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对手

强大的对手 就在汉景帝不可避免地要开立储大会时,王娡也没有闲着,自从刘武横空出世后,她才知道这个敌人才是她面临的最大的敌人,相对于不堪一击的栗妃,刘武绝对是个强劲的对手
为了战胜刘武,王娡学当年吕后的样子,首先从朝中重臣下手,她带着儿子刘彻一一拜访了朝中重臣。因为周亚夫在七国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此时他已位居丞相一职,他当仁不让地成为朝中的“带头大哥”了。王娡便从丞相周亚夫开始,先后拜访了魏其侯窦婴、御史大夫袁盎、中尉郅都、宗正卫绾、弓高侯韩颓当、谏议大夫张羽、中郎将灌夫,等等
这些朝中重臣都是正义之人,他们中有的人虽然对王娡并没有好感,但对汉景帝传位于弟弟却都表示坚决反对,原因是汉朝的规矩都是父传子,哪有兄传弟的
于是乎立储大会之时,产生了“拥皇派”和“拥后派”
拥皇派主张在太子问题上“父传子”,按汉朝流传下来的规矩办事。拥皇派的代表人物是:丞相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御史大夫袁盎、中尉郅都、宗正卫绾、弓高侯韩颓当、谏议大夫张羽、中郎将灌夫
拥后派主张在太子问题上“兄传弟”,按窦太后她老人家的意愿来办事。拥后派的代表人物是:司隶校尉许昌、光禄勋庄青翟、郎中令石奋
单从双方支持的名单上来看,似乎这个立储大会还没有开,就已经知道结局了,明显拥皇派人多势众嘛。然而,窦太后活了一大把年纪了,她走过的桥比汉景帝走过的路还要多,既然她有心来管这件事,事情自然没有这么简单了
且看窦太后是如何反击的吧
其一,用调虎离山之计支走周亚夫。众所周知,周亚夫因为为人刚正、办事果断、作风硬朗,在朝中最具威望,可以说他是拥皇派的领军人物。窦太后自然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立储会还没开始,窦太后便以有要事相商为由,把周亚夫叫到她“闺房”去了,又是嘘寒又是问暖,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其二,用一封绝命信对窦婴进行赤裸裸的恐吓和威胁。窦婴在参加会议时,突然接到一封陌生人送来的信,信的内容大致和我们现代人看到的“恐吓信”差不多,信的最后两句是:昔日项伯胳膊肘往外拐,结果大汉江山归我刘氏所有,如今你难道要再胳膊肘往外拐,使我窦氏家族成为明日黄花吗
窦婴当年在那次家宴时的搅局,使得汉景帝只说出了承诺,还没到正式“签字画押”无法挽留的余地。事后窦婴因为“害怕”而主动辞职,如不是七国叛乱,汉景帝一时找不到良将,把他从家里拉到最前线去抗战,只怕他一生的仕途就因为当年一句话给彻底毁了。后来他因为在七国叛乱中立了战功被汉景帝封为魏其侯,再加上靠山硬(窦太后亲侄子),在朝中的分量可想而知了,如果说周亚夫现在是朝中大臣中的一把手,那他就是朝中的二把手了
所谓一物降一物,窦婴接到窦太后的恐吓信后,权衡再三,最终当了回叛徒,倒向了拥后派这一边
拥皇派的两大支柱人物就这样瞬间倒塌了,雪上加霜的是,因为窦婴临时改变立场,还害得拥皇派另一个重量级人物灌夫也来了个“临时抱佛脚”,他决定哪边都不支持,独创了一个新派——中立派。可以说胜利的天平已在窦太后举手投足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倾斜,拥后派已成功变被动为主动了
而汉景帝哪里料到窦太后会使出这样极其隐蔽阴险的“回马枪”,在他的眼里,这次立储会开不开都只有一个结果:刘武注定会失败
因此,会议一开始,汉景帝也就直接抛出了“可不可以立他的弟弟刘武为太子”这个主题,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偌大的会场鸦雀无声,静得出奇,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寂静,死亡一般的寂静。沉默,所有的人都选择了沉默
沉默是金吗?沉默是惊
汉景帝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总之,他就像一个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的人说了句毫不相关的话,没有人理会,也没有人在意
一向作报告滔滔不绝的汉景帝此时此刻竟然不知道如何来圆场,他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要不是头顶上那厚重的皇冠遮住了大半张脸,他的失态就会被众人一览无余了
所有的人还在沉默,汉景帝几乎绝望了,正在这时,殿下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声音不大却中气十足,声音不高却穿透了在场所有人的耳畔:“陛下,臣以为不能立梁王刘武为太子。
汉景帝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下,他寻声望去,那“天籁之音”却是出自御史大夫袁盎之口。汉景帝心中满是感激之情,嘴里却故作从容地问道:“梁王是朕的亲弟弟,情同手足,朕想百年之后传位于他,为什么不可以呢?
接下就看袁盎的表演了。素来敢言敢谏的袁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里本着化零为整的原则,把他的话中心思想归纳为:汉朝自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来,所制定的传位制度都是传子不传弟的。当然,为了论证他的话,他还讲了《春秋》时的一个故事:宋宣公死时,传位不传儿子,而是传给兄弟,结果发生了纷争,引发了宫中流血事件,弄得天下大乱,祸国殃民。诚以为戒也
袁盎有板有眼地进行论证后,这时拥皇派的郅都、卫绾、韩颓当、张羽等人因为重新找到了“带头大哥”,纷纷踊跃发言,拥后派顿显人单势孤
最后两派唇枪舌剑地大战一场,但终究是拥皇派占了绝对优势,许昌、庄青翟、石奋三个拥后派代表最后被驳得“无言以对”。汉景帝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即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按祖宗制度原则,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朕百年之后,传位于儿子
窦太后一场精心设计的一盘棋,眼看就要在沉默中实现了,但因为一个不知好歹的袁盎的搅局而付之东流,至此,刘武的“梁王变太子梦”成为“痴人说梦”
而刘武在争夺太子失败后,并没有就此松手,回到封地去当他好好的梁王,相反,他把仇恨的目光投向了第一个敢于反对他的“直言谏”袁盎身上
袁盎,你穿好防弹衣、防弹裤,等着我派来的夺命杀手吧!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