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弑君

司马昭弑君 蜀国灭亡,肯定不止跟蜀国有关,另一个集团东吴也超级不安起来
本来,东吴听说魏国起大军伐蜀,也预感到蜀国挺不住,已经派丁奉带兵过来援助一把。哪知,行程太远路又难走,而蜀国的抗打能力也太弱,丁奉他们才到半路,蜀国就已经宣布灭亡了。于是,他们把这个情况向东吴最高领导进行了汇报
蜀汉一完,四川盆地落入魏国之手,这对东吴的负面影响说多大就有多大。东吴能让魏国到现在对他们一点儿办法没有,不是他们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也不是他们的牛人有多生猛,而是因为他们有长江
曹氏、司马氏可以打败任何敌人,但他们打败不了长江
所以,即使在魏国最牛的时代,最牛的决策者诸如曹操、司马懿等都很少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想法,对东吴向来采取防守反攻的做法,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即使偶然闹事、搞点儿边界流血冲突,那也只是为了国内政治需要,搞个新闻效应出来,吸引人家的眼球,并没有一举解决东吴问题的企图
可要是蜀国成为魏国的领土,那形势就大不一样了
蜀国在长江的上游,当年刘备的水军也不怎么牛,可大手一挥,从上游放船而下,东吴那个世界最强水军就挡不住,差点儿被刘备打得全面崩盘
当年刘备的势力远远不如现在魏国的实力,而现在东吴的实力还不如当年的实力,东吴现在的高层远不如孙权时代那些牛人猛。魏国控制了长江上游,其实就等于控制了对吴作战的主动权
他们可以恨刘禅太菜,也可以恨魏国太强暴,但事实就是这样,你再怎么恨也恨不死人家。于是,只有加紧防守,能多守一天算一天。东吴这时也采取了一些防守措施。当时,吴国西边与蜀国接壤的就是武陵。以前蜀国还在时,这个地方很和平,根本不用担心这里会出什么国家安全事故。可现在就不一样了。东吴怕那里的五溪蛮被魏国引诱发生叛乱,因此就急忙派钟离牧去当武陵太守
吴国在孙权前一个时期,用人绝对很经典,但孙权上了年纪就进入晕菜时代,多年来,连同他的儿子在内,老是出现用人不当的错误。这么多年来,东吴几乎没有用对一个牛人。但这一次,对钟离牧的任命算是用对了人
在钟离牧上任武陵太守(是代理代守)时,魏国已经提拔从蜀国转换身份过来的郭纯去当这个代理的武陵太守,可见魏国也知道武陵地理位置是多么多么的重要
郭纯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高,他才上任第一天,就带着一大批涪陵的老百姓迁入武陵地界,在赤沙那里驻扎,然后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宣传魏国的民族政策,号召他们认清形势,站稳立场,高举魏国的大旗,从东吴那里脱出来,然后进入酉阳。武陵全郡立马进入恐惧状态。都说蜀国没有人才,可这个郭纯才到魏国没有几天,工作就做得风风火火。原来郭纯还在为他伟大祖国效劳时,只是个县长,一点儿没有得到重用
全武陵人都一脸的恐惧,但还有一个人不恐惧
钟离牧
他开了个会,问大家怎么办
大家都说,现在人心不稳,郭纯占领的那两个地方,地势险要得很,易守难攻。所以,还是不要采取激烈动作去刺激他们的神经,最好的办法是派人过去,开动宣传机器,用咱们的政策去感化他们,把人心扭转过来。这就是诸葛亮所讲的——攻心为上
钟离牧大声说,哪能这样。现在敌人已深入咱们的境内,煽动咱们广大老百姓不断地搞群体事件,形势越来越严重。咱们现在应该做的不是当观众,在这里围观,而是趁他们脚跟还没有站稳就全面出击,把他们就地打败
于是,下令大家作作战准备
仍然有人对他的这个行为表示担心
抚夷将军高尚说:“当年潘太常来平五溪时,带了整整五万大军。而且当时,蜀国还很强大地跟我们做友好邻邦,对咱们进行了极大的援助,最后才把这些小民摆平。现在形势可严峻得多了。咱的部队已经不多,又没有蜀国的帮助,那个郭纯又占领了两个县。你只带三千兵过去,要取得这个胜利,我看机会渺茫得很。
钟离牧却有信心得很,说:“什么事都按惯例常规进行,很多事就根本做不了。
然后他带着三千人的部队上路了
时间在夜里
路线是山里
行程两千里
郭纯做梦也没有想到,钟离牧居然会狂奔两千里的山路杀上来
于是,在他还做梦时,钟离牧的部队举着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
钟离牧这次大砍大杀,却不是乱砍乱杀,而是只砍那些少数民族的挑头人
郭纯也被钟离牧砍得头脑发生故障,神经系统一片慌乱,不敢再挺身而出,收拾残局,而是跑得路都找不见
于是,五溪悉平
只是五溪虽平,但蜀地归魏,长江上游已失,东吴的国家安全系数已经全面下降
东吴那一群高层再怎么菜,到了这时,也都天天沉浸在那个“唇亡齿寒”的成语之中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蜀国灭亡了,吴国离破产还远吗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