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自焚

玩火自焚 浑邪王杀休屠王投降汉朝后,匈奴人遭遇巨大的打击,从此西线不再是令汉武帝头疼的事了。而这样的结果却使伊稚斜单于恼羞成怒,向左贤王发布了一道“东部进攻”的命令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还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天的故事还在延续。匈奴骑兵侵犯汉朝的右北平和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战利品是:杀一千多汉人,夺无数金银财宝。结果是:扬长而去
为此,主张将“武力革命”进行到底的汉武帝决定再次动武,目标是直捣黄龙,消灭匈奴的主力部队,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匈奴的“骚扰”问题
这一次,汉武帝雄心勃勃地准备着与匈奴的大决战,除了依然重用年度新人王霍去病外,还把雪藏的卫青派上了战场,但“廉颇老矣”的李广却被“雪藏”起来。李广接连几次出征都是九死一生,不是被擒就是被围,如不是福大命大,恐怕早就血溅沙场了。因此,这次汉武帝让这位元老级的人物“下岗”在家以享天年,也是明智之举
虽然,汉武帝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不想再使李广去风餐露宿地受革命之苦,但李广却不买账。他站出来说话了,而且不说则已,一说就语出惊人:“陛下如不让臣出征,臣就死在陛下面前。
眼看再坚持下去,就要闹出人命来了,汉武帝最后没辙了,只好答应了
汉武帝依然采取的是兵分两路的破敌之策。汉武帝把常常能“出奇制胜”的霍去病安排攻击中部匈奴的伊稚斜单于。考虑到这伊稚斜因听信了赵信之言,采取远遁沙漠、坚壁清野的政策,派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霍去病去对付这一路,应该说汉武帝还是很因人制宜的
卫青自然就只有对付东部的左贤王这一路匈奴了。考虑到卫青这一路打的是持久战,汉武帝给他安排的四员部将分别是: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
部署完毕后,霍去病从代郡出发,卫青率四大将军从定襄出发,目标很明确,霍去病直指伊稚斜单于,而卫青却想和左贤王有个“约会”
然而,这个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往往你苦苦去追寻得来的却是一场空,而你无意中说不定会捡到一个大元宝。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霍去病和伊稚斜单于以及卫青和左贤王的两对约会,最后竟然各换了对手,霍去病对了左贤王,而卫青找到了伊稚斜
首先我们来看卫青这一路的对敌情况。两军对上眼后,伊稚斜首先听从赵信的意见,来了个“不羞遁走”,把辎重和部队都往北撤移到漠北,喻义很明显,想把汉军活活拖垮,然后来个请君入瓮,最后反攻倒算,应该说伊稚斜的主意打得很不错,似乎布成了一个必杀之局
面对伊稚斜的出招,卫青没有退缩,相反,他决定陪伊稚斜玩这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进行破局表演。他兵分两路,对伊稚斜逃往的漠北进行两面夹击,这样便可稳立于不败之地。一路是从正面追击匈奴,直捣匈奴人的王廷,而另一路却是绕道东面,行千层山涉万道水抵达漠北。这一路有点类似于当年中国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卫青决定把“长征”的任务交给老将军李广来做。他把李广和赵食其的军队合并,共同参加这个“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他自己带领公孙贺和曹襄行走阳光大道直接追击匈奴
当然,卫青之所以这样不体恤老将李广,让他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是因为他有“私心”作怪。什么私心呢?在战场上自然是战功了。卫青和霍去病被封侯一半是因为战功卓越;另一半就是汉武帝的“指示精神”作怪,因为他们两个和汉武帝是亲戚,是自己家人。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不让李广担任先锋,而是改去长征,明显带有“功利色彩”
而李广自知自己以后再上战场的机会不多了,而且又急于表现自己,对卫青的安排站出来表示了最强烈的抗议
“出征前皇上亲钦我为大前锋,现在大将军调任我去长征,明显是想把我从前锋的位置调下来改打后卫啊。我的职责是担任先锋,一马当先,直取伊稚斜单于的头颅,请大将军收回成命。
李广的反驳很强悍有力,但“直取伊稚斜单于的头颅”这句豪言却是致命的伤,卫青本来就是不希望李广把功劳都抢了去,因此,面对李广的抗议,卫青只是在后面轻描淡写地批了两个字:无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时作为大将军的卫青的话就等于是“圣旨”,因此,李广不心甘也罢,不情愿也好,总之,他只能乖乖地和赵食其踏上了漫漫“长征”之路,从此过草地、踏雪山艰苦的生活有得他受了
尔后,卫青带领主力部队以快马加鞭之势长驱直入,直抵漠北,两军对垒,一场旷世大决战即将上演。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