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手晋国事务

插手晋国事务 这两个家伙的这一番话,看过去很有斗争经验,听起来很正确,可恰恰是这个主意把问题更加复杂化了。本来,国内的实力派已经主动找上他们,他们要做的是证实一下国内的民意,而不应该马上去找外援。当然,为了安全系数更高一点,找个外援来壮胆也没有错。可错就错在,人家还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他们就先自觉地开了个价给人家。这绝对是最笨最蠢的做法
本来,秦穆公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觉得实力已经连上几个台阶,正咬着牙要插手诸侯的一些事务。当然,对外说是要在国际社会上,担当一下大国的责任。可是这手也不能乱插,要选好对象,插得有节有理有利,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好不容易看到晋闹得越来越乱,越来越有意思。晋国刚死去的老大,可是秦穆公的岳父大人,算起来也是一家人,一家人参与一家人的事,一点不过分啊,谁也不会说什么。因此,当里克在国内带着那批老家伙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骊姬反叛集团时,他就派秦国著名的外交家公子絷跑过去看望重耳。他们看望重耳的借口是:重耳的老爸刚去世,他代表秦国人民去慰问一下。然后顺便问一下重耳,是不是有兴趣回去当老大——恰巧这时,里克的特使也来到这,请重耳回去
但重耳不愿回去
于是,公子絷和晋国特使又同时去找夷吾
这时,齐桓公听说晋国内乱,已经派出军队,准备到晋国进行维和行动。而且齐桓公的意思也是让夷吾当上老大
可夷吾的几个死党脑袋太过灵活,对国际国内的形势进行了详细而错误的解读。尤其是夷吾,这时一心一意只想当老大,什么成本也不计。他先派人带着他的信回到国内,对当权派的代表人物里克说:“如果真的让我当上老大,就把汾阳的地皮都免费划拨给你。”然后还派那个头脑特别复杂的郤芮亲自拿着大把现金跑到秦国,对秦穆公许下诺言:“如果帮我爬到老大的位子,我就把河西那一带都送给秦国。
秦穆公本来只是想借此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表示自己的存在,让诸侯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并没有想从中直接得到什么利益,哪知这几个傻瓜却这么大方地把利益送到自己手中,当然笑歪了脸,马上派一支军容整齐的威武之师前来,说是护送夷吾回国就任
而这时以齐国为首的国际维和部队也已经开到。本来,齐国一出面,夷吾这个老大是当定了,而且当得一点不花代价。多国维和部队在晋国边境上跟齐国会师后,齐桓公派隰朋跟齐秦代表团一起,带着夷吾进入晋国,为他主持了就职典礼才回去。这个夷吾就是晋惠公——跟后来那个脑残皇帝司马衷的谥号一个样。司马衷的谥号是晋惠帝
从这个过程看,秦国出兵实属多余
晋惠公的谥号虽然跟司马衷一样,但他绝对不是脑残人士。当了老大之后,他把账本拿出来一算,跟秦国的这个生意,赔得实在太大了,秦国什么都不用做,就割去河西一带的地皮。他马上就知道自己原来是吃错药了,后悔起来,可里克不同意,强烈要求不可失信。估计这哥们儿怕夷吾一失信,他那个汾阳地皮也就泡汤了
郤芮这时出来发言,这哥们儿是夷吾的主要马仔,看到夷吾当了老大,天天就想自己当排名最靠前的当权派,而现在最靠前的实力派人物可是里克。因此,他就给自己定了个策略,凡是里克反对的,他就坚决拥护;凡是里克拥护的,他就坚决反对。因此,尽管当初他是向秦国割地赔款主张的建议和执行者,但这时却当场转变立场,大声地说:“这个地不能割让!这可是咱晋国无数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土地,咱怎么可以割让给秦国?谁这样做,谁就是卖国贼!死去的先辈们不答应,活着的广大晋国人民也不答应!
其他几个同党这时也纷纷挺身而出,个个大义凛然地表示,决不能做卖国的行径。卖国行为是人类最无耻的行为。你们想无耻,但晋国人民是绝对不允许你们无耻的
里克一听,也生气了,大声说:“既然知道这是卖国行为,这是无耻行径,为什么当初硬要说送给人家?话才一出口,合同协议的墨水还没有干,就马上撕毁。我见过无耻的,还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夷吾却不正面回应里克的话,只是问:“大家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没有!老大都想不出,我们做马仔的能想出什么来
如果一定问我们,那就什么都不说,把问题拖到不用解决的那一天不就完了
这可能吗?秦国不是三岁的小孩,也不是虞侯那个鸟样,更不是傻乎乎的智障人士,能给你开这个玩笑吗
秦穆公第一次参与国际事务,一参与就签订了这么一个大订单,这才知道,这个社会还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只有要胆量,敢于出手,什么利益都可以得到。难怪齐、楚都想争当老大,天天打来打去,打得人家都烦了,他们却一点不烦。齐国更是动不动就开诸侯代表大会,开得大家都烦了,他们却一点不烦
当晋惠公觉得请秦国出面实在是属于多此一举的事时,秦穆公却一点不认为自己这是做了一件多余的事。他对这次以武装力量为后盾的外交活动重视得要命
重视到什么程度?他这次派出的首席代表就是秦国的二把手百里奚,而齐国的首席代表只是那个隰朋。隰朋只是相当于齐国的外交部长,而百里奚却是相国,是总理级的
夷吾当上老大之后,秦穆公还在很傻很天真地等着晋国兑现诺言
没几天,晋国特使真的来了。这个特使叫丕郑,是这次搞定骊姬反叛集团的主谋之一。秦穆公一见,级别够大了,看来土地交割是没有问题的。先看看图纸,过一段时间再去定一定边界
哪知,丕郑根本没有带来图纸,他只带来晋惠公的一封信:“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这信的意思是说,我本来很想百分之百地兑现协议,可是大臣们都坚决反对,认为这地皮是前任老大开辟出来的,那时我是个流亡人士,根本不是国君,根本没有资格代表晋国人说话。即使说了,也等于是放狗屁,更不能随意转让土地。我跟大臣们争了半天,但争不过他们,现在向你表示严重的歉意,敬请原谅
秦穆公一看,这才知道给这个臭小子忽悠了,那个协议就是一张白条。人家农民手里有一张白条,要是会闹,都还有兑现的可能,可现在自己手里的那张白条,是永远不能兑现了。当时气得大骂,可大骂之后,又不知道怎么办,总不能带着部队打过去
不过,他没有办法,丕郑却有办法
丕郑本来是晋国的高级领导,也是实力派的中坚分子,跟里克属于同一派。他这次除了当晋国的特使之外,还给自己布置了个别有用心的任务。这哥们儿跟里克一样,以为这次让夷吾当上老大之后,以后大权就由他们这几个老家伙来分享了。哪知,夷吾从国外带来的几个家伙组织了海归集团,却嚣张得很,天天跟他们对着干,而且老大又力挺海归派。海归派的代表人物就是郤芮和吕省。他们又不好直接搞定这两个家伙,因此就想做秦穆公的思想工作,请秦穆公出手,把这个晋国的海归派搞定
他看到秦穆公大骂夷吾时,就很阴险地对秦穆公说:“老大,不瞒你说。本来,我和里克是想让重耳回来的。而且,我们做过民意测验,重耳的支持率比夷吾高多了。可后来是你和齐国支持了夷吾,让他当成了老大。晋国人民对你都有意见。这也还罢了,现在他居然也敢忽悠你,敢于放胆跟老大叫板,都是郤芮那几个搞的鬼。只要搞定了这几个人,以后我们的老大绝对都听老大您的话。
秦穆公问:“怎么可以搞定他们呢?
丕郑说:“这几个人都有个贪小便宜的毛病。老大可以写封信邀请他们都到秦国来访问,然后给他们美女金钱,把他们彻底收买了。然后叫他们把夷吾搞下去,再请重耳回来。重耳的人品绝对没有问题。
秦穆公一听,觉得他的话还真有道理。反正不管事情如何,先借机插手下晋国的事务,要是能把晋再搞乱一次,对秦国来说,那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事,因此就写了一封信让丕郑带回去
在丕郑回去的时候,晋国又发生一次政变
这次政变的发起人是夷吾。这哥们儿是个小气鬼,不但不愿给秦国那块地皮,就是答应划给里克的汾阳也舍不得。这时看到里克这么死硬要求他兑现秦国的协议时,就知道如果不给他他肯定不服。而且他的那几个死党也是恨里克恨得要死,里克不死,他们在晋国就一点发言权都没有,因此一天到晚就劝夷吾赶快搞定里克。理由很简单,但很有说服力:本来,里克是重耳那一派的,他们选接班人时,首先是选重耳的。重耳那时不当,并不表示重耳永远不想当这个老大。否则,他早就应该回来了。可现在他仍然不回来,仍然待在国外。这是什么意图?我们就不说了
夷吾一听,脸上的肌肉马上紧张地跳动了几下,决定杀掉里克
他先是夺了里克的兵权,然后对里克说:“如果没有你们,我现在在什么地方都不好说了。我能有今天,都是你们的功劳,特别是你老人家的功劳。可是,有一件事,我实在不好向全国人民交代啊。
里克一听,心里想:你无缘无故地夺了我的兵权,当然不好向全国人民交代了,说:“什么事?
夷吾说:“你老人家一口气杀了两个老大和一个大夫。如果,如果我继续让你活在这个世界,你想想,全国人民会怎么想?我如何向全国人民解释?咱这可是法制社会啊,你老人家的这些行为,是遵纪守法吗?
里克一听,这才知道这哥们儿是要自己脑袋来了,指着夷吾说:“我靠,现在你倒会以法治国了,没有老子的不遵纪守法,不杀那两个小屁孩,能轮到你当老大吗?想杀老子就直说了,何必这么无耻?妈的,让你这么无耻的人杀掉,老子不如自己处理自己。”说罢,里克抽出宝剑,就结束了自己的老命。这个晋国的前牛人,风光了一阵子,可到头来仍然走错了路,最后不得好死。当然,这哥们儿是军人出身,死的时候,还不是那么难看的
丕郑很快就知道里克掉了脑袋,地球人都知道他是里克的同党,他要是回到晋国,后果也跟里克没有什么两样。他当然也知道,因此就不想回国了
如果他这时就拍屁股逃走,那就什么事也没有
可偏在这时,他碰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共华,是他的老同事,也是晋国的大夫。这个共华的级别不低,但智商却没有与官位成正比。丕郑问他近来国内的情况。这哥们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很不错,不一会儿就把事情的过程都说得清清楚楚,连细节都没有漏掉
丕郑一听,就更觉得自己如果一回去,就等于送死。哪知,共华却乐观得很,他认为,老大只是杀里克一个人而已。要不,他能活到现在?你看看,现在咱一派人所有人员不还都活得好好的?连个警告处分都没有呢。你要是跑了啊,老大就会真的把你当成重耳的死党了。那后果可就说有多严重就有多严重
丕郑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硬着头皮进城,去向老大交差,顺便把秦穆公的那封信交给老大
夷吾这时正怕秦国不高兴,因此老早就等着丕郑回来。这时看到老丕回来,立即拆开秦穆公的信。一看,他立马松了一口气。这信的大意是这样的:秦晋两国都是一家人啊。秦国的东西就是晋国的东西。河西那块地在晋国的手里也跟在秦国的手里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所以,你也不要太在意了。不过,听说,晋国的吕省和郤芮两位同志不但长得帅呆酷毙,而且水平很高,老子很崇拜他们。如果能让他们到秦国来访问一下,让老子跟他们聊聊,老子就高兴死了
如果是在以前,吕省和郤芮一听这话,就高兴死了,连秦国的老大都这么崇拜他们,他们在秦国的粉丝一定多得要命,而且女粉丝也会涌现出一大批啊。要是能跑到秦国一趟,不但能享受高规格的待遇,进行一次全程免费旅游观光,还会享受粉丝们齐声大叫:吕省吕省我爱你啊。爽歪歪之后,还会拿到大量礼品啊。可现在他们却不干了
这两个哥们儿既然能搞定里克那样的牛人,他们的思维系统肯定很严密,再加上两人都是小人性格,害人是他们特长,因此,做什么事时,都先怀疑人家一下,然后才敢走下一步。他们知道丕郑跟里克是他们最大的反对派,现在他们杀了里克,作为里克的长期搭档,丕郑能看他们顺眼吗?能跟他们友好相处吗?这几个家伙连几个老大都敢高调做掉,对他们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心。这个老家伙出使秦国这么长时间,肯定早就知道他们搞定里克了。他居然还敢回来,而且还带着这封信回来,而且这封信里面点名要他们到秦国去。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值得怀疑一下。最后,他们认为,这封信肯定是个阴谋,这个阴谋的矛头直接指向他们两人的脑袋
他们经过这么一研究,马上就把这个研究成果偷偷向晋惠公灌输。晋惠公那对耳朵现阶段的任务就是为听他们的话的,因此一听这话,马上就相信了他们。然后对秦国跟来的使者说:“你们回去吧。现在我们国家刚换届,有很多事要办,你们先回去吧。
然后叫吕省和郤芮严密监控丕郑,一旦抓到把柄就立刻处理
这两个家伙还是真有点水平的。他们经过几个晚上的脑力劳动,最后研究出一套方案全面搞定本土派的方案来
这个方案其实就是搞了个古代版的潜伏
丕郑回来之后,马上就着手推翻夷吾、迎接重耳当老大的工作。他联络了几个老臣,天天开会商量着这个事
于是,这时有个很少跟他们打交道的人出现了
这个人叫屠岸夷
屠岸夷出现的时间是在一个很黑的夜晚
本土派的头号人物丕郑正准备洗脚困觉
屠岸夷很黑地进来,要求面见丕老大,说有重要事情要说
丕郑累了,说:“不想见什么人了,有事明天再说。我就不相信什么事一定要在晚上说。
可屠岸夷硬不走,一直到了半夜,仍然在大门口那里死站着,一动不动,比丕家的门卫还敬业
丕郑最后受不住了,把他叫了进来,看到底这家伙有什么要紧的事
屠岸夷一进来,才见到丕郑的面,连话也没有说一句,马上就狠狠地跪了下来,求丕老大救他的命,要是不救,他马上就没命了
丕郑也给搞晕菜了,问他是不是得了“非典”、“猪流感”之类的病出现了生命危险?可老子不会治病啊
屠岸夷说:“我不是猪流感。我是要给老大他们抓起来杀掉的。以前我是里克老大的死党,跟里克杀了奚齐和卓子。现在老大要追究这个事,把我定为主犯,要杀我啊。只有你老人家才能救我的命啊。
丕郑说:“老大要杀谁就可以杀谁啊。他就是要杀我,我都没有办法,哪能救你?如果是以前,我倒可以说上几句话。现在我的话只能是屁话。你要想活命,最好去求吕省和郤芮两个大人。现在晋国的事是他们说了算。快去。
屠岸夷说:“我更不能去求那几个家伙。他们先是干掉了里克,现在正准备清算里克的同党。他们已经把我当成铲除的头号对象。就是他们请老大下令抓我的。我现在要是去找他们,不是送死是什么?现在是他们要搞定我,我也想吃他们的肉。
丕郑摇摇头,有点儿不相信,说:“不会这么严重吧?”到了这个时候,谁都会小心一点的
屠岸夷说:“只有比这个更严重的。
丕郑说:“那你说怎么办?总之我是没能力没办法从老大那里救任何一个人的。
屠岸夷说:“现在这个时候,谁也不能从老大那里救我的。因此,咱只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不光救我一个人,也可以挽救大人,挽救晋国人民。
丕郑一听,这家伙一脸的横肉,跟个屠户没什么两样,居然能说出这么高境界的话来,只是,他现在爱听这些话,说:“你继续发言。
屠岸夷一看,对付知识分子还真需要本事,接着说:“现在国内的形势大家都明白,就是现任老大很不称职,晋国人民都盼望重耳回来当咱们的国君,带领我们奔小康啊。就连秦国也恨咱的老大不讲信用,都想把他搞定,让重耳回来。所以,咱们要顺应时代潮流,组织起来,把夷吾这个反动统治集团一举粉碎。当然,这个反动集团也不是真正的纸老虎,说打倒就能打倒的。咱还得想个好办法来。我认为,这个办法就是,一边在国内组织一个坚强的反对同盟,一边联合国外的势力,里应外合,才能把他们搞定。所以,请你老人家给重耳写一封信,让我拿着去见重耳,让他去秦国那里借兵来当外援。这个可以吧?
丕郑一听,这个办法还真的不错。这小子的脸像个野蛮人,好像一点文化也没有,肚子里却有料啊。但他仍然不轻易相信,冷冷一笑:“你不要来这里忽悠我了。你以为我是三岁小屁孩,会相信你的话吗?
屠岸夷一看,要糊弄这个老脑袋还真不容易,潜伏工作真不是个个都可以做的。可到了这个时候,是不能打退堂鼓的。他当场咬破手指,鲜血狂喷出来,然后说:“我对天发誓,我要是过来骗老大人,我会死得很惨。
那时的人虽然智商也高度发达,是中国历史上阴谋最多的时期,可在某些方面仍然很傻很天真,尤其是对发誓之类的东东,只要你敢于对老天爷说几句狠话,他们就无条件地相信你的话,你的忽悠再怎么不上档次,再怎么小儿科,他们大半也会宁愿相信不愿怀疑
丕郑看到这哥们儿都发誓了,便彻底屏蔽了那根怀疑神经,全盘相信了这家伙的话,马上把他当成自己阵营里的中坚分子,说:“明天晚上三更天,咱开个重要的碰头会吧。
他一点不知道,这个碰头会,就是他们的断头会
碰头会准时在半夜鸡叫时召开,屠岸夷准时报到。这哥们儿这时老实得像个小学生,一脸虚心好学地笑着,说我刚加入,是队伍中的新嫩,斗争经验不丰富,希望各位老前辈多多帮助,然后就坐在屋中一角,不再发言
这次前来参加这个半夜会议的,除了屠岸夷之外,还有十个人,都是本土派的骨干力量。丕郑先把屠岸夷的情况跟大家说了。这伙人虽然个个都是老人精,但脑袋也已经长期进水,做的是秘密活动,但情报工作却很差,连老大要杀一个人的事也不知道。他们只看到屠岸夷的热情,是个热血青年,算是新鲜的血液
接着,丕郑把屠岸夷的计划跟大家说了。这些人虽然都还在顽强地睁着眼睛,但思维系统都已经进入睡眠状态,一听大会召集人这么一说,都说好主意啊,赶快写一封信,让小屠带过去,这种碰头会不能搞得太久,太久了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信一交到这个潜伏分子的手里,等于是把证据交给了敌人
他们回家睡了好觉,第二天,准时上朝。在上朝的路上,几个人碰到一起,个个脸上挂着笑容
他们笑,吕省和郤芮也笑
双方在大殿上都见对方在笑
双方都在心里说:看到底谁笑到最后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是吕省他们笑到了最后
晋惠公上朝宣布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以丕郑为首的反叛集团成员抓起来
丕郑还想大声说话
郤芮的笑越来越冷,拿出昨晚丕郑写给重耳的信,说:“丕郑同志,这是证据,老大从来不冤枉好人。
于是反叛集团的骨干成员全部人头落地,屠岸夷当场升官。只有丕郑的儿子丕豹逃了出来,狂奔到秦国避难
秦穆公这是第一次参与其他诸侯国内部的事务,为以后充当国际警察积累经验,可却搞砸了
他看到丕豹狼狈跑来时,虽然努力安慰着这个死了老爸的避难人员,但他的心里也郁闷得很,他问大家:“这事不能这么就结了吧?咱费了这么大的脑力劳动,就得了这样的结果。老子有点儿不服气。
蹇叔说:“老大在处理这事时,有点儿冲动过头了,还是冷静一下再说。
百里奚说:“其实这事根本不用咱再怎么动手动脚。夷吾这小子如果老是这么用恶劣的手段铲除异己、在内部搞阶级斗争,人家能服他吗?我相信,不用多久,晋国就会再出乱子。只有它自己出现了乱子,咱才有机可乘的。否则,由咱投资去制造乱子,成本太大,而且收益也渺茫得很。老大,咱现在还是做好咱国内的工作,然后就等吧。
秦穆公一听,两个老家伙都说等是最好的办法,那等肯定就是好办法。
第五章 霸主因此而换位 意外,太意外
秦穆公继续跟晋国玩
当然,这一次他没有像前几次那样,用那种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进行颜色革命的做法,虽然很能刺激兴奋神经,但效果不大,而且名声太坏,让人觉得很无耻。那几个老家伙叫他看看人家管仲是怎么做的?管仲绝对是干涉他国内政的专家。如果干涉他国内政也算是个行业的话,管仲同志就是这个行业的鼻祖
可他像秦穆公这么干涉过吗?他要干涉人家时,一定要找到足够干涉的理由,哪怕那个理由很搞笑,但再搞笑的理由,也是理由,然后高调把部队开过去。而且明明是齐国自己的意思,却说成是大周朝采取的政策,明明是自己齐国的部队,拉上几个弱势诸侯的民兵,就说成是多国部队
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搞砸了,由周王那个猪头承担责任,由多国部队分担失败;如果成功了,虽然他们到处大声说,那得归功于大王,归功于人民,可全地球人都知道,那是管仲的水平,那是齐国的功劳
所以,要当国际警察,要想在诸侯面前牛,表面上你得来个以德服人。但是以德服人也得等机会
当然,这种机会是经常有的
秦穆公这时全面听从老人家们的教导,老老实实上班工作,在那里坐等晋国制造的机会。别的国家,这时在齐国的保护伞下过着分公司一样的生活,你要是把手伸过去,以齐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会把脚踢过来。这是很不划算的。因此只有拿这个不鸟中原诸侯的晋国来玩玩,练练功夫。楚国虽然一直很强大,可看不透这个形势,不服齐国,动不动就跟齐国对着干,虽然制造了大量的新闻效应,但对自己没一点好处。每次打过之后,哪次都是平局收场。可打仗不是下棋打牌,下棋打牌再怎么输,也没什么损失。可一场战争之后,你还敢说老子一点损失没有
楚国虽然是当时最大最强的诸侯国,但最后却没能统一天下,跟他们这种战略思想是有一定关系的
晋惠公和吕省他们搞定本土派之后,还没有停手,继续采取高压政策,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又收拾了一大批人士,还真让他们的政权稳定了一段时间
可没多久,晋国就发生了自然灾害,全国立马进入粮食紧张时期
晋惠公没有办法,马上派人去秦国谈判,要求秦国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来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帮晋国渡过难关
秦穆公认为,机会来了,马上召开会议,把这个情况隆重地摆到大家面前讨论一下,是不是趁着这个老天爷给的机会去收拾一下晋国。要是能收拾了这个老牌帝国主义,秦国就可以大大的牛了
丕豹最激动,坚决拥护老大直接就把晋搞定的英明决定。至少不能给他们粮食,让他们饿个半死再说,让他们知道,没有信用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可百里奚、蹇叔几个老人家都反对,认为这样做,太缺德了。人家可以缺德,但秦国不能做缺德的事。咱这个国家本来就是诸侯中的新嫩,人家向来把咱当成没有文化一族,看过来的目光都充满了歧视。现在咱就应该做一下以德报怨的事,让大家知道,咱是有文化的,咱不是文盲国家
秦穆公一听,心情马上就爽起来,说:“好!对!我同意大多数人的意见。对不起咱的是夷吾一个人,现在受苦的是晋国广大人民。给粮!
秦穆公这次跨国救灾的规模真的很巨大,据当时的目击证人说,当时渭河、黄河、汾水里全挤满了从秦国开往晋国的船队,船上都打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之类的标语,船里全是救灾的物资
秦国这么一隆重救灾,广大晋国老百姓都知道是秦国的政府救了他们
夷吾和吕省他们天天在媒体的头版头条,大喊大叫是政府送过来的关怀、老大给人民送的温暖。可晋国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有一句话叫做善有善报。按道理说,秦国这次史无前例的跨国救灾行动,绝对是史上最牛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应该得到好的报应
可老天爷有时就是不按常规出牌
秦国刚把备战备荒的粮食,都当成救灾物资送给晋国之后,国内国际大大小小媒体赞扬他们的文章还没有收尾,秦国自己就遇上百年不遇的大灾害了。而当年晋国农业却大获丰收
各地的灾情报到秦穆公那里
秦穆公一看,呵呵,幸亏去年救了晋国,现在咱可以去晋国借借粮啊。他们今年丰收得很,咱们的灾害规模就是更大一点、灾情就是更严重一点,老子也不怕
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只要派个特使,拿着一封信跑到跟他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晋国那里,运粮的船队马上就会塞满那几条秦国和晋国共同的母亲河
哪知,夷吾集团却阴险得很。他们接见了秦国的使者泠至,听了老泠的口头汇报,再看看秦穆公的求援信,一脸笑容地说:“使者大人辛苦了。先带他去歇歇,请个漂亮三晋美女给他洗洗脚,做做足部按摩,然后休息休息。
他自己马上把他那几个死党叫来,商量咱们该怎么办?反正现在主动权在咱的手里
吕省和郤芮思维系统配置虽然很高,智商高度发达,可人品配置却非常低下,脑子里那个害人的思想就像永远除不清的木马一样,思想一启动,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救人,而是去害人,然后自己从中得到好处,成为永远的既得利益者。这时,听说秦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灾,广大秦国人民已经没有食物吃了,而且由于去年把备战备荒的战略储备粮全部送给晋国,所以,现在秦国子弟们的口粮也成了问题。这是什么后果?这是秦国就要彻底完蛋的后果,这更是对咱们最有利的后果。我们一致认为,现在趁他们疲软的阶段,约梁国一起,把部队开过去,就算不能把它灭了,但弄上几座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城市还是可以做到的
有几个人说,这样做太无耻了…
吕省他们眼睛一睁,大叫:“敢再说‘太无耻’的给我站出来。
谁敢站出来?大家都知道,这时你敢站出来,他就敢砍你的头
晋惠公再问:“还有什么意见?
谁再有意见,谁就是全世界头号傻瓜
于是,晋惠公请人把已经洗好脚的泠至同志请来,说:“不好意思啊。我国今年也受了灾害,现在大家都在勒紧裤带过日子。我们现在没有粮食支援你们,只有精神上支持了。我们相信秦国广大人民一定会在嬴任好同志的带领下,以顽强的意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我们坚信,秦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你赶快回去吧,以便投入秦国轰轰烈烈的抗旱救灾运动中。
泠至一听,心里一急,说:“老大。你这话到媒体上说说忽悠一下小屁民,那是很有效的。一颗粮食都没有,靠意志真的能渡过难关吗?去年,你们受灾的时候,我们老大说过这样的话吗?
吕省和郤芮马上出来大叫:“你以为你们是好人了?你们老早就跟丕郑密谋,长期培养反晋势力,你们以为我们不知道?现在你说什么都无效。回去告诉你们的老大,粮食这个东东,晋国大大的有,你们想要,派部队过来,不要只叫你一个人来。
秦穆公听到这个报告,气得当场就要爆炸,粗口大骂一通之后,满脸愤怒地请那几个智囊来开会
那几个智囊绝对不是好战分子,可这时听说晋国不但不送来粮食,反而要跟梁国做合作伙伴,派武装力量过来,也是个个气得大骂起来
骂过之后,就只有一个字:打
本来,晋国也正在派兵过去。夷吾认为,这仗他即使不能大胜,但小胜是肯定没有问题的。秦国人都饿得两腿发软,离全面崩溃也没有几步了,因此晋国动作就有点儿不那么迫不及待
秦穆公可就不同了。现在秦国全国上下都在缺吃的,如果再慢半拍,连军队的后勤部所有职工都要成失业人员,这仗就根本不用打了,因此他一决定开战之后,马上就全面动员,紧急出兵,速度快得要命,没几天大军就到达秦晋边界,向晋军发起猛烈进攻
晋国边防军也和他们的老大一样,以为秦兵现在正饿得要命,哪有力气来当侵略军?于是被打了个大败
在这个阶段中,秦军连胜三场
秦穆公一看,这仗原来也不怎么难打。干脆把战争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去,打出粮食来。这叫以战养战,既打下了粮食,又锻炼了士兵,这意义是说有多大就有多大
晋惠公很快就接到这个消息,老子还没有行动,你倒先动手了。你现在送上门来,也算是配合我来了,免得我们还要跑很多路去歼灭你呢
晋惠公马上带着部队去迎战
双方在晋国的韩原相遇
双方的最高统帅都是本国的第一把手
那时打仗比现在简单多了,而且这次参战士兵的数量也不很巨大。据说晋国的部队是六百辆车。两边的战术战法一点没有差别,就是大声命令自己的部下以对方的最高统帅为目标,拼命冲过去,像下象棋一样,谁先把对方的老帅拿下,谁就胜利
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并不怎么震撼人心,但却很有戏剧性
本来,双方的军力都在同一个档次上,要真正按水平打起来,还是可以把战争的时间拉长一点的。大家都知道,现在秦军的口粮已经成为大问题,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速战速决,而不是跟你磨下去,先打一段时间的嘴皮仗,锻炼骂人的本事,等骂得爽歪歪了再开打。但晋惠公绝对是个菜鸟,并没有看破这个情况,或者带着自己的子弟兵,跟秦军来个游而不击,或者关起城门来大吃大喝,就是不跟秦军有任何肢体接触,秦军不用打就会败下去。也曾有几个有关专家劝他先不要跟秦军硬拼
但他不听。人家都已经深入国境来了,你还打什么游击战?老子的士兵吃得饱饱的,还怕他们那几个要饭的?而且,他刚得几匹好马,拉着他的新车,正想出去出出风头,因此,谁劝也不听
这一战也像很多场战斗一样,双方同时把部队分成三军,老大在中间,称中军,旁边分别为左军和右军,然后大叫一声,开打
秦穆公这边的中军先锋就是那个大力士公孙枝
这哥们儿的力气大,音量也比人家高出几个档次,带着部队,大喊大叫向晋惠公杀过去
晋惠公的那几匹马虽然都是好马,长得很帅,可都是新嫩,拉去逛街或者检阅部队,那是很能展示国威、振奋军威的,可战场不是秩序井然的检阅场,大家乱哄哄地大砍大杀、大喊大叫,情况可就不一样了。虽然晋惠公现在觉得很刺激,全身内外都史无前例地处于亢奋的高峰期,可那几匹马就不同了,吓得到处乱跑
驾驶员也控制不住
最后,指挥车陷进一个烂泥潭里,不管驾驶员怎么抽打,那几匹马就是拉不出来
晋惠公这才知道,在战场上可以启用年轻将领去冲锋,但千万不能启用新马拉车啊
公孙枝带着手下杀了上来。晋惠公的警员部队倒很优秀,拼命抵抗,死死挡住公孙枝的进攻
秦穆公那边又是另一个情况
秦穆公的马倒是经验丰富,主人不着急,它们也不着急,一点不给老大添麻烦。可那个西乞术的麻烦却大了
他跟他的兄弟白乙丙都跟着老大出来参战,在中军与秦穆公并肩作战
西乞术同志虽然胆量好,身体素质不错,信心也足,但作战经验就跟晋惠公的那几匹新马一样,战斗一打响,就直接冲上前去,自己虽然很光荣地冲锋在前,可士兵们却不知道如何打下去,只一下就乱了阵脚。西乞术这才知道,打仗不是打架。打架就靠你单兵作战的能力,你力气大,再加上一些技巧,就可以搞定对方。可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支部队的事。你不光要精通砍杀业务,更要有阵地管理艺术。否则,你一个人出来不就完了,还带那么多子弟兵背刀扛枪来做什么
与他对阵的是晋国这次出征的头号种子韩简。韩简只一下就把猛男西乞术的部下搞定了。西乞术没有办法,只得退到中军来
韩简确实是老鸟,带着本部人马冲向秦穆公。秦穆公本来带着他的直属部队正与一支敌军战斗,这时,又被韩简冲上来夹击,情况立刻万分危急起来
白乙丙要过来救,可他的对头屠岸夷却把他死死地挡住:“呵呵,白老兄,你想过去救你们的老大,得先把我玩完。呵呵,要把我彻底玩完,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呢。
白乙丙很生气。但这时生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这时秦穆公的警卫部队已经伤亡大半了,秦穆公在车上已经感觉到敌人大刀的风声了。他一边咬牙指挥,一边在盼望公孙枝同志快快结束那边战斗,把晋惠公打垮
公孙枝的战斗进度虽然很快,但因为兵力不多,离彻底打垮晋惠公还有一点距离
而秦穆公这时就要成为一线战斗人员了
韩简这时高兴得要死,老子就要立功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