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 前面已经说过,司马相如的“岳丈”卓王孙起初并不同意他的宝贝女儿嫁给司马相如,原因有二
一是他女儿卓文君长得太好看了。这里且引用古文赞美卓文君的原话来说:“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长得美倒也罢,更重要的是才华横溢,她纤纤柔指却能弹出旷世之曲。这样集才貌于一身的奇女子自然是“蜀道一枝花”了
二是他卓家在川蜀一代是有名的“富豪”。用史书的话来说就是“临邛自古称繁庶”,其大致意思就是赞美秦汉时期的古临邛。而造就临邛繁庶的杰出人物,主要是卓、程二贾,尤其是卓氏货殖世家。临邛卓家,本是赵国人,以冶铁致富。卓氏移家临邛,应在嬴政称“始皇帝”之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消除六国旧民的反抗,强力推行“徙民”和“迁富豪”的政策,把六国的“不良分子”下放到各个边区去“劳改”。而富豪之家,则强迫迁移到秦国旧地,一则便于监视,再则利用他们的资本发展经济。卓家就是这样被流放到巴蜀。老谋深算而又具有冶铁生产经营经验的老卓,听说“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致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于是要求远迁致临邛。到了临邛,果然大喜。这里除了沃野,还有铁山、铜山、盐井。于是“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开矿冶炼,生产经营。其盐和铁制军械、农具等产品,畅销西南夷和中原各地。如果不是铁器容易锈蚀的话,今天从川滇到燕、赵、吴、越的土地中,都可以掘出卓家所制的锄头和镰刀来
卓家不仅冶铁煮盐,而且还与邓通合作铸钱。汉文帝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和他的儿子汉景帝一起实现了汉初的“文景之治”。但是汉文帝沉溺于男色,宠幸邓通,恩赐邓通严道之铜山,并允许他自由铸钱。而邓通远在京城服侍皇帝,又不懂冶铸业务,于是以铜山为资本,借重卓王孙的技术,合伙求财。其实“邓氏钱遍天下”,一大半是卓王孙制造发行的。与邓通合作铸钱,卓家的盛运,更是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卓家经过三世经营,传到卓王孙这一代,已是“富致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其奢华程度可以同皇帝相比,真正是“富可敌国”
总之一句话,如果在汉初搞个“福布斯排行榜”的话,那么卓家当之无愧地排在“榜首”的位置。而司马相如是出名的“穷酸秀才”,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当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门不当户不对,完完全全是两个相差悬殊的档次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年司马相如用琴以一曲《凤求凰》挑得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来了个“午夜私奔”后,卓王孙又急又气又怒,为了卓家的声誉,卓王孙对外通告:不认这个女儿了
不但不认司马相如这个穷酸女婿,而且连女儿也权当“白养”了,由此可见卓王孙的愤怒。然而,生米早已煮成了熟饭,当看着女儿带着司马相如落拓的回来,且在家乡开了一个“新龙门客栈”时,在万般无奈下(卓王孙身为川蜀一代的富豪,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女婿做开小酒店的小本生意呢),在“面子”和“亲情”的双重压力下,最终卓王孙原谅了女儿的过失,认了司马相如这个不成器的女婿。然而,卓王孙很快就发现,他这一次看错人了
龙岂池中物,暂时的落拓并不代表永远的落拓,司马相如仅靠一篇《子虚赋》便赢得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芳心”,随即,落拓书生一跃进龙门,被汉武帝调入京城在他身边担任了秘书(汉称郎官)一职,真可谓时来运转
而真正让司马相如名留史册,是因为他在“蜀身毒道”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因为唐蒙的“不中用”,汉武帝派出了司马相如下山。原因有二,除了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才子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司马相如是成都人。按照“以夷制夷”的说法,他便是“以蜀制蜀”,出山名正言顺,当真值得期待。果然,司马相如仅凭一纸檄文就搞定了夜郎国的“动乱”。随后司马相如向汉武帝提出了“邛榨冉马恁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尚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这一建议,不战而屈人之兵,汉武帝自然欢喜。于是汉武帝便封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西夷。所谓“建节”,就是担任天子的特使,即后世所谓的“钦差大臣”。驷马赤车,威风非凡。自秦开郡以来,成都还是第一次有这样一位显要莅临。所以蜀人对司马相如的衣锦还乡,表示热烈欢迎,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司马相如到了临邛,更被奉为上宾,真是无上荣耀
就连他的富豪老丈人卓王孙,顾盼得意之余,也不免愧悔,喟然而叹:“唉!我应该早点把文君嫁给他。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话绝对没错。卓王孙发完这句惊世感叹后,接着就对“金龟婿”进行无私的帮助
司马相如此行的使命是以安抚为原则,办的是“送礼外交”。但是他的官队和礼物要畅达各夷部,要体现天子的威严和恩泽以及特使的威风,必须要有畅通的道路承载他的大队人马。于是在司马相如的主持和蜀郡地方以及他老丈人卓家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西夷“官道”的开拓。他们千辛万苦,“关沫若,徼样柯,镂零山,梁孙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天威和恩泽带到西夷各部。在西夷这片土地上,“创道德之鎏,垂仁义之统”。促成西夷内附,实现民族融合。于是,临邛以西,北起汶山,南迄云南,这一片约三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此归入汉家版图
司马相如的这一历史功绩,并不亚于他在辞赋文化方面的贡献,同样光耀史册。之后,随着历代官方和民间的不断开拓、延伸,终于形成了“蜀身毒道”,也就是延续至今的南方丝绸之路。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