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箭定天山

5、三箭定天山 李贤的悲剧是从谣言开始的
当时有一位术士叫明崇俨很受武瞾的宠爱,此人看相算卦样样精通,在武瞾看来属于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式的人物。其实明崇俨是个巧言令色之徒,当时他已经看出了武瞾和李贤之间的母子危险关系,所以私下里经常取悦武瞾说李贤是个不堪大用的人,而三子李哲(后来的唐中宗)相貌类似于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当明君的材料,而四子李旦(后来的唐睿宗)相貌富贵无比,后福无穷
当时朝廷上下非常崇尚道教,而明崇俨的这些话无疑具备一种权威性,这些话传到了李贤那里,顿时让他忧心忡忡。因为有了这些说辞,便有了废黜他的理由,相信当时李贤听完这些话后,一定会对明崇俨恨之入骨
如果仅仅是明崇俨的这些话到还让李贤只是痛恨明崇俨个人,但是当时宫中私下传言说李贤并非武瞾亲生儿子,乃是韩国夫人的儿子,看来古人八卦的本领并不比现代人差。不可否认李治曾经宠幸过韩国夫人,但是说李贤是她的亲生儿子的确有些无厘头,因为如果这是这样,武瞾绝对不能容忍让仇人的儿子登上太子的宝座
对于这些谣言,李贤其实可以完全不必理会
但偏偏李贤在那种微妙的处境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即使他不相信这些谣言,但是从中他可以获取一个信息,那就是他已经失去了武瞾的母爱,至少周围人已经明确的看破了这一点。如果把这些传言和明崇俨的话联系起来,对于李贤来讲,便意味着一种危险
但李贤真正遇到危险的标志,却是一个人的离奇死亡,这个人正是明崇俨
调露元年(680年)三月,明崇俨突然被暗杀,凶手无处查找。可想而知但是朝廷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了李贤的身上,思维的惯性是人们认为李贤是杀害明崇俨的最大嫌疑人。几天以后,李贤受命监国,此案便暂时搁置,这使人们更加怀疑是李贤所为
其实在我看来,以李贤的智商,在眼下这个紧张局势中,不可能因为保住自己的太子地位而暗杀明崇俨,因为明崇俨只是个小人物,暗杀他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更会增加武瞾对自己的恶感,这等于将自己放在了火上烤,相信李贤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我看完史料后,大胆的做了个推测,明崇俨有可能是武瞾所杀
一个连亲生女儿和亲生儿子都可以杀的人,明崇俨又算什么
在我看来,武瞾之所以杀掉明崇俨,事实上是为了吹响向李贤进攻的号角,因为李贤并非无懈可击
李贤有一位属官名叫韦承庆,在《全唐文》中收录了他的两篇献给李贤的启书,一封叫《上东宫启》,另一封叫《重上直言谏东宫启》,这两封启书的大意是让李贤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戒骄戒躁
韦承庆之所以要上这封启书,显然是他看到了李贤的一系列言行不符合太子的身份,李贤固然是个有才能的人,但同时他也有另一面。据史料记载,李贤在当上太子后,昔日朗朗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无歇的歌舞,并且和奴仆赵道生十分亲近,赏赐大批金钱。两个人的关系类似于同性恋
韦承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李贤上的那两封启书,相信韦承庆看到的一切,武瞾也是心知肚明,作为老练的政治家,武瞾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所以武瞾再次祭出连环计,杀掉明崇俨,栽赃给李贤
永隆元年(680年)八月,决定李贤命运的时刻来到了
一天,当李贤早上起来准备用膳时,东宫忽然闯进来一队禁军士兵,他们拿着武瞾的手谕,将李贤和赵道生全都五花大绑困了起来,然后二话不说的就往大内押去
这一切当然是武瞾的安排,她以李贤好声色,与赵道生关系不正常为名上报李治,请求彻底清查李贤所在的东宫,李治当即命令宰臣薛元超、裴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审理此案
都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用在李贤的身上是在恰当不过。就在禁军士兵押着李贤前往大内时,薛元超在东宫里搜出了上百件铠甲,而在审讯李贤的过程中,赵道生也是一口咬定是李贤指使自己暗杀的明崇俨。看来奴才就是奴才,永远的墙头草
至此,李贤的谋反罪已经成立
武瞾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李贤
在武瞾看来,暂时不必置李贤于死地。因为李贤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
永隆元年(680年)八月二十三日,李贤被废为庶人,不久又被流放到距离京师两千三百里的巴州,在那里他将迎来人生的最后时光
万念俱灰,精神抑郁的李贤每天打发着无聊的时光,想起昨天的辉煌和今天的落寞,李贤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他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为可,四摘报蔓归
李贤万万想不到,正是这首《黄台瓜辞》彻底终结了而他的生命。当这首歌辞传到武瞾的耳朵里后,她敏感的感觉到李贤的内心有怨愤之情,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武瞾依然感受到那笼罩在巴州上方挥之不去的怨气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嗣圣元年(684年),武瞾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将李贤囚禁起来,并最终逼迫李贤自杀身亡。时年仅32岁
李贤虽然死了,但是他毕竟曾经是大唐帝国的太子,所以当他的死讯传到长安时,在朝廷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掩人耳目,武瞾将一切罪责推倒了丘神勣身上,说他违背使命,故意将李贤杀死,没过多久便将丘神勣调往垒州区当刺史
在丘神勣作为凶手被所有人指责时,真正的凶手武瞾却在长安显福门为李贤举行了盛大的哀悼仪式
母子情,君臣意,化作廉价的泪水,伴着祭奠中缭绕的香烟,洒落在冤死者的灵牌前……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