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毒计

心生毒计 当宋老生意识到这是个陷阱时,一切都已经晚矣。尤其看到李世民像吃了大力丸一样,左右猛砍,以至于刀刃都开始缺损的时候,宋老生觉得这一战,自己注定要失败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葬身在这里
事到如今,也只能死战到底了。不管如何,先退回城里再说。于是宋老生掉转马头开始猛烈地冲击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骑兵部队,试图冲开一条血路,退回城里
而就在这时,李渊率领着人马,并没有和李建成、李世民的骑兵部队围歼宋老生,而是悄悄地绕过宋老生,代替李建成和李世民堵住了东门和南门。即使你退回来,也是进不去,我再给你做个大瓮,等你爬进来
宋老生还是很勇猛的,经过了一番拼杀之后,终于杀开一条血路,渐渐地撤到了霍邑城下,此时他手下只剩下十来个人。但是,当他看到李渊的部队已经堵在了城门口时,宋老生大吃一惊
李渊什么时候过来的?才出一瓮,又入一瓮。宋老生产生彻底绝望了,吾命休矣
突然,宋老生感到脖子上一阵疼痛,随后,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体渐渐地倒了下去,咦?我那个身体上边为什么没有脑袋呢?这是为什么?原来,在宋老生吃惊的时候,有人从背后砍下了他的脑袋。砍他的人是刘弘基
刘弘基虽然结果了宋老生的性命,但手下的士兵们却觉得不过瘾,纷纷上来乱砍一通,转眼间宋老生便成了一堆肉泥
守城的士兵在城楼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主帅被剁,自己却靠不上前去,急得上蹿下跳,真想打开城门冲出去,拼个你死我活
可是,真要打开城门,李渊他们顺势冲进来可怎么办
唉,算了吧,咱们头儿已经让人剁了,还是紧闭城门别出去了
守住城池要紧啊
这个想法非常好,但要看对手是谁。很不幸,他们的对手是李渊、李世民这样的超级牛人。所以,不仅你们的主帅被剁,城池你们也是守不住的
就在李渊看到宋老生倒下去的时候,他下令猛烈攻城
“岳父!且慢!我们还没来得及准备攻城的云梯呢?”身边的女婿柴绍提醒说
“不!宋老生刚刚阵亡,现在守城的士兵肯定是惊魂未定,而我军却是士气如虹,如果不趁此机会攻城,错过了这个时机,等城中的人做好部署,恐怕攻城就很困难了。
没错!势如破竹!战则胜
有时候,打仗是需要变通的,不一定都要按照教科书一板一眼地来做。其实,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些所谓的成功者,一定都是深深懂得变通的人
士兵们得到了李渊的命令,迅速地展开了一场“攀岩比赛”。一个接着一个地踩着肩膀开始攻城。他们冒着城头滚木、箭雨,奋不顾身爬上城头。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奋战,终于攻克了霍邑城。只是这个胜利,是用无数的死尸和血流成河换来的
史书记载:血流蔽地,僵尸相枕
当李渊巡视战场,看到这惨烈的景象后,不禁对身边的人发出一阵感慨:“今日霍邑之战,为宋老生所逼,乃至生灵涂炭。在战场上是不分善恶忠奸的,相信宋老生手下死去的这些兵士们,也一定有想归附我的,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亲人啊!可是现在……仔细地想想,心中深感痛惜啊。”李渊说完,情不自禁地怆然泣下,身边的人也都默然良久
然后,李渊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堪称经典
“以后攻城,当以文德取之,要尽量避免使用武力,力争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
这句话成了大唐帝国立国的指导思想,后来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等盛世局面,都是从这句话中成功地汲取了经验
是的,这就是“偃武修文”
一个盛世局面的开创,绝不是仅仅依靠武力而成就的。千古皆然
霍邑之战以李渊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这也是李渊起兵以来,对隋朝作战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李渊显得异常兴奋,传令犒赏三军
李渊犒赏三军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那就是不论出身贵贱,即使你是随军作战的奴隶,只要有战功就能得到奖赏
为此,李渊还特别起草了一份告示,告诉全军将士,人人平等,只要有功,不论出身,都会依据战功进行奖赏
这种措施在现在看来好像很平常。但是,请注意,李渊是距今一千多年的人,在那个重门第观念的时代,李渊居然能够做到有现代人还难以完全做到的平等思想,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我曾经怀疑是不是史书为了美化李渊的开国功勋,故意这么写
当我认真分析李渊的人生成功轨迹后,我很快打消了这种怀疑,因为在李渊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高贵的品质,那就是———仁者仁心。所以,李渊能够具有人人平等的思想,就能够让人理解了,这显然不是依靠社会整体思想的进步,而印在某个人身上的思想烙印
只要你具备仁者的心灵,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体现出伟大的博爱
攻占了霍邑,李渊的部队略加休整,继续南进。八月十二日,到达绛郡(今山西新绛境内)
李渊又碰到了新的对手。继宋老生之后,第二位抗拒李渊的人是陈叔达,他领兵坚守绛郡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