乌下,重用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结果这两个汉武帝精心打造的双子星不负汉武帝厚望,数次在打击匈奴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真可谓名利双收
汉武帝宠爱李夫人后,同样也是一样。他极力打造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想让他成为卫青第二,然而,事实证明,李广利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除了在对付大宛等小国上“偶露峥嵘”外,在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军事行动上,作为主帅的他都无功而返,最后一次,更是因为急于赎罪立功,结果犯了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最后落得个当叛徒的下场
闲话少说,下面还是先来看看汉武帝为之“倾狂”的李夫人其人其事吧。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