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伐齐

乐毅伐齐 这些年来,除了燕国之外,几乎每个国家都被秦国打过。不过认真算起来,被秦国打得最痛的应该是楚国
所以,现在对秦国痛恨程度最高的应该是楚国
楚国高层这时已经丢掉了自己的幻想,知道光凭一己之力是很难报仇的,于是也制定了个合纵的政策,派出使者动员齐国和韩国一起讨伐秦国
这个策略好像很对
仍然是那句话,好像很对,其实是不对的
首先,齐国刚刚给乐毅打得大败,连失七十二城,现在正挣扎在亡国的边缘。而齐王又刚给楚国的大将淖齿搞定——虽然后来齐人又把淖齿搞定,立了齐王的儿子当接班人,但现在他们能有多少实力可以出兵?即使他们有实力,但他们能跟一个与他们有仇恨的国家合作吗?所以说,这个合作是完全不可能的
另外,他们还在合作协议书里加了一条,除了伐秦之外,顺便灭了周室
楚国这时完全是用自己的价值观揣度中原诸侯的价值观
周室到现在,基本没有哪个国家把他们当一回事儿了——以前哪个国家换届都还拿个文件上报,存个档。现在连这个手续都免了。把名存实亡套到他们的头上,老早就合格了。但他们仍然能活到现在,那是因为他们到底还顶着“天下共主”这个招牌。谁要是敢在他们头上动土,就等于制造把柄给敌对势力拿住,然后大家就有理由对你来个群殴,你能受得了吗
但楚国从来没有把周室当自己的上级,老早就想搞定这个“天子”。只是忌惮其他国家的厉害,这才没有动手。现在他们觉得完全可以瓜分这块地皮,以之作为合作的红利拉人入伙了
哪知,还是不行
周室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派东周的武公跑到楚国,直接对楚国的令尹昭子说,你们不能打周室的主意
昭子一听,底气立刻不足,赔着笑脸说:“我们从没有这个想法啊。不过,我还是想问问,打其他国家的主意都可以,凭什么不能打周室的主意?
武公说:“不知道你是真的傻还是装傻?现在周室的地盘还有多大?认真算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里,但周室仍然是天下共主啊。你得到这块地皮,你的国力也不会强大起来,你的军队也不会威武起来。谁要是去跟周室作对,谁就得背上一个犯上作乱的罪名。可现在,有些人仍然想去占领它。我想,那肯定是因为传国的神器还在那里。老虎的肉有腥味,而老虎又凶猛无比,但人们仍然想得到它。而现在楚国正处于老虎一样的情形。谁要是分了楚国的土地,谁的国家的国土面积就会大大地得到扩张,谁的人口数量也会大大地增加,其综合国力也会大幅上升。而且楚国又刚刚从周那里得到传国的神器。只怕这些神器还没有运到楚国,大家的部队就已经大喊大杀地进入楚国了。
楚国高层一听,这才知道,取周计划是天下最蠢的计划。而且韩国也是一个难以合作的国家,于是这个策略才一提出来就被废了
秦国一看,这些国家虽然天天在玩着合纵之策,可是没有哪次能玩得大功告成,心里很高兴。你们不会玩,但不表示我不会玩
于是,继续向赵国进攻
公元前280年,白起带着秦军与赵军大战,取得巨大的胜利,斩首二万,光狼城归于秦国的版图。接着,司马错又带着陇西的部队,南下楚国,直接攻打楚国的黔中,并轻松地拿下
楚国此前曾在那里制订伐秦的计划,哪知秦兵来了,他们的胆子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们怕秦兵继续打过来,忙派使者去跟秦国谈判,请秦国不要打了,汉水以北还有上庸一带全划给你们,行不行
秦国高层当然一脸笑容地表示笑纳
可笑纳之后,却没有叫停他们对楚国的军事行动
秦王又把白起叫来,让他也参与打击楚国的战斗。白起比司马错更狠,一口气占领鄢、邓、西陵等地
白起一来,楚国很倒霉,但赵国却松了一口气
其实秦国并没有轻松起来。秦王知道,赵国虽然连续败了几场,可他们的实力还在,要是他们趁白起对楚用兵时突然反攻倒算,还真的难办,于是便派人去找赵国,说咱们巩固一下双边关系吧。在所有的诸侯当中,只有咱们的祖先是同一个。呵呵,秦赵两国以后的口号是同一个祖先、同一个梦想
基于此,两国举行了一次国家元首级别的会晤。会晤地点在渑池
赵国此前不断地被秦国打败,丢失的地皮已经很多,现在看到秦国大兵刚主动辙走,哪知这个请柬又送来了。去吧,那个楚怀王的例子还活生生地摆在面前;不去吧,不光没有礼貌,而且会对以后两国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赵王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不去最安全
但廉颇和蔺相如却说:“去,一定得去。如果不去,就会显得咱们赵国太垃圾了。
现在这两个人是赵国最牛的人,也是赵王最信任的人。他看到两人都说去,那就只有去了
当然,不是他一个人去的,蔺相如还跟着
廉颇把他们送到边界上,对赵王说:“你们从这里去渑池,来回行程最多三十天。如果三十天你们没有回来,就说明秦国把你们扣留了。我就马上立太子当王,断了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
赵王没有办法不同意
秦、赵两国元首终于在渑池会面
他们在那个团结友好的氛围中,到底都谈了些什么,做出了什么样的合作协议框架,历史上没有记载,倒是记载了一个大大有名的故事
秦昭襄王看到赵王果然脸色煞白地来了,还带着那个上演过“完璧归赵”精彩大戏的蔺相如,心里很高兴,天天都请赵王喝酒,吃秦国当地的土特产
这一次,秦昭襄王不想像平常的宴会那样,请个伴奏队来,而是请赵王过来,举行一场赵王渑池酒会独奏
赵王没有办法,只得拿着乐器演奏了。那时不像现在,你会拉个二胡,人家也会说你这个领导多才多艺啊,可以到处拉风一把。可那时,大家都认为吹拉弹唱,那是下等艺人做的,领导贵族只能听。也就是说,谁听谁高贵,谁弹谁下贱
赵王演奏过后,脸色很难看
秦王欣赏过后,脸色很灿烂
当然,如果只是高兴了一把,哈哈笑着鼓一下掌,后面的故事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哪知,秦昭襄王的高兴有点儿过头了,在笑着表扬了赵王的演技之后,还叫来史官,口授了一段文字: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鼓瑟
赵王看到史官将这一段认认真真地写在竹简上,知道自己为秦王鼓瑟这一笔注定要垂之久远了,心里气得要命,骂完秦王又骂蔺相如和廉颇,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老子前来。说什么不来会让赵国丢脸。现在来了,这个脸丢得更大了
这时,蔺相如出场了,他跑到秦昭襄王的面前,大声说:“我家大王老早就听说大王敲瓦盆的水平很高。现在请大王来个敲瓦盆独奏,让大家开开眼界。请大家鼓掌!
秦昭襄王一听,差点儿大爆粗口,你这个蔺相如也太缺德了。老子不敲,看你如何。你想敲自己去敲。这里到处有瓦盆
蔺相如不顾秦昭襄王的大怒,跑到边上拿到一只瓦盆,然后跪到秦昭襄王的面前,大声说:“瓦盆来了。请大王敲敲!
秦昭襄王大声说:“我不敲!
蔺相如冷冷一笑,大声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五步之内,我就可以血溅大王!
秦王的卫士们哪想到会发生这个事,一时都拔出大刀,要砍蔺相如
蔺相如绝非长得高大威猛,可这时他突然怒目圆睁,大声呼喝起来,那些卫士居然都畏缩起来,不敢下手了
秦昭襄王一看,知道真的碰到猛人了,自己要是硬着头皮不敲,只怕这哥们儿立马变成刺客,那可不好玩。只得在瓦盆上敲了一下
蔺相如大声道,赵国史官何在
赵国的史官走了上来
蔺相如向他口授了一段文字: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昭襄王虽然脸色难看,但事已至此,也就没有办法了,谁叫自己缺德在先。现在吃亏在后,也只能无语了
秦国的大臣们看到蔺相如多次让他们的老大丢脸,显得他们太没有用了,便都说,请赵王用十五城给大秦帝国的老大祝寿
你听,讲出这种话的人,是多么弱智。这样的话要是能难倒蔺相如,那他还是蔺相如吗
他们的话还没有画号句,蔺相如就大声说,那请秦国也把咸阳送给赵王当祝寿的礼物吧
秦国的大臣们一听,个个都觉得自己真是比这个蔺相如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于是他们觉得只有把赵国打个大败才解气——现在这个社会是实力说了算,而不是嘴巴说了算
可秦昭襄王知道,现在赵国的实力不可小视,况且还有廉颇这样的名将在,打得不好,那就完了。因此,他没有对赵国开战
蔺相如在秦国这边为赵国大大地争了面子,让秦国君臣颜面尽失。赵王觉得这个蔺相如真好。于是,回到赵国之后任命蔺相如为上卿,比廉颇的级别还高一格(有个故事叫《将相和》,说蔺相如回来之后就被任命为相国。其实当时赵国的相国是平原君赵胜)
于是,老将军廉颇就不高兴了:我为赵国打了无数胜仗,打得头发胡子都已经白了,才有现在这个位子,你就跟赵王跑一圈,争了个面子回来,就可以当我的领导了?你以为秦王不敢杀你,是怕了你?他们不敢对你动手,不敢杀向赵国,是怕了我啊。你在那里表演的时候,我陈兵边境,这才保证了你的安全。不信,你自己去跟秦王玩玩,看他还放你回来吗?现在你比我的级别还高,我这张脸真没有地方放了
他到处宣称:以后见到蔺相如,我一定好好地教训教训他
这话很快就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处处留心,尽量避免跟廉颇相见。即使要上朝,只要廉颇在,他就称病不朝。有一次,他在大街上远远看到廉颇骑着大马,威风凛凛而来,就急忙叫手下赶快把车赶到小巷里躲避,搞得像逃难一样狼狈不堪
蔺相如的手下对他的这种行为都很不满,当了国家一级公务员居然还这么胆小,连我们都觉得没有面子了
那个韩勃直接对他说,上卿大人,你为什么一定要怕廉颇?我们都不怕他啊
蔺相如笑了笑,说,你们帮我看看,是秦王厉害,还是廉将军厉害
所有的人都说,当然是秦王更可怕
蔺相如说,你们说得绝对正确。秦王那么厉害,我都敢于在秦国的地盘上当着秦国大臣们的面,大声侮辱他和他所有的臣子。难道我还会怕一个廉将军?现在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那就因为我和廉将军在啊。如果我们两个斗起来,赵国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我躲廉将军,是为赵国而躲。在任何一个地方,国家的利益才是第一的,个人的恩怨算什么?以后你们看到廉将军也要像我这样对待他
大家听了,这才知道这个蔺相如真的不一般
廉颇狂妄了一段时间,看到蔺相如不断地躲着自己,好像老鼠碰到猫一样,心里很爽。过了不久,他又看到,连蔺相如身边的工作人员对自己也是毕恭毕敬的,心里也觉得有点儿奇怪,我只想教训蔺相如,并没有想为难他们啊,他们居然也怕起来。稍一打听,就知道了其中原委,这才觉得蔺相如的肚量太大了,自己是小鸡肚肠
这哥们儿很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左思右想之后,认为自己真不是人,做得太不像话了。他后来又觉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于是,决定向蔺相如道歉
当然,如果只写个道歉声明,这绝对不是廉颇的风格。即使拿着名烟名酒登门,当着蔺相如的面,向他大声说对不起,同样不是廉将军的做法
廉颇叫人去砍来一捆带刺的木头,然后脱下衣服,把那捆刺柴绑在后背上,让刺与那块粗糙的皮肉零距离,然后挺起胸膛,正步向蔺相如家走去,一路都说,我这不是在发疯,而是去向蔺相如请罪
那边蔺相如老早知道,赶忙出来迎接
廉颇一看到蔺相如,二话没说,双膝着地,跪在地上,向蔺相如磕头,表达了史上最为诚恳的道歉之意
从此,这两人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