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敌

破敌 想必大家对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那个卢绾还记忆犹新,这个从小和刘邦称兄道弟的铁哥们,刘邦待他并不薄,封了他做燕王
随着朝中原封大王的一个个被诛杀,这个时候非刘氏宗族的异姓王已经是稀有动物了,只剩下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臣在每天重复念着这样一句话:多乎哉,不多也!多乎哉,不多也
而陈豨被逼造反逃到匈奴后,刘邦并没有放过他。他派出的“夺命杀手”是周勃。周勃果然不愧是刘邦最得力的部将之一,他利用“和亲蜜月”和还处于摇摆中的匈奴人“中立”,然后,集中火力很快就消灭了陈豨这个反革命团伙
但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还生出一些是非来,“说服”和“沟通”匈奴的外交政策是燕王卢绾去办的。卢绾当时派出的使者是张胜,这个张胜的使命是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大汉女婿”冒顿收起了支援陈豨之心
但外交官张胜之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他在说服匈奴人的同时,还将面临匈奴外交官对他的“反说服”政策。说白了,张胜当时面临的情况是,说服与反说服。当时匈奴的外交官其实也是汉人,他的名字叫臧衍。他的父亲大家相比都比较熟悉,叫臧荼。臧荼被刘邦除掉后,他儿子臧衍逃到了匈奴。这个时候臧衍就对同样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张胜进行了攻心政策。他说的话就是引用韩信的那句经典的警世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其实面对张胜这样聪明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再解释什么了。因为此时臧衍的这句话的含义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旦陈豨真的被消灭了,刘邦的下一目标就轮到你燕王燕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臧衍的话不无道理啊!那刘邦是啥人物,行军打仗的本事没有,猜忌、多疑、心狠手辣却是他的特长
权衡利弊后,张胜的心开始动摇了。于是接下来发生了这样一幕,说服官张胜本来是来说服匈奴人不帮陈豨,让他自生自灭,但到了冒顿面前说的话却是完全相反,居然强烈要求匈奴人出兵去救陈豨
在张胜的煽风点火下,原本决定“中立”的匈奴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马上发兵去支持陈豨。幸好素来以雷厉风行著称的周勃早已趁张胜和匈奴人周旋期间,就快刀斩乱麻,把陈豨给解决了,并不给匈奴人有交锋的机会就班师回朝了。按理说这件事应该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了,但周勃回到朝廷后,马上递给刘邦一个奏折:燕王有造反的迹象啊
当时的卢绾被蒙在鼓里,等张胜回来知道情况后,心中暗叫“苦也”!而张胜却转念了韩信那几句话
卢绾也不是傻子,刘邦屠杀功臣的事他也是极为关注。虽然他仗着“同年同月同日生”这个护身符暂时得以安全。但“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腥风血雨阵阵扑面而来,这时的卢绾也头脑开窍起来,他最终决定听从臧衍和张胜的建议,和匈奴联盟
匈奴方面正求之不得呢!燕国和匈奴相毗邻,平时的压力本来就大,匈奴人一旦侵犯中原就肯定要与他来个亲密接触,与其到那时再亲密接触,倒不如现在就来个亲密接触更实际更划算些。但他这种和匈奴人若即若离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刘邦很快就来了个“大捉奸”
刘邦因平叛英布时受的箭伤并不轻,回来后时常复发的缘故,他没有亲自来办这些事,而是耍了两个小动作
1.派出了手下两个亲信审食其和赵尧去燕地搞调查(至于调查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
2.下诏书召卢绾入京(这个是刘邦的惯用伎俩)
这便是病中的刘邦的“双管齐下”。这个审食其和当年刘邦手下最优秀的外交官郦食其的字是一模一样,只是姓氏不同而已。但两人却各有千秋,郦食其口若悬河,一张嘴巴能说会道,有“铁嘴”之称。而审食其却长相英俊,一双眼睛含情脉脉,绰号少妇杀手。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绰号,后面的章节会讲述到的,因为大汉第一皇后吕后也跟他有一腿
审食其此时虽然还没有达到大红大紫的地步,但已跟吕后对上了眼,但因为刘邦尚且健在,他们还只是停留在“暗送秋波”的分上,并没有其他的越轨行为。也正是因为这样,审食其说话的分量可想而知了
接到诏书后,卢绾就犯难了,韩信当年被擒那一幕又出现在眼前。去还是不去,让他左右为难。最终他的心腹手下都力劝他千万别去自投罗网。于是怕极了的卢绾最终还是决定拒绝入京。他甚至还产生了和当初英布一样的想法,等有机会再向刘邦去解释。然而,稍有头脑的人就会知道,他这个解释的机会是不可能会得到的
审食其去调查也只是走了一下过场,然后抓住卢绾不肯去京城问题上大做文章,直接上奏:卢绾不肯来京城,其造反之心已昭然若揭
刘邦听了后,大怒,什么“同年同月同日生”,什么兄弟情义都统统见鬼去吧!敢跟我作对,我不会给你好果子吃的。于是他还是使用先前平定其他诸侯王的相关经验,来了个先斩后奏,立皇子刘建为燕王,然后再派出他的连襟樊哙带兵去平定卢绾
然而这次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樊哙走到半途时,他自己也将面临人生中的一场大浩劫
原来,樊哙带兵出发后,刘邦手下一个亲信侍卫,因为当年一点个人私怨而忌恨樊哙,又见病重期间的刘邦对戚姬很是怜爱,对吕后大为反感,甚至一见到吕后和太子就会发起无名的火来,深恶痛绝的态度很明显。于是这个侍卫就乘机进谗言,说吕后和樊哙因为“血缘”关系,他们“勾搭”在一起,准备等陛下您死了之后,谋权夺位,让刘氏天下变成吕氏天下
此时已病入膏肓的刘邦听了大吃一惊,他心里叹道:看来这年头除了自己,真的没有一个人可以相信了。于是,他马上把陈平和周勃两大心腹叫来。让他们两个马上去把樊哙的人头提来见他。当时刘邦吩咐的还有板有眼,陈平负责捉拿樊哙,周勃去负责平定卢绾之乱
陈平和周勃哪里料到刘邦突然要杀他的连襟,这一惊非同小可。但刘邦此时已是“难得糊涂”了,知道再劝也没有用。于是他两人合议了一下。决定把刘邦的“砍人头”先变成“抓住人”再说,至于其他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而事实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个私自变通,才最终保住了樊哙的性命。因为刘邦不久就撒手西归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