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 商女不知亡国恨-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第九 商女不知亡国恨: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都城一片狼藉,街巷还没来得及清理,太上皇就召集画师们画画了。听到这个消息,云山感到一阵恍惚。但皇命不可违,他只好跟大家道别,返回图画院。
踏过以前每天走过的路,云山却感觉恍如隔世:走到潘楼街,街道上随处是成堆的瓦砾和碎木,一座酒楼被巨石砸塌了半边,一块破布耷拉着,在风中摆动,隐约能看出上面写着一个“酒”字;走到虹桥,栏杆几乎都断了,桥下背阴处还有去年冬天结的冰,冻住了岸边枯黄的草,一艘沉没了一半的小舟斜斜地竖在那里;走过大相国寺,云山才意识到许久没有听到过钟声了,担扰僧人们的处境……
一直走到太上皇的花园——艮岳,云山才停住了脚步。围墙已经破损,也无人看守,周遭荒凉得像是荒郊野外——难以想象仅仅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尊贵的皇家禁苑。
云山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跳进去看看!他本没有资格走进这皇家花园饱览太湖石的奇美,轻嗅奇花异草的芬芳,没想到今天竟然有了机会……
云山迅速跳进了艮岳,眼前的景象却令他大吃一惊:那些原本高大、雅致的太湖石,有些已经倒在了地上;有些已被敲成碎石块,充作还击金军的“弹药”;还有些矗立在原地,因为无人打理,长满了枯黄的杂草……至于那些传闻中的奇花异草,几乎都枯萎了。这里曾经是大宋盛世的象征,如今却满目疮痍……
离开艮岳,云山的心情很沉重,走着走着,翰林图画院已在眼前。庭院里,许多师傅、画学生正在清理瓦砾,洒扫庭除。云山见状,默默加入了清扫的行列。过去一个月好像已经不存在了,几乎没人提起这场战争,大家似乎都想拼命忘记这一切,忘记这番羞辱。
时光就在这种心照不宣的沉默里静静流淌。不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汴京的一切却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的军队陆续撤兵,当然,他们依然防备着北方的金军,警惕金军再次入侵。
官家下令惩治“六贼”:为首的是蔡京,被连续贬谪——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却在金军围城之前带着家人逃跑;其次是童贯,他被一路贬谪并发配——他北伐失败,暴露了宋军的虚弱,引来了金军,在金军攻宋时又擅离职守,一路南逃;“花石纲”的主要策划人朱勔被斩首,这项劳民伤财、腐败透顶的工程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奸臣被铲除,李纲率众人秣马厉兵,加强防御。李纲还派人秘密通知太原等几个城池的守将,坚决不奉诏,不能把城池割让给金国。而金军发现太原戒备森严,竟然没有攻打,就退了回去。
大宋似乎有了希望,汴京也慢慢恢复了元气。在内城街巷,头戴乌纱帽、摇头晃脑的官员们又开始进出,大宋朝廷正在恢复正常运转。
许多逃到西京洛阳和江南的百姓又搬了回来。太上皇也回到了汴京,大宋的皇宫内外又开始歌舞升平……
宫城之外,在潘楼东街巷、东角楼街巷里,那些古玩店、衣帽店、书画店、药铺、旅店次第开张,商业渐渐恢复。州桥夜市也恢复了,那些摊子、小店又开始通宵营业,灯火通明,似乎连月亮也要逊色几分。酒楼里歌女们又唱起了曲子词,在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中,在明晃晃的高烛里,靡靡之音回响在汴京上空。
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春宵》,描绘太平盛世春夜美景,却也颇符合此时汴京的情形: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云山所住的图画院离大内不远,离夜市和酒楼也很近。夜里,一首云山熟悉的曲子词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秦观的一首《鹊桥仙》,是大宋经久不衰的流行歌曲,云山自然耳熟能详,也非常喜欢。但在这个晚上,他却越听越觉得厌恶,无论如何都喜欢不起来了。他已经懂得,金军之所以长驱直入,不仅仅因为他们兵强马壮,而且因为大宋有奸臣误国,还有许多人像曾经的自己那样,不关心国事,只知道画画、听曲,甚至会欣赏耗费民力的“花石纲”!
云山感到羞愧,不禁捂住了耳朵,可无济于事,夜晚的宁静令这歌声格外刺耳。不仅《鹊桥仙》,柳永著名的《蝶恋花》也被歌女用柔媚的嗓音送到了耳畔: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听!不听!云山气得捂住了耳朵。他不禁思念起阿辽和罗裳,想起了豪放派的词。
既然捂着耳朵没用,不如我自己吟唱一首豪放派的词,以冲淡这不合时宜的风花雪月!云山一边想,一边吟唱大宋名相王安石的名作: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歌罢,云山长长出了一口气,心情终于平静了下来,歌楼里传来的那些曲子似乎被比了下去。云山心想:王安石不愧为千古一相,写出了如此深沉肃穆的《桂枝香》。这首词里也有大宋的江山,但那不是粉饰太平的江山,而是充满着兴亡之感的江山——只有在“兴亡”中观照江山,人们才能涌起责任感和危机感……
这般想着,云山披衣走到书案旁,翻出了那幅《大宋江山图》。金军退兵这几个月来,这幅画他已经画好了大半,只差对一些细节的描绘和润色了。这的确是一幅壮美的江山图,但云山此刻却越看越不喜欢——联想王安石《桂枝香》中的意境,这幅画显得太虚假了!黄河以北的国土已经大半沦陷于金军的铁蹄下,这幅画还能画下去吗?
这样想着,云山胸中一股怒气冲天而起,他愤而高呼,将这幅画撕成两半,继而又团成一团,扔进了取暖的火盆里。书案上的画笔和画册、图卷,也被他呼啦啦扫到了地上。
他再也不能忍受自己的懦弱,决定明天就去告别师傅,永远离开图画院……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