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失败太窝囊

这样的失败太窝囊 这时出来安慰司马炎的不是别人,而是孙秀
孙秀是谁
是孙皓的堂弟,也是夏口的军事指挥官
孙秀因为既是宗室,又是将军,手里有枪杆子,因此孙皓就对他有点儿不放心。这个不放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质变成猜忌,就很恨他
不但孙秀知道孙皓恨他,连吴国的人民都知道两人的矛盾已不可调和,都坚定地说,以后孙皓肯定会搞定孙秀
孙秀当然很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
这年年底,也就是公元270年,孙皓说,我想吃夏口的野味了,何定你去帮我打点回来吧
于是,何定带着五千部队向夏口而来
孙秀知道后,安全感全面归零,什么也不说,带着全部家属,连夜向晋国境内狂跑,投奔自由世界
司马炎大喜,立即任命孙秀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让他的生活过得比在他那个伟大的祖国幸福多了
孙皓知道后,当场气暴,宣布不再让孙秀姓孙,而是改为姓厉
孙皓越想越生气,觉得光这么把孙秀大骂一顿,实在难解恨,还得想办法出一口更大的气
正好,当时有一个叫刁玄的人,看到孙皓天天这么胡来,便也胡来了一把,在家里创作了一个谶文: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然后到处八卦
那时虽然不像现在有网络,不管是正道消息,还是不靠谱的八卦,可以一秒之间传遍全球。但对于这些所谓的“谶文”,大家推销得还是很卖力的。因此,没几天,孙皓就听到这个“谶文”了
孙皓比谁都信这个胡谄出来的预言,于是,就在孙秀出逃不久的第二年春天,决定出征。孙皓这次出征,真的很拉风,连老妈、老婆以及后宫的全体美女都带着,几千家属队伍,组成一个豪华车队,浩浩荡荡地从牛渚那里出发,向西进军,非常壮观
东观令华核说,陛下,不能这样做啊。哪有这样出征的
但孙皓不听
才走了没几里路,就遇上了多年不遇的大雪天气,一眼望过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接下来道路全部破坏,交通已经不通。子弟们个个穿着铁甲、拿着兵器,还要拉着那些豪华车,又冷又累,有的人差不多要冻死了。大家都很气愤,一边拉车一边骂:“要是碰上敌人,老子就当他妈的吴奸!
孙皓一听,要是这么多人都成了吴奸,他就不用活了,于是下令:打道回府,还是首都宜居
司马炎本来听说孙皓出征,也紧张了一把,派司马望带着两万多人准备应战。看到孙皓这个出征只是征到半路就回去了,也松了一口气,向司马望叫停了军事行动
比起南方的东吴,司马炎集团内部是稳定的,但这个稳定也只是相对的
司马炎虽然也算是个强权皇帝,按说手下的人是不敢搞什么山头、分什么派别的,但仍然有几个派别
其中一派就是以贾充为首的集团
贾充很出名,但他的出名并不是会打仗,或者会治理国家,而是投机钻营,为自己利益可以向任何人下狠手的功夫特别深厚。跟这样的人共事,没有矛盾那才是怪事
贾充现在虽然不是大晋朝职务最高的大臣,但肯定是说话最算数的牛人。司马炎看在他为了忠于司马氏而敢把皇帝当场杀死的份上,对他很优待。但贾充又生性多疑,总怕别人也像他一样时时刻刻要搞下他
而其他人看到他这个模样,当然也很提防他,也觉得不把他搞下去,以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于是,他们虽然没有把这些矛盾拿出台面,公开叫板,但暗地里总是在做秘密工作,睁着眼睛,寻找机会,把对方搞下去
比如,裴楷对贾充就很看不顺眼,有一次,司马炎没事时,问他当今朝政的得失。裴楷立刻说:“总的来说,现在这个局面是个大好局面,陛下现在是个很威武的国家元首。但与尧、舜相比,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差距的。这个差距为什么不能缩小?主要是因为朝廷中还有像贾充这样的小人在弄权。如果陛下立刻改革现在的用人机制,全用德才兼备的人来当领导干部,那么,以后人家讲到好皇帝时,就不会跑那么老远去找尧、舜来比了,而是拿陛下来当标杆了。
这话说得很得体,也很恶毒,但司马炎却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这一次搞不定,那就等下一次了
下一次机会马上就来了,是那个树机能创造的
这时,因为胡人作乱,连续把晋朝两个能打的猛人砍死在战场上,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让司马炎很恼火
司马炎问侍中、太子少傅任恺:“哪个可以去摆平北方的作乱分子?
任恺跟贾充历来有矛盾。前不久,贾充想把任恺的侍中位子拿掉,就向司马炎建议,要任恺当专职的太子老师,不要老跟在司马炎的屁股后面。谁知司马炎不但让任恺当太子少傅,而那个侍中也没有免掉,气得贾充差点儿吐血
任恺是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当然没有忘记报复一下贾充。他马上对司马炎说:“宜得威望重臣有智略者以镇抚之。
司马炎又问:“谁可者?
任恺说:“就是贾充啊。现在朝中谁有他那么有威望?
司马炎一听,把这个事又跟河南尹庾纯商量一下。这个庾纯其实一点儿不纯,也是任恺的死党,同时也是贾充的死对头,估计平时两个人在一起时,就经常设计这方面的事,早就达成共识,这时听到老大一问,马上就表示举双手赞同:“只有贾充这样有威望的人才可以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啊。别人去,我们不放心,老大你能放心吗?你看看那个牵弘,前车之鉴啊。
司马炎一看,民意测验百分之百都同意这个方案,说明这个方案是可行的,马上就下文:以充为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侍中、车骑将军如故
贾充一接到这个任命书,两只眼睛就对着墙壁发呆。他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任恺那家伙捣的鬼,想把自己调出首都。这家伙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得罪的人多,只是因为天天跟在皇帝的屁股后面,那些反对党才没有打击他的机会。如果远离权力中心,以后就不好说了。虽说老大是个很宽大的人,但同时也是个耳根软的人。而且更要命的是,贾充知道自己也不是打仗的料,估计跟敌人在战场上比拼,水平远不如胡烈和牵弘,其结果不会比那个牵弘好到哪里去,越想越觉得全身发冷。但皇帝的任命书已经下来了,你再怎么发冷也不能推脱
他准备去报到时,很多官场上的朋友也像往常一样,过来给他做个送别仪式。贾充知道,他今天一去,以后的命运可就不好说了,因此抓住最后一个机会,就问荀勖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留下来
荀勖的脑袋很灵,灵得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当场就劝贾充说,只有让太子变成你的女婿,才有借口不去啊
贾充一听,我的妈呀,果然好计谋。这不但保住了政治前途,而且还可以继往开来,为贾家以后打下更好的基础啊。现在只是老大的跟屁虫,要是这婚事一成,不就成了老大的亲家了?等老大一完,老子可就是皇帝的岳父大人——你看看司马衷的那个模样,以后权力不全交给岳父大人还能交给谁
贾充突然之间脸上就容光焕发起来,不管把眼睛转到哪个方向,都觉得前途无限光明
告别宴会一结束,他并没有离开首都,而是着手女儿的婚事。贾充打仗是外行,可拉帮结派、走门路却是高手
这家伙虽然被很多人骂人品有问题,反对党到处都有,但死党也不少。他马上发动荀勖、荀顗、卫瓘等一批死党,只要有机会,就对司马炎吹风,说贾充的女儿如何的好,如何的漂亮动人,要德有德,要貌有貌,反正什么好处她都有——这些死党都知道,要是贾充离开首都,远离决策中心,那些反对党接下来可就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到时可就不是贾充一个人的事了,他们都得跟着被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因此,保住贾充的政治生命,就是保住他们这一群人的生命,个个都为这件事努力奔波,力争把贾充的女儿推销给司马炎。贾充还全家动员,让他的老婆郭槐女士拿着钱财去收买杨皇后身边的工作人员,那帮皇后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哪有不卖命的道理?而杨皇后对身边工作人员的话最容易听得进。没多久,杨皇后也成了拥贾派,每晚在司马炎面前大吹枕头风
司马炎先听到皇后要求娶贾女为太子妃的建议,但他却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是:“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氏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氏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可杨皇后却用上女人特有的纠缠功夫,不管老公摆出什么理由,她就是要求娶这个贾美女。后来,那几个贾充的死党又进一步在他面前高度赞扬贾充的女儿是个德才兼备的美女,是下一代皇帝老婆的最佳人选,如果老大看不上,那真是浪费了大美女,很可惜。这几个家伙也是看透了司马炎这个人,他们当然知道,贾女丑得让他们一见,脸面就会像吃了青柿子那样,变得很难看,但这漂亮又没有国际标准,你说丑,但我为什么不能认为漂亮。司马炎本来那双耳朵就有问题,这时,看到舆论全倒向贾充的女儿,想了一想,就同意了这门婚事。本来,他们提名上去的是贾充的小女儿贾午,可因为十二岁的贾午“短小未胜衣”,非但一点儿不性感,就连嫁衣都穿不起,只得换上贾充的另一个女儿冒名顶上去。这个女儿就是后来大大有名的贾南风
历史后来证明,司马炎先前娶卫女的决定是没有错的,而他现在的选择,又为他建立的大晋王朝不久之后大乱的局面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司马炎只顾让耳朵少一点儿噪声,却完全没有想到,贾充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可是个为了自己的利益敢于把皇帝杀死的人啊,现在把他的女儿定为未来的皇后,那将是个什么样的局面?如果司马衷的脑袋好用一点儿,贾充可能还会放老实一点儿,可你看看司马衷这个样子,到头来这大晋的天下还不是他说了算?他一天到晚老为以后着想,动了大量的脑筋,却在这个事上短视得不可思议
贾充高兴得牙齿差不多掉到地下。他终于又留在了首都。
第九章 不起眼者的大作用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