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之神的结局

复仇之神的结局 好了,就此揭开谜底吧
虽然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史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依然相信接下来的叙述才是被历史掩盖的真相
杨文幹造反事件是李世民精心设计的圈套
如果要想彻底揭露李世民设计的这个圈套,一切一切我们还得从李建成给杨文幹运送盔甲说起
运送盔甲这件事绝不是李建成为了准备谋反而做的事情,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是杨文幹出于自身的需要,向李建成申请索要盔甲
本来在唐代,没有皇帝的允许是不能私自运送武器装备的,包括盔甲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李建成还要这么做呢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李渊和李建成的权力没有交接好的原因,至少是李渊对李建成在独立主持朝政期间应该行使哪些权力没有交代清楚
也许在李建成看来,既然皇帝已经授权自己主持朝政,那么自己现在就是一名实习皇帝,而运送盔甲这点小事,自己还是有权力做主的。但是,李建成忽略了一点:你可以认为皇帝授权于你,但是你想到有人会利用这个机会兴风作浪吗?所以接下来,精明的李世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于是,为了夺取太子的地位,在李世民的脑海中开始酝酿一个栽赃陷害李建成的计划。如果仅仅向李渊告发李建成向杨文幹运送盔甲,显然力度是不够的,但是如果将运送盔甲和造反联系起来,相信李渊绝对不会视而不见。问题的关键是由谁来告发呢
李世民明白,这个任务如果由自己来完成,相信李渊一定不会相信,因为现在整个朝廷都知道自己和李建成的矛盾,自己亲自告状,不仅没人相信,也许还会落个诬陷诽谤罪而被严加处理。但是如果由太子的人告发太子,那么显然就比较可信了
所以,我推测尔朱焕和乔公山两个人很有可能是被李世民收买或者胁迫。但是我实在无法判断究竟是被收买,还是被胁迫,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李世民来讲并无大碍,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这两个人为自己服务
但是,仅仅依靠这两个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在李世民的计划里,杜凤举就成为了第三个被收买(胁迫)的对象。李世民让杜凤举告发太子,是为了达到下面的效果
天下人都知道太子要谋反,只有老爹你还不知道
前边我们说过杜凤举的来历,他不是朝廷的官员。现在连朝廷之外的人都知道太子要谋反,老爹难道你还不相信吗?事实证明:李渊的确开始怀疑李建成
当然怀疑也仅仅就是怀疑而已,并不能就此断定李渊会废掉李建成,后来的事实证明,李世民很有可能想到了李渊不会轻率地处理此事,会召太子李建成上仁智宫对质,而且很有可能也会召杨文幹进行对质,如果两个人一旦到了仁智宫,那一切就会真相大白,而自己的计划将会功亏一篑
从目前的情况来讲,自己是无法从李建成那里打开突破口的,唯一的路径在杨文幹那里
状告太子谋反,如果太子或者太子的人真的谋反,那么这个计划就会成功。所以,宇文颖就成为了李世民第四个收买(或者胁迫)的对象
我觉得,和尔朱焕、乔公山、杜凤举唯一不同的是,宇文颖很有可能是被胁迫的。因为,事先李世民是无法知道李渊究竟是派谁去召见杨文幹的,所以李世民在知道是派宇文颖去庆州后,一定胁迫宇文颖忽悠杨文幹起兵造反
我之所以判断是胁迫,还有一点是因为杨文幹造反被平定后,李世民将杨文幹和宇文颖一同斩首。事实上李世民是在杀人灭口
在杨文幹造反事件过后,李建成势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如果宇文颖还活着,万一依附太子爆料出自己曾经受过李世民的胁迫,那李世民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收买和胁迫是不一样的,被收买的人得到了好处,甚至由此会寻找到新的靠山,例如禁军将领常何(后边会详细说到),所以往往事后不会爆料。但是胁迫就不一样了,自己受了惊吓不说,并且受累不讨好,所以往往事情过后,一旦遇到不利于自己的处境,很容易就会爆料曾经的事情,来寻求自保
所以,为了掩盖自己,李世民不得不对宇文颖痛下杀手
从太子的人告发太子谋反,到杨文幹真的起兵造反,这一切都在按李世民的计划进行当中
现在所有的人都认为杨文幹真的是受到了太子的指使,所以才造反的。而这一切都达到了李世民预期的效果。李世民当然知道,接下来不用自己主动请战,平叛的任务也会交到自己的手中,因为一旦对杨文幹开战,也就意味着李建成的太子身份很可能就此终结
那么,李建成之后,谁最有资格当太子呢?当然是李世民
如此看来,李世民的计划简直堪称完美。事实上,他也得到了李渊立他为太子的承诺
多年的拼搏,多年的梦想,今天就要成为了现实。李世民终于放下了一颗悬着多年的心。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成功平定杨文幹造反,回来等着李渊封自己为太子的时候,李渊却改变了主意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