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敢言敢谏真君子

袁盎:敢言敢谏真君子 汉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汉景帝上任后,尊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皇后窦氏为皇太后,并按汉文帝“从简薄葬”的遗命,把汉文帝安葬到霸陵。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这年冬天改元,称为汉景帝元年
搞定这些杂事后,汉景帝马上对朝中重臣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换牌
他首先拿汉文帝的宠臣张释之开涮,因为当年他和梁王同车入朝经过张释之门前时,没有下车,张释之曾向汉文帝弹劾过他,结果给汉景帝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伴君如伴虎,汉景帝上任后,张释之也害怕“报复”,一向刚正不阿的他放下架子来主动向汉景帝赔礼谢罪。这对张释之来说是很需要勇气的,单从这一点来看,张释之还是挺识“时务”的。然而,事实证明,他的努力换来的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汉景帝心中对他的芥蒂却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罪也谢了,礼也送了,该给的面子也给足了,张释之自认为这件事就这样摆平了,于是自信满满地走了。然而,他不会知道这一去,便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踏入这熟悉而庄严的皇宫大门了。他刚回到自己的府上,便接到一张到淮南做相国的调令
汉景帝有汉景帝的想法,你张释之还是离我远点儿好,眼不见心不烦,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让你到淮南做相国,没送你回老家已是给足你面子了
调走张释之后,另一“张”浮出了水面。这个“张”就是张欧。张欧原本为东宫一无名侍卫,但此时得以青云直上,连升N级,接任了张释之廷尉一职
好在汉景帝此次“为己而用”的张欧也是个廉洁奉公之人,他当上“全国最高法院院长”后公私分明,判罚得体,也正是因为这样,“张青天”的帽子很快从张释之的头上移到了张欧的头上,“张冠张戴”总比“张冠李戴”强多了
汉景帝亮出的第一张牌取得的效果是:狱中无错判,投诉无冤案。可以干实事、实干事。无白天之掩门,无晚上之闭户。翩翩汉景帝,谦谦张青天。百姓曰:太平盛世
鉴于第一张牌取得不错效果后,汉景帝再接再厉,随即打出了第二张牌——晁错。前面已经说过了,匈奴人在中行说的劝说下对中原一直虎视眈眈,弄得当时以“和”为贵的汉文帝大为头疼:正在实行“与民休息”政策的他,不愿对匈奴“大动干戈”,再起祸端;而如果总是忍气吞声,边境又会乱成一锅粥,无法收拾。在这种“战也不行,不战也不行”的情况下,当时的“太子智囊”晁错站出来了,他提出了“募民实边”的策略。汉文帝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坚决按晁错的建议去做,果然,边境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汉景帝上任后,自然不会忘了自己的“智囊”,于是,晁错由汉文帝时的中大夫一跃成为内史(掌民政之官)。随后两人的关系到了什么地步呢?晁错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汉景帝对他言听计从
这样一来,当时的丞相申屠嘉就和晁错的关系很是不友好了:按理说我才是皇帝身边最红的人啊,凭什么你抢了我的风头呢?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空有丞相之位,却无丞相之权,官场的悲哀莫过于“空架子”
两人的直接冲突发生在一件小事上。晃错仗着皇上的恩宠,便在内史官署正门的旁边开了一扇“后门”,并美其名曰:方便和皇帝交流思想和执行工作。问题是方便倒是挺方便了,但申屠嘉却不干了,他写了一封奏章以“蔑视皇权罪”请求汉景帝将晁错株连九族
应该说申屠嘉的出发点是好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天你从这里戳一道门,明天他从那里戳一道门,这皇宫岂不是成了“千疮百孔”的私人建筑了?你晁错就算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也不能乱动大汉江山流传下来的祖规祖训吧!他满以为这封信一到汉景帝那里,晁错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会玩儿完了,然而,申屠嘉却忽略了皇帝对晁错宠爱的程度。打个比方吧,两人关系不亚于当年“穿一条裤子”的刘邦和卢绾
汉景帝是这样回话的:“开门一事,是朕的主意,丞相不必多心。
眼看皇帝这样“露骨”地帮晁错,申屠嘉又恼又怒。如果换成别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算了,偏巧申屠嘉眼里又揉不下一粒沙子。面对汉景帝的袒护,他气得直吐血,结果这一吐就像西瓜皮擦屁股——没完没了,天天吐,夜夜吐,最终一代老实正直的丞相就这样含恨而去,悲哉
汉景帝下令厚葬申屠嘉的同时,封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晁错直升为御史大夫。晁错踏着先辈们的躯体一跃成为国家最高领导层“三甲”之列
申屠嘉死后,不但晁错高兴,还有个人也在高兴,那就是那个当年因汉文帝“黄粱美梦”而发迹的无德无才的邓通。因为得罪了太子刘启,太子刘启上台后,邓通自然是他开涮的对象了。虽说邓通有先帝的“谁也不能动”的免死金牌在手,但在汉景帝眼里却连块纸牌都不是。他心里是这么想的:我此时已贵为堂堂大汉国的皇帝,这天下现在就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要砍谁的头谁也阻拦不了,我要抄谁的家谁也逃脱不掉。虽说我终归还是违背不了尸骨未寒的父皇的遗命,但这可恶的邓通当年“吸脓事件”不但害得我狼狈不堪,还差点让父皇怀疑我的人品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头顶的乌纱帽是坚决不能留了
邓通就这样光荣地下岗了。不明不白的他天真地以为他之所以下岗,是为申屠嘉在背后使暗招子的缘故,因此听说申屠嘉死了,他自然很高兴,他得意地笑,笑着拿出当年汉文帝赏给他的“享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金银珠宝,四处找朋友托关系走后门,梦想官复原职
汉景帝本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心肠,本来想把邓通遣回老家,当年的恩恩怨怨就这样一笔勾销算了。哪知这个邓通这么不识好歹,竟又主动找上门来。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汉景帝手一挥,邓通便被抓起来关进了牢中
汉景帝给他定的罪名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洗钱罪”。既然你很有钱,我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张欧自然不是吃素的,在他的严刑拷打下,邓通最后只能无奈招了“洗钱”的全部事实。当邓通的画押交上去时,他从此就一无所有了
当然,汉景帝并没有直接杀了邓通,他不能背上违背父皇遗命的罪名,他把一无所有的邓通放了。事实证明,他放了邓通,比直接杀了邓通更残酷。一无所有的邓通从此沦为乞丐,在受尽人间苦冷、遭受世人鄙夷后,最终被活活饿死。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