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_1

报恩 损失两万多人,主帅也是死里逃生,但对汉武帝来说,这样一次“磨刀霍霍”多年的军事行动,他并没有只派李广利孤军深入,相反为了保障汉军后勤运输的安全及接应等,汉武帝在起用李广利的同时,还起用了另一名年轻的小将,他的名字叫李陵
那么,这个李陵又是何许人也?这里不妨来简单地看一下李陵的简历
提到李陵的祖父,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他祖父便是扬名四海、曾令不可一世的匈奴闻之色变的“飞将军”李广
自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被迫自杀之后,这一军人世家就时运乖舛。李广死后的第二年,其堂弟、当朝丞相、乐安侯李蔡因盗取官地,下狱自杀。李广的三个儿子,长子当户、次子李椒都先李广而死,少子李敢曾以校尉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勇夺左贤王旗鼓,赐爵关内侯,代父职为郎中令。李敢因怨恨大将军卫青逼迫其父自杀,遂伺机将其击伤。卫青或许是对李广之死颇感内疚,所以将此事遮掩起来。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愤恨难消,趁与李敢伴随武帝在甘泉宫围猎之时将他射死。此时霍去病深得武帝宠爱,所以武帝极力掩盖事情真相,说李敢是在围猎时被鹿撞死的,这样的结果纯属意外,一个朝廷高官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令人唏嘘
李敢死后,李氏家族更加衰落。虽然李敢的儿子李禹得宠于卫太子,也颇有些勇力,但没有继承其祖父仗义疏财的优良品质,却是一个好利嗜财的匹夫,不足以当大任。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广的大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成人之后,这一“没落”之家才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李陵步入仕途后,任侍中、建章监。由于家世的熏陶,李陵不仅擅长骑射,而且接人待物谦让真诚,名誉远播。武帝认为李陵最有李广遗风,为了考验他的能耐和胆识,曾命他率八百骑过居延,深入匈奴之地两千多里查看地形。李陵“来去如风”,进入匈奴境地如入无人之境,归来后汉武帝龙颜大悦,马上就封他为骑都尉,他这个“总教头”的任教便是教酒泉、张掖的士卒学习骑射,防备匈奴侵扰,保卫国家
苏武大型使团失踪后,汉武帝在重用“爱屋及乌”的李广利的同时,也没有忘了名门之后的李陵,于是,他特地将李陵从边郡召回,并亲自在未央宫武台殿和他开了“座谈会”,座谈会本着友好的原则,必要的客套和寒暄过后,汉武帝对李陵说了三句简明易懂的话
汉武帝的第一句话是:匈奴欺我汉朝太甚,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怕是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李陵听了,表情是:喜。心中道:汉武帝该不会是想让我挂帅亲征吧
汉武帝的第二句话是:我决定派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打击匈奴的嚣张气焰。李陵听了,表情是:悲。心中道:原来挂帅亲征早有人选啊
汉武帝的第三句话是:我想让你为李广利护送辎重,做后勤部部长。李陵听了,表情是:怒。心中道:我李陵是什么人,怎么能为因裙带关系青云直上的李广利做“嫁衣”呢
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因征服大宛有功,被封为海西侯,宠幸正盛。但是,作为一名世代以军功晋身为荣的军人的后代,李陵鄙视因裙带而升迁的李广利,因此,当汉武帝第三句话一出口后,李陵几乎想都没有想就回答了三个字:不愿意
汉武帝很是惊愕,做后勤部部长,虽然没有前锋大元帅那么威风,但一来没有什么风险(毕竟不用冲锋陷阵),二来前锋打了胜仗,他可以得到封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打了败仗却没有什么大责任。因此,这种职务也是很多将士求之不得的
“大丈夫生当做英雄,死亦做鬼雄,怎么能畏首畏尾地躲在后面做帮运工呢?”李陵也是个很识时务的人,眼看自己一时激动直言相拒,汉武帝的面子挂不住,于是灵机一动,赶紧圆场。接下来他自称他所率领的戍边士卒都是“荆楚勇士”和“奇才剑客”(说白了就是非一般的将士),他愿意自领一军单独出击,使匈奴顾此失彼,无法集中兵力专攻李广利所率的汉军
汉武帝脸上马上由阴转晴,沉默半晌,说了一句很无奈的话:“我把军马都调给李广利了,已经没有多余的骑兵可以让你来指挥了。
李陵昂首回答:“没有骑兵也行,臣愿意以少击多,率五千步兵横行匈奴之中!
武帝见李陵勇气可嘉,没有再“为难”这个自告奋勇的年轻俊杰,非但答应了他的请求,还给他派了一个得力的副手做接应——强弩将军路博德
路博德是一员沙场老将,前面已经说了,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兵分五路征伐南越时,他作为一路的伏波将军,立下头功。而如今却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小辈垫后,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于是对汉武帝提出了抗议。当然,本着君臣有别,路博德的抗议是非常委婉的,上书的大致内容如下:“尊敬的皇帝陛下,如今已快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初秋时节,匈奴士兵这些年养精蓄锐,正值兵强马壮,想打败他们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臣愿意与李陵将军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际再出击匈奴,利用匈奴‘春困’,我军当可大获全胜。
汉武帝阅书后,怒,大怒,非常怒。他怒上加怒的原因是怀疑路博德上书的幕后推手是李陵。他以为李陵说出“大话”后,不敢率五千步兵击匈奴,所以指使路博德上书到他这里借故拖延,想到他这里来拿“后悔药”
覆水难收,说出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想拿后悔药,两个字:没门。于是盛怒之下的武帝立即下了死命令:李陵即日便出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九月,也就是李广利率三万大军出征匈奴后的第四个月,被汉武帝寄以“复仇”(为李广利)重任的李陵,出遮虏障(今内蒙额济纳旗东南),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察看匈奴敌情。与此同时,路博德出西河(今内蒙准格尔旗西南),与因杼将军公孙敖会师于涿邪山(又名涿涂山,今蒙古满达勒戈壁一带),作为后续部队,名为支援李陵,实为监督。把李陵的行踪每天进行汇报。由此可见,汉武帝对李陵已是疑心四起,完全是一副不信任的态度了
那么,等待李陵的将是怎样的暴风骤雨呢?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