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同样乱

交趾同样乱 祁山的守将仍然是姜叙。从此前他被老妈逼着才起兵的情况看,这个姜叙也不是什么人才,上次把马超的部队打败,也全是杨阜的功劳。现在靠他一个人在那里顶着马超,马上就进入危急状态。他只得一边拼命顶住马超的进攻,一边拼命向夏侯渊求救
夏侯渊接到报告后,照例开了个会。有人主张,还是照章办事,动这么多的军队,得请示一下曹丞相,让他直接下令才符合程序
夏侯渊说:“现在曹丞相在邺城,我们离他有两千里路,如果请示他,来回得跑四千里。这要跑多少时间啊?等我们接到他的命令时,估计姜叙早就完蛋了。还是赶快去的好。”于是,下令部队出发,由张郃当先锋,带步骑五千人在前
马超以前的战斗力很强,那是他自己带出的部队,战术战法很有特色,因此常常可以打胜仗,即使打败了,也败得一点儿不丢面子。可这次,他带的是张鲁的部队。这支部队一上战场就菜了。因此,与张郃一接触,立马崩溃
马超势力一宣告彻底摘牌,西部造反群体就只剩下韩遂一条好汉了。可以说,韩遂一直是西部生命力最强的造反专家,从黄巾初年一直干到现在,与灵帝时期的很多牛人都干过,也与董卓势力干过,又与后董卓时代的那些军阀有瓜葛,现在又与曹操对着干,虽然多次失败,但又振作起来。造反时间之长久、经验之丰富,是历史所罕见的。这时,这韩遂的年纪已经过了七十岁。可他那个造反的爱好仍然不改。他经过上次曹操加大力度的打击,力量已经非常薄弱,却还是不愿从造反第一线退下来
这时,马超一完,夏侯渊就把枪口对准他
韩遂这时驻扎在显亲。夏侯渊向显亲发动军事行动。韩遂看到连马超都干不过夏侯渊,就不敢接仗,带着部下退走
夏侯渊继续追击,一直追到略阳
当时,西部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虽然都在单干,并没有跟韩遂有合作关系,更没有结成联盟,但他们的指导思想却是一致的:跟政府作对
夏侯渊离韩遂的部队还差三十多里,只要再上前一步,就可以跟韩遂发生全面战斗。这时,夏侯渊的部下发生了争论。有的主张直接过去,把韩遂往死里打,结束这次战斗任务;有的主张先去打兴国城的氐人
夏侯渊最后认为:“韩遂的部队很猛,武器装备也很精良;兴国城防工事质量也很好,要打起来很费力,在短时间内是搞不定的。不如去搞定长离的羌部落。现在韩遂的很多部下都是羌部落的子弟。他们听到自己的家乡被攻打了,肯定会跑回去参加保卫家乡的战斗。韩遂要是不管羌部落,自己只顾自己守在那里,羌部落的人就会很生气,以后就会把他孤立起来;如果他真的去救长离,我们就可以跟他的部队进行一场野战。这个野战一开打,韩遂肯定搞不过我们。我们就完全可以把他彻底打垮。
于是,作战方案就这样定了下来。夏侯渊留下军用物资,带着部队轻装前进,向长离发动进攻,放火猛烧了长离一把
韩遂听说长离被夏侯渊疯狂进攻,羌部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长期以来靠羌部落的人不断地开展造反事业,跟羌部落的关系也是“鱼水关系”,现在人家碰到危机,他哪能不救
他什么也不想,带着部队就向长离方向狂奔
夏侯渊的手下看到韩遂隆重而来,士兵人口数量还真多,觉得要是直接开打,估计吃败仗的可能性太大,于是都准备扎好营盘,挖好工事,有了保障之后再与韩遂开战
夏侯渊不同意,理由很简单:“我们现在转战千里,大家已经跑得腿都发酸了,如果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开展挖土方的工作,肯定会更加疲劳,到时候拿什么力气去跟韩遂作战?韩遂的部队虽然多,但也是纸老虎一个,一点儿不可怕。”于是,下令进攻,果然真的把韩遂的部队全面打垮,并且还趁机包围了兴国。氐王千万看到韩遂都被人家全歼,哪还敢打下去,迅速逃走了。他手下的部队全部都投降了夏侯渊
夏侯渊这时也走上了他人生事业的最高峰,搞定那几股势力后,灵感又上来了,部队矛头一转,又把匈奴的两个部落高平、屠各搞清楚
韩遂虽然在这次大战中逃得性命,但手中的资本已经全部输光,连他的女婿阎行都觉得再跟他混下去,只有混完性命。他带着部队去袭击他的岳父大人,居然失败。韩遂虽然没有被女婿砍下脑袋,但也知道自己现在生存环境很恶劣,就又跑到羌中,让羌人当他的保护伞。夏侯渊近来表现得虽然很牛很生猛,但连着打了这么多仗,即使他不疲劳,士兵也累了,于是撤军回去
韩遂看到夏侯渊撤军回去,以为自己可以在这里安度晚年了。哪知,夏侯渊让他安度晚年,他的部下却不同意
第二年,也就是215年,他的部下麹演、蒋石等人觉得跟他造反了这么多年,最后却什么也没有,还得天天躲在羌人中,心情一点儿都不爽,就造起他的反来。这两个人比他的女婿强悍多了,不花什么力气就取得了成功,把他那颗脑袋砍了下来,大老远跑去献给曹操
韩遂造了一辈子的反,最后自己也被手下反掉,结束了他这个不平凡的一生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