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独怆然而涕下

9、独怆然而涕下 重新回到死囚牢的狄仁杰已经认命,现在他终于相信了什么叫好人不长命,满腹经纶的狄仁杰此时很迷茫,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好人总是斗不过坏人呢?为什么忠诚君子总是会败给奸诈小人呢
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君子有自己的底线,而小人则没有
狄仁杰此时已经想不出任何办法来救赎自己,即使是那个《通天帝国》中武艺高超的狄仁杰,相信此刻也是想不出任何办法的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只有两个字——等死
狄仁杰日复一日的等待着酷吏们结束自己的性命,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等来的却是转机
我相信谁也不会想到,给狄仁杰以转机的居然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
我曾经说过,不要鄙视小人物,在某些历史关头,小人物常常能左右进程
在史书上,这个小男孩没有留下名字,我们只知道他姓乐,姑且叫他乐兄弟吧
乐兄弟本来和狄仁杰的案子毫无关联,事实上他也根本没有想解救狄仁杰,之所以他会为狄仁杰带来转机,完全是因为他对酷吏的憎恨
乐兄弟是大臣乐思晦的儿子,父亲被来俊臣等酷吏们联手诬告,结果被判死刑,而他被罚入司农寺为奴
很长时间以来,只要一提到酷吏两个字,乐兄弟便血灌瞳仁,恨的咬牙切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已经发下重誓,那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狠狠的教训这群酷吏
当他看到来俊臣将朝廷一批批忠臣良将打入死囚劳时,乐兄弟坐不住了,他勇敢的前往朝堂,准备向武瞾控诉来俊臣的罪行
狄仁杰的转机就此到来
如此看来,我们还应该感谢武瞾当初鼓励不分男女老幼的告密,如若不然,一个八岁的孩童怎么可能见到高高在上的女皇
当乐兄弟站在武瞾面前,先前的愤懑之心让他没有丝毫的紧张。相反,他对武瞾却说出了在我看来超出实际年龄一大截的话语
“陛下!我的父亲已经被处死了,我的家庭也已经支离破碎了,我今天对您说这些,不是为了自己的家事,而是为了国家的法律是否能实现真正的公平,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所在。
乐兄弟的话点燃了武瞾的好奇心,他实在没有想到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居然会说出如此成熟的话语
“继续说下去!”武瞾示意道
“陛下!现在国家的法律已经被来俊臣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国家之法现在完全成了来俊臣的家法,陛下如果不信,可以挑一个信得过地人交给来俊臣审判,我保准他最后被来俊臣折磨的认罪伏法。
武瞾被这个八岁男孩的话震住了,不过她没有丝毫的反感,这么长时间以来,酷吏们的存在已经成了威胁民生的严重问题,当然她也知道酷吏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是因为她的支持,她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是在此之前没有人会像乐兄弟那样直言不讳,而人性的自私心理,又让武瞾有些回避自己亲手促成局面
今天,当乐兄弟直言不讳的指出酷吏们的危害时,那句句话就像刀子一样扎进了武瞾的内心。于是她果断的想到了狄仁杰
“传朕旨意,朕要前往新开狱亲自看看狄仁杰!

在见到狄仁杰的一瞬间,武瞾惊呆了,那浑身血污和散发出的霉臭味让武瞾有些想呕吐,白痴都能看的出来,这些日子狄仁杰在狱中受了多少苦
当然,武瞾也明白了一切
所以在稍稍稳定心神之后,武瞾开门见山的说道:“为什么要承认自己谋反啊?
这句话等于洗刷了狄仁杰的冤情
“如果不承认谋反,臣恐怕早已经死在了酷吏们的刑具之下了。”狄仁杰有些自嘲的说道
“那《谢死表》是怎么回事?真的是你写的吗?
“臣从未写过《谢死表》!
武瞾看着狄仁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怜悯,但是她知道狄仁杰今天之所以会到这个地步,与自己纵容酷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高高在上的女皇怎么能向臣子低头
“即使没有谋反,恐怕也有些非分之想吧!”武瞾叹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朕赦卿等死罪,但也不要在长安了。
武瞾的意思很明显,贬狄仁杰等人出长安
“谢陛下隆恩!”…
狄仁杰没有任何的反驳和表白,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太多的语言只会引起强势女皇的反感
不久,狄仁杰、魏元忠等人被贬出长安,狄仁杰的目的地是三百多年前陶渊明曾经呆过的彭泽(今江西九江彭泽县),在那里他将出任彭泽县令
当狄仁杰走出长安城时,顿时体会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感觉,这么长时间所经历的一切,让他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山穷水尽已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身心俱疲的狄仁杰此时真的想像当年的陶渊明那样,纵情于山水之间,从此不再过问世事。但复兴李唐的理想又怎能让他彻底的做到了无牵挂
事实证明,不久的将来,他又重新回到那久违的皇城,为着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