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域不是传说 强强争锋

第十七章 西域不是传说 强强争锋 应该说,刘炟对周纡还是挺失望的,毕竟周纡没有达到他重用他的目的,刚有余,而柔不足,刘炟只是想通过周纡的强悍来杀杀窦宪等人的锐气,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哪知周纡在没有掌握窦家人罪证的情况下,就贸然出手,骑虎难下的刘炟只能选择忍痛割爱了,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嘛
当然,走了个“打黑英雄”周纡,很快又来了个“铁血英雄”朱晖
朱晖,字文季,南阳郡宛城人。有四件流传后世的事
第一件事,钱财如粪土,衣服似手足。朱晖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的微薄之力含辛茹苦地扶养成长,朱晖13岁时,王莽新政失败,天下大乱,朱晖和母亲及其亲属从乡间逃入宛城。路上碰到一群强盗,强盗们拿着刀挟持众多妇人,掠夺她们的衣服等财物。朱晖的兄弟及随从们都惊慌害怕,伏在地上不敢动。朱晖拔出剑走上去说:“财物可以拿走,妇女们的衣服不能拿走。(如要拿)我朱晖就和你们拼命!”强盗们看他年幼,佩服他的胆略,笑着说:“小孩子收回刀吧!”于是放弃掠夺离开了
第二件事,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朱晖的父亲虽然早逝,但朱晖的日后发迹却离不开其父留下来的人脉关系。原来,光武帝与朱晖的父亲朱岑一起在长安求学,有故交之情。等到光武帝即位,寻找朱岑的时候,朱岑已死,于是就召来朱晖授予他郎中之职
永平初年,汉明帝刘庄的舅舅新阳侯阴就羡慕朱晖的贤能,亲自去拜访他,朱晖躲避不见;阴就又派家臣带着礼物去求见,朱晖躲在家里不接纳他们。家臣回去禀报,阴就叹息说:“真是志士啊,我们不要辱没了他的气节。”后来朱晖在郡里任职,太守阮况曾经想买下朱晖的奴婢,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后,朱晖就将奴婢赠给了他家。有人为此讥讽朱晖,朱晖说:“以前阮大人有求于我,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要求,是告诫自己,不要玷污了大人的美好名声。现在送奴婢给他家,是要表明自己当初那样做,并不是因为自己吝啬。
第三件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朱晖在读太学期间,结识了朝廷重臣张堪,两人相谈甚为投机。张堪对朱晖的才学和人品非常赏识,又恰好是同乡,有意提携他,被朱晖婉言谢绝了。但张堪一心把他当做知己,推心置腹地对朱晖说:“你真是一个自持的人,值得信赖,我愿把身家与妻儿托付给你。”面对张堪把他当做生死至交的话语,朱晖心里非常感动,却只是恭敬地答道:“岂敢,岂敢。”朱、张二人挥手作别后,便失去了联络,再没有碰面。后来,张堪死了,他为官清廉,死后也没有什么丰厚的遗产,家人的生活顿时变得窘迫起来。朱晖知道后,便全力接济张堪的家人。后来,朱晖的儿子朱领对父亲的这一举动很不理解,便问道:“我们以前没有听说过你与张堪有什么深交,你为什么如此厚待他家的人?”朱晖说:“张堪生前,曾对我有知己相托之言,我嘴上虽然未置可否,但心中已经答应了。”“既然你们互为知己,为何长年不见往来?”朱晖答道:“当初他身居高位,并不需要我的帮助;如今他离去了,家人生活得很不好,才需要我这个朋友出面帮忙呀。”朱晖对于张堪的嘱托,在没有任何许诺的情况下,后来自觉地去履行了,这可以说是朋友之间守信用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所以,后来还生出“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流传后世的成语
第四件事,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听说了朱晖的事迹,就想征召他,平时对他非常恭敬有礼。正月初一的早晨,刘苍去朱晖家庆贺新年。旧例,少府要给予出行官宝璧。当时阴就做府卿,显贵骄纵,他手下小吏们也傲慢不守法。刘苍坐在朝堂上,更漏快要燃尽,可还没得到宝璧,回头对佐治官吏说:“这件事怎么办?”朱晖看见少府的主簿拿着璧,就走上去,骗他说:“我经常听说宝璧但未曾看到过,请让我看看。”主簿就把它交给了朱晖,朱晖回头招来令史拿走了璧。主簿大惊,马上把这件事告诉给了阴就。阴就说:“朱先生是义士,不要再找那璧了。”主簿也就罢手了,召来朱晖对他说:“你不过是个属官罢了,(你)和蔺相如比怎么样?”朱晖答:“我就是我,朱晖是也,谁也不是,谁也不能代替我。
也正是因为这样,到汉明帝刘庄时,由于佩服朱晖的胆略,任命朱晖做了卫士令。但因为朱晖在做官吏的时候刚正不阿,常被上面官员嫉恨,担任官职时大多被人弹劾。后来刘庄只好把他调到下面去挂职锻炼,封他做临淮太守。朱晖在临淮任上做了许多惠民、为民、想民的大实事,受到那里人民的一致好评。当地有民谣曰:“刚强自专,南阳朱季,官怕其威,民怀其惠。”然而,树大招风,又过了几年,朱晖因为“犯法”而被免职。自从去了临淮太守一职后,闭门居于乡间,穿粗布衣服,吃粗杂粮食,不与乡里人来往,乡里人讥讽他耿介。建初年间,南阳发生饥荒,朱晖把家里的一千多石粮食和所有财物,拿来分给同宗亲友、故旧之交和贫穷老弱的人,乡里人都心向着他了
此时,刘炟把这位正直正义的朱晖请出山来,任命为尚书令,显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来打造自己的嫡系部队,二来压制住窦氏外戚势力。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