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的起点

孙策的起点 袁绍这时却进入他个人事业的最高峰,他盘点了一下,马上就算出,现在他的力量排名在所有的牛人前面,是实实在在的天下第一牛人。因此,他骄傲得要命
他骄傲到什么程度?虽然比以前更有钱有势,但上缴朝廷的贡品却越来越少了。袁绍的这个态度跟他已经死去的老弟袁术已越来越接近了
主簿耿包从他的这些行为上也看出袁绍的心思。觉得这可是巴结老大的大好时机,于是找了个机会,很神秘地对袁绍说:“主公,在我们这些小民看来,你完全可以称帝了。
袁绍一听,马上就兴奋起来。不过,袁绍不是袁术,做事还是讲一点儿策略的,他把这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问一问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家都认为他当皇帝没错,那肯定没错,如果大家认为不行,那就先不当
大家一听,都反对
袁绍一看,这个动作的阻力果然很大,连自己的死党们都不答应,全国人民就更不会答应了。难怪袁术会死。他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把所有的包袱全推给耿包,让耿包把所有问题自己扛,然后把他砍死
不能称帝,但可以做别的一些事来表现一下自己的牛气吧
现在最能让人家知道他牛的,就是去打仗,而且不是打小仗,只有打大仗,才能显得牛
于是,袁绍就把目光锁定曹操。要是能把曹操打倒,那才是够威够牛的。于是他决定挑选十万精锐部队,直接进攻许都
袁绍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觉得自己很牛,但不管做什么决定之前,总要开个会来讨论,表现得很民主
这次他同样开会
沮授说:“我认为还是不可出兵。咱们刚跟公孙瓒打了这么久,消耗了很多。现在国库里已没有几个钱了,仓库里也没有几斤储备粮了。从老百姓到广大官兵都已经想休息了。所以,还是先让大家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当然我们是休息了,却不能让曹操也休息。我们一边生产,一边制造舆论,然后慢慢进兵黎阳,控制黄河北岸,大量制造船只,不断地派精兵骚扰曹操,让他一点儿不得安定。这样,等我们的实力达到了,要搞定曹操还不容易吗?
沮授的话一说完,审配和郭图马上起来反对:“前一段历史已经强悍地证明,主公是近来最伟大的军事家,打谁谁完。所以完全可以直接带着大军去把曹操干掉,哪还用得着那么啰唆?
沮授仍然反对:“你们以为仗着人多就可以去打败别人?这个想法是骄傲的思想。一有这个思想,就根本不用去打仗了。现在曹操控制着皇帝,咱要是向他进攻,等于是向皇帝进攻。这在道义上已经说不过去。而且更要命的是曹操可不是公孙瓒,在那里坐着等咱去打他。他现在手下的部队也是强悍得很。所以咱还是稳重一点儿的好。
郭图和审配当然不服输:“你的意思是我们师出无名了?告诉你,咱的名义就是讨伐曹操,这不是有名是什么?主公,现在咱再不出手难道等人家强大了才出手?现在老天把这个机会送上门来,咱不要,到时可不能怪老天啊。
最后,袁绍看到主张和平一方的只有沮授一个人,而主张打的一方有两个人:郭图、审配。于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采纳了郭图和审配他们的意见
如果这只是在会上争论一下,大家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不管对错,出发点都是好的,过后就算了。可郭图不这样认为。事情过去后,他仍然很生沮授的气。他认为沮授是在袁绍面前跟自己过不去,那是不给他面子。于是,就开始了对沮授的打击报复工作,只要有机会,就在袁绍的耳边说几句沮授的坏话。在他觉得袁绍接受他的这些话之后,就说:“沮授现在的职务太大了,总管内外,在广大指战员面前人气旺盛得要命。如果再让他的人气旺下去,他的人气就跟主公处于同一档次了。所以,主管军务的人,就不能再插手内部政务了。
袁绍比袁术其实也高明不了多少,他最看重的就是权力,听了郭图的这个话,立马觉得沮授对他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于是,他下令进行军队体制改革,把所有武装力量分为三军,由三位都督分别指挥
这三位都督是沮授、郭图、淳于琼
从这个兵权的布局看,袁绍已经向死路迈出一大步了。因为,郭图明显是个小人,而淳于琼又是个不成器的将军。就沮授还有点儿战略眼光,可袁绍又不信任他。他的这个布局其实就是让郭图来牵制沮授,搞的是平衡术。你想想,就要与劲敌开战,需要的是万众一心,现在倒好,他却大搞内部平衡这一套——其实是在搞内斗,结果不失败,那就真的岂有此理了
后来,崔琰又劝袁绍最好叫停这个军事行动
袁绍不听
曹操那边也开始了大讨论
曹操手下的人听说袁绍就大举进攻来了,“皆惧”。个个把目光投向曹操,看看曹操怎么办
曹操这时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见到大家的脸色怕得很难看,当然不能也跟着怕下去,他大声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意思是说:我对袁绍的为人最清楚了。这个家伙光有远大理想,可一点儿智慧也没有。虽然表面上牛烘烘,但胆子却小得要命。为人又非常刻薄,一点儿威信也没有。现在虽然他部队人口数量多,但却一点儿不会调度。而他手下的高层个个骄傲得不得了。综上所述,袁绍一点儿不可怕
可孔融仍然怕,他对荀彧说:“袁绍现在军事力量强大,国土面积也大,又有田丰、许攸为他献计献策;还有审配、逢纪等人做他的帮手。更有颜良、文丑帮他带兵,个个强悍得很。要战胜他,真的很困难啊。
荀彧说:“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也。”他一一指出了这些袁绍手下高层的弱项,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人虽然个个脑子灵光,智商指数很高,但一个容不下一个,只要相处几天,就会互相猛踢,内乱就是这样形成的。至于那两个武将,除了会蛮干之外,还有什么水平?“可一战而擒也”
曹操果然不是公孙瓒,知道袁绍要来打他之后,并没有在许都坐等敌人的大军,而是主动开赴前线,进行军事部署
当年(建安四年)八月,他带着部队进军黎阳——从这可以看出,当时沮授提出先占领黎阳果然是没有错的,再派臧霸等充领精兵,到青州去保卫东方边境,留于禁驻扎在黄河之畔。一切布置之后,他又返回许都
到了九月,他终于派兵去驻守那个后来著名的地方——官渡
这个地名一出现,一出史上有名的事件也就拉开了大幕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