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决定

7、决定 徐敬业的叛乱虽然已经平定,但武瞾从中却总结出了一条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上情下达的重要性。徐敬业这样一伙官职级别很低的人居然在扬州扯旗造反,而朝廷居然在敌人已经聚众十万之后才得知消息,这件事充分暴露出朝廷之外各地方反应的迟钝,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情报梗塞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依然会是隐患
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情况,垂拱二年(686年),武瞾下令制造了四个铜匦。所谓铜匦就是类似于四个信箱之类的盒子,武瞾名人将四个铜匦分别置于朝堂的四周,东边为“延恩匦”,用来投放劝农务本以及吏治的信件;南边为“招谏匦”,用来投放批评朝政得失意见的信件;西边为“申冤匦”,专门为有冤者投诉伸冤;北边为“通玄匦”,专门搜集天象灾变或军事机密之类的报告
为了管理好四个铜匦,武瞾设立专人来管理,每天的投书都要在傍晚之前进行分类和整理,然后进呈给武瞾
四个铜匦的设立对于武瞾能够更多的了解朝政和民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四个铜匦却无法和另一个铜匦相比
这个铜匦的名字叫告密匦
徐敬业的叛乱依然让武瞾心有余悸,在武瞾看来,仅仅设立四个铜匦,还不足以让她了解每一个地方的动向,要做到对各地的动向全都了如指掌,告密之风应该大力提倡,于是告密匦应运而生
由于告密者身份的特殊性,为了保护告密者的安全,告密匦的制作方法有别于其他三个铜匦,具体就是中间分围四隔,各开一个小洞,信件可入不可出,只有管理告密匦的专人才能打开,而这个人直接接受武瞾的领导
除此之外,武瞾还规定,凡事有进京告密的人,任何人不得阻拦,兵切各地官府应予以保护,告密之人沿途享受五品官的待遇。如果揭发的事情属实,将破格提拔,授予官职,如果不属实也不追究责任
有人说,武周统治特色在于告密之风,我要说告密之风兴于此时
从“人头警告”到“告密匦”的设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武瞾的创意的确是不少。武瞾大开告密之门,的确让她比以前更加了解各地的动向,但这却让大臣们胆战心惊,但是很多人却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先前的人头警告依旧历历在目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总不会缺少个别者,在告密之风盛行的那段日子里,有一个胆大的年轻官员,居然给武瞾上了一道奏疏,大加指责告密之风的害处
这个人就是我们前边提到过的,时任麟台正字的陈子昂
陈子昂,字伯玉,四川射洪人,文明元年(684年)中进士,因为善诗书,颇受武瞾的赏识,官拜麟台正字时,年二十四岁。可谓是年轻有为
陈子昂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有才华并不意味着会做官,在武瞾大开告密之风,所有大臣全都沉默不语时,年轻的陈子昂凭借着书生意气果断的站了出来,他在奏疏中指出,现在告密成风,很多人都被诬陷入狱,如果这样下去恐怕天下再难安定。当年隋朝的杨玄感作乱,时间并不长就被平定了,但是隋炀帝却因此大开杀戒,致使天下大乱,以至于丢了江山,希望太后杜绝告密之风,避免再生祸乱
不可否认,陈子昂的上书言真意切,但却丝毫没有打动武瞾,原因在于年轻的陈子昂并不懂得武瞾作为一个女人,这些年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权术能够走到今天,她是多么的在意所得到的一切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任何手段都可以用
年轻的陈子昂当然不会明白这些
陈子昂的上书就这样被武瞾束之高阁,在我看来,能够保住性命,陈子昂已经实属幸运
自此,陈子昂开始渐渐受到了武瞾的冷落,但耿直的他依然没有放弃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官员所抱有的理想。后来他因为直言敢谏,一度为武瞾视为“逆党”而被下狱,官场失意的他,心中充满了苦闷
这样失意的人生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在这期间陈子昂只有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烦躁,由于本来他就善诗文,加上内心深处颇多感慨,所以陈子昂留给世人的财富并不是他做官时有多大的政绩,而是他一生写的那400多首诗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陈子昂跟随建安王武攸宜北征契丹,由于战况不利,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被武攸宜拒绝。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结果被固执的武攸宜贬为军曹
忿忿不平的陈子昂自感报国无门,苦闷之下他登上了蓟北城楼(今北京境内),在遍览壮丽山色之后,他慷慨悲吟写下了组诗《蓟丘览古》七首
其中第六首《邹衍》是我最喜欢的
大运沦三代
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
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
今也则无推
悲愤的陈子昂用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追思古人的丰功伟绩,并对道德、命运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因此,这组诗也是陈子昂实践其提倡的“兴寄”、“风骨”理论的代表作品
也许在陈子昂看来,这样的诗句还不足以表达出自己的全部情感,和对古人的追思之情。稍后,震惊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应运而生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千百年来,这首短诗以情满宇宙,气盖天地,高亢悲壮的格调彪炳诗史,人们在诗中仿佛看到了矗立于幽州台上的高大身影。也感受到了那孤独遗世,苍茫落寞的情怀
圣历元年(698年),陈子昂因父老解官回乡。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使之冤死狱中
诗人终究没有摆脱悲剧的结局,或许正是因为悲剧结局反而衬托出了千百年来陈子昂作为诗人的价值
独创然而涕下
是的!因为他的遭遇,更因为他的价值!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