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平河东

智平河东 曹操跑到北方之后,危险期好像离他已经很远了。可曹仁他们就难受了
周瑜和程普带着部队虽然没有再追再打曹操的能力,但却还有跟曹仁叫板的本事。他们隔着长江继续与曹仁对垒
甘宁认为这样对垒下去,实在太不刺激了,就请周瑜让他利用这个空闲时间去攻打夷陵。周瑜当然答应
夷陵的守将做梦也没想到甘宁会过来打他,一点儿没有准备。甘宁顺利进入夷陵,将这个后来著名的地方划归东吴的版图
这个地方已经与益州刘璋的势力对接起来。这时刘璋的部将袭肃觉得刘璋成不了气候,于是就带着部队向东吴投降
周瑜马上请孙权把袭肃的部队放到吕蒙那里,让吕蒙的部队扩大一点儿
可吕蒙不同意,他觉得以袭肃的水平和人品,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说:“袭肃的能力很好。现在他来投奔我们,是看好我们。所以,我们更应当看好他,最应该让他的部队得到扩充,而不是应该削弱他的兵力啊。
孙权同意吕蒙的意见,让袭肃继续带他原来的部队
曹仁也是个贪小便宜的家伙。本来他的水平就比周瑜差了很多,这时跟周瑜对垒,也不认真总结一下,把自己跟周瑜进行一次全面对比,再做下一步的打算,而是以为周瑜的进攻能力不怎么强,上次是靠了火攻才取得胜利,要是没有那把火,就是把一颗虎胆塞给他,他也不敢冲到北岸来。他这么以为之后,就睁着眼看看别的地方,知道现在甘宁只带着一小部分军队守在夷陵,觉得完全可以过去把甘宁扁一把,然后把夷陵拿到手。于是,就带着部队去围攻甘宁
甘宁很快就觉得难以支持,急忙向周瑜求救
很多人都对周瑜说现在咱们的兵力都没有多少,如果再分一点过去,咱也危险了,还是让甘宁自生自灭吧。反正原来夷陵也不是我们的地皮,能守住更好,守不住就拉倒
可吕蒙却不同意,他对周瑜说:“不能这么干。现在我们可以让陵统在这里顶住。咱们带大部队过去救甘宁。曹仁肯定想不到咱会打到那里去,一点儿准备也不会有。因此,我们只要一点儿时间就可以解决问题。我可以保证,陵统在这里守住十天不会有什么问题。
周瑜同意吕蒙的建议,带着大军直赴夷陵。曹仁真的没有想到周瑜会杀上来。他正在围攻甘宁,看到甘宁一天比一天弱下来,眼前全是胜利在望的喜悦,觉得可以打一场胜仗来给他们挽回一点儿面子了。哪知,这个面子实在不好挽回。他还在夷陵城外努力作战,距攻破夷陵的胜利还有一段距离,周瑜大军的兵器已砍到他的眼前
于是,曹仁又被打了个大败。他这才知道,在战场上贪小便宜是会吃大亏的
周瑜在这场战斗中,缴获了三百匹战马,完全可以算是个巨大的胜利了。曹仁的信心又被沉重地打击了一次
周瑜带着部队渡江北上,跟曹仁对垒的距离更近
孙权看到周瑜这边的进展很快,心情也激动起来,觉得作为战争年代的老大,也该带部队出来练练。于是就带着大军,亲自包围合肥,而且派张昭去攻打当涂,派贺齐去丹阳下夥、歙县开展剿匪工作。张昭的理论水平很高,可让他去打仗,就有点儿用错人了。张昭猛打了一把,一点儿胜利也没有取得。但贺齐那里进展倒很好
贺齐在《三国演义》里一点儿没有名气,因此在读者中的人气历来很低。现在就简单地讲一下贺齐的来历。他年轻的时候曾在剡长当第一把手。那时,有个县吏叫斯从。斯从虽然也是基层干部,但本质却是街头烂仔一个,看谁不顺眼上前就一刀砍去,霸道得要命
贺齐于是也看他不顺眼,也想上前把他一刀砍下去
可人家都劝贺齐,说斯从的职务虽然不高,但在这里的人脉可不一般,背景大得很,连山越都听他们的话。如果现在把他处理了,明天山越就会打过来
贺齐一听,马上愤怒起来,把斯从抓起来,当场砍死
斯从的家族听说之后,立即跟山越联合起来,进攻贺齐。贺齐一点儿也不怕,带着部队坚决反击。虽然他手里的部队不多,但还是把山越打得大败。从此以后,山越一听到贺齐的名字,都怕得要命,不敢再嚣张
后来,孙策来到江东,发现贺齐是个人才,马上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让贺齐当自己的手下。当时王朗正被孙策打得满世界跑,抱着头来到东治。侯官县的第一把手商升是王朗的死党,看到王朗被孙策收拾,心里一点儿不服气,立即起兵来帮助王朗。孙策派韩晏去攻打商升,反被商升打了个大败。孙策生气起来,叫贺齐去把他们搞定
于是,贺齐出马。那个商升虽然牛烘烘的,敢把韩晏打得满地找牙,可一听说贺齐来了,就全身发抖,觉得自己永远不是贺齐的对手,便派人去面见贺齐,请贺齐接受他的投降。贺齐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商升马上举行投降仪式,准备正式归到贺齐的麾下。哪知,商升手下的张雅和詹强觉得当个投降派太没有出息了,就把商升杀掉,跟贺齐死磕到底
当时,连孙策都没有多少部队,所以贺齐手下的兵就更不多了。张雅他们的手下很多,要是直接对打,贺齐是必死无疑。贺齐就在那里高挂免战牌,不管张雅他们如何嚣张,他就是不出来硬拼。不久,张雅跟他的女婿突然闹了矛盾,而且这个矛盾越闹越大。贺齐知道后,便叫山越在他们两人中间搞点儿手脚,在他们的矛盾里加几把添加剂,让那些矛盾升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两人最后都愤怒到极点,各自带着部队出来,想让对方看看,这个世界到底谁怕谁
贺齐抓住这个机会,立即出手,只一战就把张雅打得一点儿还手的能力都没了。詹强知道后,胆子急剧收缩,觉得自己真的不是贺齐的对手,于是带着部队出来投降
到了孙权时代,东南部地区还是很不平静。那些地方势力以前很怕孙策,现在看到孙策完蛋了,觉得孙权没什么可怕,就都行动起来,高举独立单干的大旗,公开跟孙权叫板。那时,最有名的人是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五人。这五个人的手下都有万人,天天喊打喊杀。孙权知道贺齐对付这些土匪最有经验,立即任命贺齐为剿匪总指挥,负责平定这些匪乱
贺齐首先与洪明交手,只一仗就把洪明打得大败,在阵前将洪明那颗脑袋砍下来,其他土匪首领一看,知道这个贺齐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再打下去,估计洪明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于是都先后缴械投降,重新回到政府的怀抱。贺齐这次剿匪的胜利,为东吴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为后来赤壁大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方保障
东吴地区其他势力并不多,但土匪武装硬是打了一批又一批。在孙权他们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时,夥地的陈仆、祖山等还带着两万人在林历山中自称大王,坚决不服从孙权的领导。林历山四面全是绝壁,而且“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楯,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属于典型的易守难攻的地势
贺齐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考察,知道在这个地方打仗,要是正面攻击,出动多少部队,就会死掉多少人。他在那里驻扎了一个多月,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后来,他请了一批身体素质过硬、有攀岩特长的人组织一个小分队,让这些队员白天躲在险要之处,半夜就用武器挖开岩石中间的缝隙,然后偷偷地攀登上山,放下布带,把下边的人拉上去,总共上了一百多人。他让这一百多人分在大山的四面,然后猛擂战鼓,吹起冲锋号
山上的敌人只顾守着那条险要的小路,对其他三面峭壁放心得要命,一点儿也不提防,以为那是全世界安全系数最高的地带。哪知,突然听到四面鼓号连天,以为敌人已经全部冲到山顶了。那些本来坚守在山路上的士兵也全部头晕脑涨,个个站起来往回跑,全向大营里涌进去——他们以为进了大营就什么都不怕了
贺齐立即命令大军进入山路,很轻松地打到山上,把这股武装力量彻底消灭掉
孙权很高兴,立即任命贺齐为新都太守
贺齐顺利完成任务,当了新都太守,可孙权这边的进攻却没有一点儿进展。他包围合肥已经包围了几个月。而这时,曹操回到谯县视察工作。孙权知道,要是曹操来,他的这个军事行动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心里就急起来,组织了一支骑兵突击队,任命自己当了这个突击队的队长,要像他的哥哥孙策一样,亲自向敌人发起冲锋
张纮知道孙权不是孙策,劝他不要这么激动。现在的任务是带着大家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不是亲自出马上第一线去打仗
孙权本来身上血气的成分就没有多少,这时听了张纮的话,那口气就缓了下来
曹操也早就知道孙权包围合肥,现在合肥已经紧张得要命,因此就派张喜带着部队赶来支援,而且由于曹操在赤壁之战时,部队损失太大,虽然这时叫张喜前来支援,其实张喜带的部队也只有一千多人,即使快速赶到,也没有多大作用。更要命的是,当张喜的部队还在行军路上狂奔时,孙权的部队已经开始了多次进攻。合肥的形势已经吃紧得再不能吃紧了
这时,扬州别驾蒋济看到如果再等援军前来相救,合肥成为东吴侵略者的沦陷区是不容置疑的了,现在要救合肥,只有靠他们自己的力量了。当然,现在他们的力量实在太过单薄,根本不能出城把孙权的部队打跑
力气比不过人家,就只能玩儿阴谋了
蒋济很快就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对刺史说:“现在再等援军已经不现实。恐怕援军还没有到,合肥就已经完蛋了。咱们最好写几封信送到合肥城内。信的内容就说,张喜已经带着四万大军,马上就到。只要你们再坚持一下,就可以对孙权进行内外夹击了。
刺史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照着蒋济的话去做,立即写了一封信,然后派出三个送信人冲进合肥城里。只有一个信使很不顺利地进城,另外两个信使都被孙权的士兵抓了
城中的人看到这封信后,信以为真,以为他们的援军就要到来了,他们胜利的时刻就要到来了,士气立刻狂涨起来
孙权看到这封信后,也信以为真,觉得现在这个合肥城他们都吃不掉了,要是再有四万大军前来,他们的结果就大大不妙了
孙权想来想去,觉得这一仗打得很窝囊,一个合肥居然打得这么辛苦,攻得这么难看,可要是等敌人的援军来到,后面的结果将会更加难看。他考量再三,决定撤军。如果是孙策,肯定不会上这个当。但孙权永远不是孙策。于是,在合肥都坚持不住的情况下,孙权被蒋济一封信搞定。孙权在读完那封专门忽悠他的信之后,连夜烧掉所有的工事,低声宣布撤退
在孙权郁闷地离开合肥之后,曹操命张辽、李典、乐进进入合肥,加强了合肥的防守力量。
第三章 刘备的机会终于来到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