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镇海

平定镇海 在裴度的督军下,李愬在淮西战场的西线进行了充分准备,使得平定淮西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于突袭蔡州的战略设想,事实上李愬酝酿已久,本来想在元和十二年(817年)五月即付诸实施,但由于五月至七月间大雨不断,洪水泛滥,导致李愬的计划一再推迟。裴度来淮西督军以后,李愬将突袭蔡州的设想告诉了裴度。裴度大力支持,所以订下了以大军在洄曲吸引淮西军队主力,李愬伺机突袭蔡州的计划
十月八日,李愬进一步确定了突袭蔡州的计划,在得到裴度的批准后,他开始付诸行动。十月十五日,李愬命令马步都虞候、随州刺史史旻留守文栅城,命令六院兵马使李佑和部将李忠义带领三千敢死队为先锋,自己与士卒三千人为中军,命令部将李进诚带领三千人马殿后,大军离开行营向东进发
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此次进兵何处,行军六十里后天色渐暗,到达张柴村(今河南遂平东南)。张柴村位于洄曲和蔡州之间,仅有淮西的极少军队和负责传递烽火信号的烽火手负责。李愬没费吹灰之力便攻下了张柴村,在稍事休整后,他留下义成军五百人留守,意在切断洄曲通往蔡州的要道和桥梁,防止身在洄曲周围的淮西军队发现蔡州被围时回援,安排好一切后,李愬领兵继续向东
对于李愬的动向,将士们全都莫名其妙,于是有人问李愬究竟要到什么地方去,李愬的回答只有十个字:打进蔡州城,活捉吴元济
当时很多人知道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在他们看来,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征讨淮西已经多年,却依旧没有进展,现在直接攻打重兵防守的蔡州,这无异于自杀式的袭击。此时正值隆冬时节,风雪天气忽然降临,气温不断下降,士卒和马匹冻死路旁的有很多,从张柴村向蔡州方向的道路,官军从来没有走过,前方会是个什么状况,谁都不知道。很多人都认为此次攻打蔡州肯定是有去无回,但畏于军纪只好硬着头皮前进
入夜时分风雪越来越大,几步开外便难以看清前面的人马,积雪越来越厚,大军行进极为困难。在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下,李愬领兵向东南方向行军七十里后,终于到达距离蔡州十五里的地方
由于是大部队行动,为防止惊动蔡州城内的淮西军队,李愬命令就近攻下蔡州近城的一个鹅鸭池,用鹅鸭的叫声掩盖本部人马的动静
自从吴元济抗拒朝廷以来,官军不至蔡州城下已经三十余年。蔡州人从来没有想到官军这次居然会来到这里,因此蔡州城外的防备力量呈现空虚状态,而且在鹅鸭叫声的掩盖下,李愬大军的到来,蔡州城的防守军队居然毫不知情
李愬稍做准备后立即展开攻城,六院兵马使李佑和部将李忠义在城墙上挖出土坎,沿着土坎登上城墙,手下三千士兵紧随其后。登上城头时,守门士卒仍然在熟睡,李佑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城头守卫军队,将其全部斩杀,然后打开城门,迎接李愬进城
李愬看到李佑等人突袭成功后,立即带领人马进入蔡州城,此时天色渐亮,大雪终于停止,李愬领兵迅速来到吴元济的外宅,而吴元济此时依旧在家中大睡
坦白地讲,几个月来吴元济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自元和十年(815年)十月,朝廷宣布讨伐自己以来,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官军,吴元济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如果不是官军内部不协调,恐怕淮西镇早已经被荡平。随着压力的增大,吴元济主动上表请罪,意图只身入朝,无奈受到众将的阻挠不能成行,最终让皇帝李纯误解而决心将征讨淮西进行到底。可以说吴元济此时是进退两难,不过既然战争依旧没有结束,他只得加强洄曲的防守兵力,至少在吴房、郎山等地顶住了李愬的进兵。因此吴元济认为淮西军队尚能支持些时日,等到自己做通部将们的工作,便只身入朝请罪
我们不能否认吴元济的想法确实很好,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愬竟会像神兵天降一样地来到他的面前
当贴身护卫将官军到来的消息告诉吴元济时,这个已经有些麻木的淮西最高军政长官,居然认为是俘虏们在恶作剧,直到日上三竿他起床后,听到外边有喧闹的声音,他才感到害怕起来,他急忙带着护卫随从登上牙城,然后他就看到了旌旗招展的李愬大军
“赶快集结人马,速速迎战!”惊慌之下的吴元济下达命令道,然而为时已晚。此时李愬以极快的速度派遣部将李进诚已经向牙城发起了进攻,李进诚带着人击毁外门后,首先进入兵器库,得到了各种武器,然后继续向牙城进攻,随后放火焚烧牙城南门。吴元济在城头上看到官军已经攻进牙城之中,自感大势已去,于是在城头之上投降。李进诚在牙城上搭起梯子,让吴元济顺着梯子下城受擒。十月十八日,吴元济被押送前往京城长安
就在李愬围攻蔡州牙城的同时,为了争取淮西驻守洄曲军队的投降,李愬生擒吴元济后,亲自前往蔡州城中的董重质家,给予其家人厚重的赏赐,并命令对其家人严加保护。董重质之子深受感动,带着李愬的书信,亲自前往洄曲劝说董重质投降官军。董重质见蔡州已破,李愬又厚待其家属,于是带领手下人马来到蔡州向李愬投降
当董重质离开洄曲前往蔡州时,李光颜乘机进占洄曲,至此历时三年多的征讨淮西之战就此结束
不过,淮西虽然已被平定,如何处理战后淮西的各项事宜便成为接下来皇帝李纯所要面对的问题
十月二十八日,李纯发布《平吴元济诏》,两个月后又发布《平淮西大赦文》,从两个文章的内容来看,李纯对淮西战后的善后事宜秉承了先前平定西川、镇海、夏绥等藩镇的政策
对于吴元济等叛将的处理,李纯在《平吴元济诏》中,主动赦免了淮西诸州县等官员将士,但对于以吴元济为首的叛乱核心集团则采取一律剪除的态度以警示天下
十一月一日,李纯在兴安门举行了隆重的受俘仪式,下令将吴元济在长安东西市及主要街道游街示众。随后又下令在长安城西南隅的独柳树下,将吴元济及淮西判官刘协等七人处斩,并将吴元济的妻子沈氏及子女没入掖庭宫,其二子、三子流配偏远地区,没过多久又下诏赐死
吴元济虽然被成功解决,但李纯认为淮西镇依然存在,应该对淮西镇的隶属关系及行政区划加以调整,从根本上杜绝淮西镇的东山再起。因此,在平定淮西后,李纯立即将淮西镇下辖的申州划归粤鄂观察使管辖;将光州划归到淮南团练使管辖;取消蔡州其藩镇治所地区的地位,与郾城一同划归忠武节度使管辖,至此存在将近五十年的淮西镇彻底退出了大唐王朝的历史舞台
处理完上述事宜后,李纯又加封征讨淮西的有功之臣,进一步免除淮西及四边州县的赋税。当然,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立《平淮西碑》,以昭示后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二月,李纯诏令韩愈撰写《平淮西碑》,五月韩愈完成了此项工作,但李愬的妻子唐安公主却进宫在李纯面前哭诉,说韩愈的所撰的碑文不实之处颇多,结果李纯下令磨去韩愈所撰写的碑文,让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
据史书记载,唐安公主的哭诉是因为韩愈撰写的碑文过多地突出了裴度在征讨淮西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对李愬的赞颂,最重要的是韩愈在碑文中虽然称颂了皇帝李纯敢于决断,善于指挥等功绩,但对于皇帝陛下的称颂似乎不如裴度。这或许会让皇帝李纯心中有些不爽,唐安公主的哭诉正好让李纯找到了借口,所以下令让段文昌重新撰写
历时三年多的征讨淮西之战,是李纯皇帝生涯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件大事。此战的胜利使朝廷“以法度裁制藩镇”的总体战略接近成功,也预示着帝国中兴局面即将到来,同时也让李纯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三年的战争中,每当官军稍有挫折,朝廷内主张罢兵的呼声就会不断响起,虽然李纯有过犹疑,想过退缩,但他最终坚持了下来,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不仅使得皇权进一步加强,也为日后彻底讨平藩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一日,户部将平定淮西后申、蔡二州向朝廷进贡的贡品陈列于朝堂之上,这是数十年来申、蔡二州的首批贡品。看着这些象征臣服的贡品,李纯表面上十分兴奋,事实上在他内心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彻底平定河北诸藩,重新实现天下一统的问题
当时没有人知道李纯内心的真正所想,或许只有从刘禹锡的诗中我们更能体会到李纯的雄心壮志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
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妖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土
南峰无火楚泽间,夜行不锁穆陵关
策勋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恒山。
第四章 藩镇平服 淮西镇的平定,使天下藩镇大受震动。在李纯一鼓作气、恩威并施的强大攻势面前,成德的王承宗也主动上表归服,其他藩镇也在认真思考自己的出路,大部分都选择主动臣服朝廷这条路,只有平卢的李师道选择继续对抗,所以最终未能逃脱覆灭的下场。由此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大唐帝国的历史上暂时结束,元和中兴的局面已真正到来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