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狼狈为奸

(3)狼狈为奸 青青听她吐语如珠,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动听之极,向她细望了几眼,见她神态天真,双颊晕红,年纪虽幼,却是容色清丽,气度高雅,当真比画儿里摘下来的人还要好看,想不到盗伙之中,竟会有如此明珠美玉一般俊极无俦的人品。青青向来自负美貌,相形之下,自觉颇有不如,忍不住向袁承志斜瞥一眼
以上这段摘录自金庸《碧血剑》,讲的是凄美的爱情故事。下面就来看汉灵帝的爱情故事吧。前面已经说过,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年仅十六岁的汉灵帝立宋孝灵为皇后。这个宋孝灵聪慧美丽,又具有“淑媛之懿”,被情寇初开的汉灵帝立为皇后也在情理之中,她的父亲随及被封为琅琊的不其乡侯
继“窦家班”,一个崭新的“宋家班”似乎呼之欲出。然而,事实证明,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窦妙,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皇后的宝座上“天长地久”,至少宋皇后就是属于“昙花一现”的皇后
她有三大弱点
1、缺乏个性特点。她的性情过于温和,属于典型的“淑女”风范,缺乏“野蛮”的女人味,又不会曲意奉承。长此一往,就很难对上喜新厌旧的汉灵帝的“口味”
2、缺乏政治野心。她并没有向窦太后她们一样,一旦当子皇后,就千方百计打压其它宫女,把这些潜在威胁消灭于萌芽状态
3、缺乏自信心里。她是个聪明人,深知宫闱之中勾心斗角的可怕与相互倾轧的险恶,她也谨慎周密地待人接物,如履薄冰地维护地位,但却缺乏唯我独尊的气魄和魅力,在后宫中威摄力不强
也正是因为这样,“千恩万谢”的宋皇后很快发现自己错了,后宫显然不会按她的“千辛万苦”的和平的老规矩“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来办事,相反,后宫因为她成了“千差万别”一宫之主,显然直接断了其它宫女的“千秋万代”的美丽梦想,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千变万化”的奇怪现象,后宫里受到宠爱的嫔妃们根本不需要“千呼万唤”使出来,本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都自发的产生了“千真万确”统一战线,“千方百计”要诋毁她,“千刀万剐”要对她下毒手。因此,很快宋皇后便处于“千头万绪”的风口浪尖上,事实证明,“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话果然很有道理,在后宫“千军万马”的厮杀中,宋皇后既无还手之力,也无招架之功
后宫众妃对宋皇后群起而攻之,而汉灵帝又逐渐对她“移情别恋”,就在宋皇后的位置笈笈可危之际,宦官集团却来了个“落井下石”,给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宋皇后致命一击
这一次宦官集团出场的是大哥大级别的“双子星子”中常侍王甫。我们都知道,宦官集团曹节和王甫除了在在对窦武和陈蕃这场革命政变中“亲自”出手外,其余的时候都是隐藏在幕后,作“幕后推手”,而上阵都是他们手下的“枪手”,这一次王甫亲自出手。一来对手不是一般的人物,是堂堂的一国之皇后,无论身份、地位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拟的。二来对手跟他有仇。这个对手存在一天,就对她是威胁
前面已经说过,渤海王刘悝,曾因不守王法被汉桓帝贬为瘿陶王,刘悝夫妇于是求助于当时颇有权势的中常侍王甫,答应恢复爵位之后礼谢王甫五千万。老练的王甫一口答应了却静观其变。不久汉桓帝病重,临终前惦记弟弟,恢复了刘悝渤海王的爵位。王甫脸皮也真厚,连句话都没帮人说,居然跑过去向刘悝邀功请赏,要求刘悝兑现承诺。刘悝知道这件事跟王甫八竿子搭不上边,一口拒绝了他。有句话叫“宁可得罪十君子,不要得罪一小人”。王甫怀恨在心,嚣张的他经以“莫须有”的罪名,指使宦官集团对“出尔反尔”的勃海王刘悝痛下杀手。结果汉灵帝不分青红皂白就处死了刘悝一家
而刘悝的王妃宋氏却是宋皇后的姑母。王甫自然害怕宋皇后日后报仇血恨,到时候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与其日后受宋皇后凌毒,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王甫决定先斩除这个“后患”再说,于是,就在宋皇后在被后宫妃嫔群起而攻之,陷入四面楚歌之际。这个王甫找了个“枪手”太中大夫程阿,对宋皇后进行了“致命一击”
这“致命一击”的手法还是很老掉牙,两个字——诬陷
诬陷宋皇后的罪名同样只有两个字:巫蛊
诬陷宋皇后行巫蛊之事的结果是:诅咒皇帝早死
巫蛊是宫廷最忌讳之事。这个时候的汉灵帝早已对宋皇后“冷如冰霜”了,听到有人举报宋皇后行巫蛊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事,连调查取证的必要程序都省去了,直接就罢免了宋皇后——收缴了她皇后的印信
王甫这时上演的是“斩草除根”的拿手好戏,最终以“审讯”为由,把宋皇后在监狱活活“施暴”至死,她的父亲执金吾宋酆以及兄弟都一一被杀。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