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出征

司马懿出征 孙权现在已经很老了,因此也生起病来。他知道自己的病很重,治了很多天,吃了多服很苦的药仍然不见好转,就以为是他的哥哥孙策在阴间诅咒他。于是,就派孙和赶快跑到长沙,到孙策的庙里为他祈祷,请哥哥继续保佑他,别让他病得这么厉害
对于孙和来说,这个任务是一件没有风险只有光荣的任务。因为帮老爸去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等于是老爸对他的无限信任,也只有太子才可以去完成
但他做梦也想不到,这居然成为他栽下来的起点,为他以后栽得更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孙策谥号为桓王,所以他的那个庙就叫桓王庙
孙和在桓王庙里一脸庄严地为老爸祈祷,请伯伯在阴间保佑老爸身体永远健康、万寿无疆
一切顺利结束
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没有出事
接下来他就开始把那个把柄露了出来。当然,这个把柄不算什么。但被人家一抓住,事就大了。而且抓住的人又是个抓辫子的老手
而且那只手又是专门用来抓他把柄的
过程是这样的
你还记得张休吗?就是张昭的儿子,同时是前太子孙登身边的工作人员,任务是教孙登读《汉书》。现在孙登死了,张休也下岗了。本来,张休下岗了,跟孙和与孙霸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可他的家就在桓王庙的附近,更要命的是,他还是孙和老婆的叔叔
有了这层关系,反对派的文章就可以做了
当然,如果孙和祈祷完就带着那一脸的忧郁离开长沙,这个文章仍然做不出。可他现在能走吗?路过老婆叔叔家,你真的能够无视吗?他当时再怎么想,也不会想到这会跟政治发生关联。这跟两宫斗争挂钩的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是张休出面邀请的,能不去吗?如果不去,也有点儿太那个了吧
于是,在张休的盛情邀请下,孙和去了张休家一会儿,然后立即闪人,赶紧回去向老爸复命,一点儿工作也没有耽误
但孙鲁班却高兴得要命。她现在别的事基本不干,只一心一意地盯着孙和,聚精会神地抓孙和的把柄,老早就派便衣人员天天跟着孙和,随时把孙和的行动告诉她,以便她能在第一时间把孙和的材料组织好,赶紧去黑他一把
那个便衣迅速地把孙和去了张休家的事报告给了孙鲁班。如果是别的人,肯定不能从这个事情中找到什么黑人的把柄。因为张休也是孙权很信任的人
可孙鲁班不是别人,这样的把柄,别人找不到,她可以找到
她跑过去对孙权说:“老爸你现在感觉好一点吗?我是觉得你一点儿没有好起来。你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吗?太子他这次去长沙,他并没有进桓王庙,而是去了太子妃叔叔的家。然后就回来了。他去张休家到底干了什么。这里省略了多个字。
如果是别人,把这些话放到大脑里很粗放地过一遍,也知道这话是黑孙和的话,是完全不能相信的。孙权不会不知道,他的这个好女儿曾经极力反对他立孙和的老妈当皇后,更不会不知道,现在孙和跟孙霸正处于斗争的白热化,孙鲁班肯定会站在孙和的对立面
孙权这时,不但身上有病,脑子也吃错药了,对孙鲁班的话全盘相信
孙鲁班一看,老爸真是个容易忽悠的好爸爸,又更进一步说:“王夫见上寝疾,有喜色。”王夫人那个老妖精听说老爸病了,现在心情超级好。他们母子为什么这么高兴?一个根本不为老爸祈祷,一个一脸坏笑地盼老爸早日去死
孙权一听,这个火气就上来了
那个王夫人一听,立马就知道自己的活路已经没有了。没几天,就被“以忧死”
从此,孙和就没有看到老爸对自己有过好脸色
孙霸的那些死党看到他们的活动大见成效,个个信心满满,纷纷抢着上第一线,加大黑孙和的力度: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几个人最先出列,直接到孙权面前罗列了孙和一大批罪状
孙权一听,既然这么多人都说孙和不行,估计他真的不行
孙权的信任一动摇,孙和的地位就跟着动摇
陆逊知道,孙和是个好人。在孙权现在还活着的那么多个儿子中,孙和仍然是最有水平的。如果孙和不能成为东吴的接班人,那其他那几个人只会把东吴带进死胡同。陆逊虽然拥有全东吴最大的权力,当了几十年东吴的军方一把手,又当了几年的政坛第一人,但平时很少发言,尤其因为深知孙权对他们江东士族很提防,因此一言一行都小心谨慎。所以,这么多年来,大家很少看到他冒泡。但这时,他也忍不住了,直接给孙权上书:“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
这话的意思就是:太子根红苗正,是理所当然的法定继承人。您应该让他的地位稳固得像磐石一样,谁也不能动摇他一下。鲁王虽然是您的乖儿子,但他到底只是个藩王,算起来就是个臣子。他虽然很可爱,但不能让他也享受太子的待遇。您应该采取措施,为他们定好位
孙权接信之后,什么表示也没有
陆逊又连着写了几封“辞情危切”的信给孙权,但孙权仍然不理。最后,陆逊打算亲自跑到首都,当面做孙权的思想工作。孙权一听,就说,我不高兴了
那个顾谭也接着上书,说了一大段关于嫡庶之争的危害。请孙权一定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前人的教训,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会大有希望
连陆逊的话都没有用,顾谭的话能有什么用?顾谭是顾雍的儿子,以前顾雍活着时,他的话很多时候都不能算话,你一个前丞相儿子的话算什么?他这封信送上去,对孙权一点儿影响也没有,但孙霸却恨不得吃他的肉
另外几个孙霸的马仔也恨顾谭恨得要死。他们看到孙霸的那个脸色,知道对顾家进行残酷镇压、无情打击的时候到了
还记得正始二年(241年)的那场战争吧
那时,孙权想趁着曹魏换届的时候猛扁他们一把,就派部队深入魏国境内搞事,最后搞得一点儿也不成功。而东吴的前线指挥官之一就是全琮。那一仗,全琮是打得一点儿没有面子。但另外几个人却打得很好,一个是张休,另一个就是顾谭的弟弟顾承。他们都在那场战斗中立了功。可全琮的两个儿子全端和全绪却认为,那个功劳是他们的。他们集体到孙权面前大暴顾承和张休以及顾谭的坏话
孙权以前听到谁说谁的坏话,分辨率是很高的,因此很少做冤假错案的傻事。可现在孙权已经彻底傻了,听到好话从来不当话,一听到那些错误的话,就觉得那才是正确的话。于是,二话不说,直接下文:徙谭、承、休于交州
还没有完,又发个文件下去,“追赐休死”——其他人可以还活着,但张休你已经没有活路了
情节继续发展,事态更加复杂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