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录功赦罪

10、录功赦罪 但凡事总会有特殊性,当时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仰慕大唐的威名时,有一个国家“勇敢”地跳出来挑战大唐的权威
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吐谷浑
吐谷浑也叫吐浑,本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年,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先后统治了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吐谷浑的孙子叶延即位后,用爷爷的名字作为国号,并且一直沿用到唐代,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和中原王朝来往密切,隋朝建立后,隋炀帝杨广联合铁勒汗国打败吐谷浑,当时的吐谷浑可汗伏允不得不流亡国外,随后杨广将吐谷浑设为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可是隋朝末年伏趁着中原大乱、隋朝无暇顾及西部的时机,趁机复国
应该说,从隋朝建立后,吐谷浑和中原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要不是隋炀帝杨广将天下搞的一团糟,吐谷浑也许永远不会有复国的机会,所以在当时吐谷浑人的心中,对于中原人实在是没什么好感
唐朝建立后,吐谷浑屡犯唐朝边境,可是唐初由于忙着进行全国统一实在无暇顾及,所以对于吐谷浑的扰乱,基本上是挣一眼闭一眼,只要不大举进犯,让他抢些东西,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也就罢了
但是到了贞观九年,一切都改变了,吐谷浑的好运即将终结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个人的进言
这个人就是伏允身边的大臣天柱王
天柱王究竟叫什么名字,史书已不可靠,在当时来讲,天柱王是伏允的第一宠臣,天柱王究竟叫什么名字,史书已不可靠,我们只要记住他那“蒋干式”的计谋就可以了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六月,天柱王上书伏允,请求出兵进犯唐朝的廓州(今青海化隆)和兰州,理由是这两个地方地产丰富。在我看来,天柱王其实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没有考虑此举带来的后果
先前吐谷浑进犯唐境,基本上都是攻打一些小城镇,抢一大堆东西然后兴高采烈的回国,而这一次天柱王计划攻打的廓、兰二州是唐朝的西北重地,除了物产丰富之外,这两个地方还是唐朝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如果这两个地方失守,那么唐朝将会彻底失去河西走廊地带
当然,这个结果是皇帝李世民所不能接受的
但是伏允却接受了天柱王的计划
所以遭到了李世民的坚决反击
十月,唐将段志玄在经过四个月的准备后,远征吐谷浑,将其打败后,又连续追击八百余里,一直打到距离青海湖三十里的地方才停止追击
这一战,让伏允及其臣民大为惊恐,纷纷向西撤退,考虑到唐军是劳师远征,所以在打败吐谷浑后,李世民下令班师
这次吐谷浑的进犯,让李世民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这个西邻自己的小国,因为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过特殊,紧紧地扣住河西走廊地通道,如果这个国家一旦强大起来,将会是唐朝西部边境一个强劲地对手
但同时,李世民并不想仗着自己“天可汗“的威名,去欺负一个周边小国,他相信,通过这一战,伏允应该能够老实一阵
但事实证明,狗是改不了吃屎的
一个月后,伏允卷土重来,进犯凉州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面对吐谷浑的再次进犯,李世民决定要彻底解决这个来自西部的威胁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灭国
曾经我给过你机会,你无情的错过
伏允,这一次,你不会再有机会了!
3、追?还是不追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二月三日,李世民诏令右仆射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任城王、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利州刺史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和归唐的东突厥契苾何力等军进击吐谷浑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有两个人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是李靖,另一个就是侯君集
李靖作为大唐第一名将,让他统帅三军是没有争议的,但此时的李靖已经是六十五岁的高龄,在此之前,老将李靖正在家中休养,所以对于是否启用李靖,李世民有些为难,因为李世民实在担心李靖的身体,万一在征途上李靖有什么闪失,这个遗憾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但是当李靖知道唐军将要大举征讨吐谷浑的消息后,主动请缨出战,他明白,这是皇帝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之后的第一战,这一战绝对不容有失
军人!当马革裹尸,弃尸于草野之间
在李靖的心中,自己的生命早已和战场紧密相连
这是李靖最向往的一战,因为这一战,大唐的威名会远播四方
这也是李靖的最后一战,经历了一生戎马生涯,也确实该歇歇了
候君集,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人,以武勇自称,很早就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多立战功,历任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在玄武门事变中,他跟随李世民参与了整个政变的,是贞观功臣派的重要人物,但是论资历他是无法和李靖、李世勣相比的
在贞观四年北征突厥后,由于文彦博的弹劾,李靖主动辞去了兵部尚书的职务,而继任者就是侯君集,从贞观四年一直到贞观八年,候君集在这个职位上稳稳地呆了四年,可见这个人除了勇武之外,为官之道也是很有一套,要知道能在言官中间屹立不倒,是很不容易的
而这次李世民让侯君集跟随李靖远征吐谷浑,其实是在有意培养他,李靖虽然能征善战,但毕竟已是65岁的高龄,大唐的开疆拓土不可能永远依靠李靖一个人,而候君集又是李世民的嫡系,所以在李世民的心中,有意培养侯君集成为未来大唐第一名将
李世民确实没有看错人,候君集将在这次征途中,表现出一个军事天才的决断力和意志力
李靖带着四万唐军浩浩荡荡地向西而去,伴随着唐军西进的脚步,时间进入了贞观九年(公元635年)
在经过三个月的行军后,唐军进入了吐谷浑境地,四月八日,先锋部队李道宗部在库山(今青海湖东南)遇到伏允的主力部队,李道宗一通板砖拍下来,吐谷浑军队损失惨重,伏允当机立断,烧尽粮草,放弃辎重,带领部队轻装退入沙漠地带
准确的说,伏允撤退的方向是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札陵湖一带),在伏允看来,从库山到柏海,中间基本上全是荒漠,唐军一定会像上次一样,不会贸然进兵,等唐军撤走,再出来继续抢
不知道伏允是否读过孙子兵法,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运用的很是熟练,事实上,伏允的这种做法,的确给唐军带来意见上的分歧
伏允撤退的三天后,李靖带领大军在库山与李道宗会和,会和后,李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会
“诸位!伏允现已退入其腹地,我军劳师远征,不可久居于此,是追还是不追,请大家说说各自的看法!”李靖率先发问
“不能追!”李道宗站起来说道,“伏允撤退柏海,我们不能确定他到底在什么地方,而且我们现在到达这里已经算是极限了,再往西走,就是黄河的源头了,自古以来很少有人到那里,可以说那里对于我们完全是陌生的,而且从这里到柏海,中间全是荒漠,水源也是个问题。
“你的意思是……”李靖开口问道
“先前我已重创伏允,相信他不会再骚扰我们的边境了,我认为应该撤退!”李道宗坚定地说道
“我同意!
“我也同意!
高甄生和李道彦表明了立场
李靖沉默了,实事求是地讲,李道宗所说的方法不是李靖的作战风格,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是东征江淮,还是北征突厥,李靖都习惯去突然袭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人彻底击败,而按照李道宗所说的,唐军会失去有利战机
李道宗或许不明白,这一战不仅仅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要将吐谷浑变成大唐领土的一部分
李靖犯难了,这次出征虽然李道宗是自己的部下,但其皇族的身份,是不能忽视的,王爷发话,是要谨慎对待的,何况李道宗的意见得到了部分将领的赞同
李靖瞄了一眼李道宗,然后说道:“还有什么意见吗?
其实,他是很希望有人站出来反对李道宗的
“我反对!”一个清脆的声音忽然说道,说话的人是候君集
“上次段志玄连续追击了八百里而撤兵,结果怎么样呢?还没等到他到长安,伏允的军队又袭击了鄯州,这次虽然任城王重创了伏允的主力部队,但是我觉得吐谷浑的整体实力并没有受损,相反,如果我们就此撤兵,伏允很可能还会卷土重来,我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伏允,让他没有机会翻身!
候君集说完,用拳头在桌子上狠狠地锤了一拳
“如果我们错过这个机会,等到伏允缓过神来,我们将后悔晚矣!”候君集的目光转向李靖
当李靖与候君集四目相对时,李靖顿时觉得这个人定会取代自己成为大唐的第一名将
这一刻,李靖是欣慰的,因为他终于看到大唐新一代名将的诞生
候君集,努力吧,你具备成为名将的实力
我相信,你同样具备成为名将的意志力
终于,李靖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将让他一生的戎马生涯完美谢幕
“诸将听令!大军分为南北两路,李大亮、薛万钧、薛万彻、契苾何力与一路我自北进军。侯君集、任城王、高甑生、李道彦从南路南进军,两路大军在伏俟城会和,这一次誓灭伏允!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