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督军

裴度督军 “长庆销兵”的直接后果就是卢龙镇的朱克融和承德镇的王廷凑相继反叛
卢龙节度使刘济在李纯征讨成德时可谓是用力不少,不过刘济外出作战,以长子刘绲全权处理卢龙政务,这就引起了另一个儿子刘总的不满,结果刘总趁刘济病重时,发动兵变杀死父亲和兄长,然后自领军政。后来看到李纯先后讨平实力强大的吴元济和李师道后,刘总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所以上表请求归顺,被朝廷晋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结束了对抗的局面
不过刘总是个阴险小人,本来归顺朝廷后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但弑父杀兄的阴影总是萦绕着他,甚至每当夜深人静时,刘总经常梦见父兄来索他的命,这种恐惧缠绕着他直到晚年
长庆元年(821年)正月,刘总上奏朝廷请求放弃官爵皈依佛门。不久,皇帝李恒正式允许他出家。他在出家前对卢龙的后事作了安排,将卢龙一分为三,即幽州、涿州和营州为一道,任命张弘靖为节度使;平、蓟、妫、檀四道、州为一道,任命平卢节度使薛平为节度使;瀛、莫二州为一道,任命京兆尹卢士玫为观察使
此外,刘总又选出部将中有功劳,但又难以节制的将领报请朝廷予以晋升,使卢龙的将士都能产生到朝廷做官的兴趣,例如朱克融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当时的皇帝李恒沉湎于酒色,所任用的两位宰相崔植和杜元颖没有什么政治眼光,除了卢士玫之外,刘总推荐的其他人一概不重用。而作为前任卢龙节度使朱滔之孙的朱克融在到达京城长安后,本以为会得到晋升,可是等来等去也没有消息,甚至连吃饭穿衣也要向别人借钱,像乞丐一样。为此他每天找借口到中书省,要求朝廷委任一官半职以养家糊口,可是朱克融的请求犹如石沉大海,于是朱克融开始怀恨在心
张弘靖到达幽州上任后,看到朱克融在京城窘迫至极,下令让他返回幽州听候调遣。后来的事实证明,对于朝廷而言,放走朱克融无异于放虎归山,而对于张弘靖而言则是厄运的开始
张弘靖管理辖区一改刘总先前亲民爱兵的做法,总是表现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有时一连十几天才出来处理政务,平时将士们很少知道他的行踪。由于张弘靖不熟悉相关情况,所以将政事委任给幕僚韦雍,但韦雍恰恰是个年少轻薄之人,不仅克扣朝廷拨给士兵的军饷,而且经常鄙视将士,认为如今天下太平,耍得一手好剑不如多识几个字,为此遭到将士们的怨恨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的一天,韦雍外出的时候,一个下级军官在街上骑马奔跑,不小心撞到了韦雍护卫队。韦雍当时大怒,下令将那个军官从马背上拖下来,准备当街实施杖刑。但河朔地区的人不习惯接受杖刑,于是表示不服。韦雍将此事上报给了张弘靖,结果这件事被分配给军虞候审讯惩处
当天夜晚,兵营中纷纷传开此事,士兵们群情激奋,随着情绪的不断恶化加上对韦雍的怨恨,士兵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来准备发动叛乱,大家纷纷冲出兵营,冲进节度使府衙,将张弘靖的府衙洗劫一空,并将张弘靖囚禁起来,随后又杀死韦雍以及其幕僚张宗元、崔仲卿等人
可是第二天那些发动叛乱的士兵恢复了理智,在极度恐惧中他们释放了张弘靖并请求原谅。可是无论众人怎么请求,或许是受到惊吓的缘故,张弘靖始终默不作声、不表态。众人不知道张弘靖是何意图,于是准备推举朱滔之子朱洄为统帅,可是当时朱洄已经病入膏肓无法行动,于是向众人推举儿子朱克融为首领
兵变刚刚发生的时候,由于叛乱的士兵将通往幽州的要道全部切断,所以朝廷没能及时得到兵变的消息。一直到七月二十日,卢龙监军趁叛乱的士兵疏忽之际,才将幽州兵变的消息上报给朝廷。七月二十三日李恒以张弘靖治理幽州不力的罪名,将其贬为太子宾客,不久又贬为吉州刺史
七月二十六日,李恒任命昭义节度使刘悟担任卢龙节度使,准备派兵讨伐朱克融,可是刘悟认为朱克融已成势力不敢到任,上疏李恒请求从长计议。不久莫州都虞候张良佐暗中勾结朱克融进城,将军政长官卢士玫拘捕并押往幽州,可以说卢龙镇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就在李恒准备讨伐卢龙的同一时间,成德镇的王廷凑亦发生叛乱,与朱克融是被众人推举而走上反叛道路不同的是,王廷凑的叛乱是蓄谋已久
早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后,其祖母冯夫人一声令下,让王承宗之弟王承元接任节度使之位,王承元接任后上表朝廷表示效忠。元和十五年(820年)十月,李恒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地方节度使的控制,调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担任成德节度使;调王承元担任义成节度使;以义成节度使刘悟担任昭义节度使;武宁节度使李愬担任魏博节度使;左金吾将军田布担任河阳节度使
李恒这种节度使互相调换的策略,对削弱藩镇的势力是极为有效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在选择田弘正担任成德节度使的问题上,考虑还是十分欠缺。原因在于,田弘正担任魏博节度使期间曾与成德发生过多次战事,屠杀成德镇士兵无数,成德将士对其颇为怨恨。当时左金吾将军杨元卿就上疏表示反对,但没有引起皇帝李恒以及宰相们的重视
十一月九日,王承元离开成德镇前往义成镇上任,不久,田弘正接替王承元开始担任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到任后,深知自己长期以来和成德镇的积怨已经颇深,为了自身安全,他带领两千名魏博镇士兵护送自己到任,而且想将这两千人留下担任自己的护卫,他当时请求户部为这两千名士兵拨发粮食供应。可是,主管这件事的户部侍郎崔俊性格刚直,认为魏博镇的士兵就应该回到魏博镇,成德镇本身已经有足够的士兵保护主帅,不需要魏博镇的士兵过去,所以驳回了田弘正的请求
田弘正到任成德节度使后,其家族十分奢侈,兄弟子侄在长安和洛阳竞相挥霍浪费,平均每天开支二十万钱。为此,田弘正只得拼命地搜刮魏博、成德两镇的财物来供应自己的亲属,当时供应财物的车辆来往不绝,这引起了两镇将士极大的反感。恰在此时,皇帝李恒命度支拨给成德镇的百万贯劳军钱迟迟没有到位,这就为野心家王廷凑提供了发动叛乱的机会
王廷凑,本为回纥阿布思之族,隶属安东都护府。曾祖父五哥之曾在李宝臣手下效力,以骁勇善战著称。后来王武俊收王廷凑为养子,所以跟了“王”姓。史书记载,王廷凑强悍阴险、沉默少言,喜欢研读《鬼谷》及各类兵书。王承宗担任节度使时,任命其为兵马使,等到田弘正到了成德后,王廷凑心中始终颇为不服,一直暗中策划发动叛乱。他常常在军中煽动士兵的不满情绪,现在王廷凑看到士兵们对田弘正家族的奢侈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于是开始实施自己的叛乱计划
七月二十八日,王廷凑在节度使府衙召集士兵发动叛乱。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冲进府衙内署杀死田弘正及其幕僚、家属等共计三百余人,并强迫朝廷监军宋惟澄上疏朝廷请封王廷凑担任节度使
当时魏博节度使李愬得知田弘正被害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身穿丧服召集本镇将士准备讨伐成德,并派人将家传的宝剑转交忠于朝廷的深州刺史牛元翼,希望他能配合自己讨伐王廷凑
可是,当李愬正准备联合牛元翼以及其他藩镇时,这个久经战阵的将军忽然病倒。朝廷只得在八月二十八日急召田弘正之子田布担任魏博节度使。田布到任后变卖家产赏赐给将士,以表示为父报仇的决心
八月十四日,皇帝李恒诏命魏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等藩镇军队进驻成德边境,准备大举讨伐王廷凑,加上先前的朱克融叛乱,这样一来,标志着自元和十二年(817年)以来,朝廷与藩镇和平相处的局面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又一波大规模的战争
八月二十六日,皇帝李恒任用曾经主持平定淮西叛乱的名臣裴度为幽镇两道招抚使,全面负责征讨幽州、卢龙的事宜。不过,在裴度还没正式上任时,王廷凑和朱克融相互勾结,于八月三十日包围深翼节度使牛元翼所在的治所深州(今河北深县)。朱克融为了配合王廷凑作战,亲自带领叛军攻占易州(今河北易县)、涞水(今河北涞水)、遂城(今河北徐水)、满城(今河北满城)等地,从侧翼支持成德,两支叛军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朝廷虽然派兵进行征讨,但效果并不显著。在征讨刚刚开始进行一个多月的时候,李恒就更换了前线统帅,改任裴度为镇州四面行营招讨使,由左领军大将军杜叔良接替裴度担任统帅。之所以会有此变动,并不是因为杜叔良多么能干,而是因为杜叔良向宦官行贿,事实上,他是个完全不懂军事的主儿
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结果朱克融和王廷凑得到朝廷换帅的消息后,利用官军军心不稳的机会,接连攻占蔚州(今河北蔚县)和贝州(今河北清县),马上给官军来个下马威
一直到长庆元年(821年)底,官军和叛军互有交战,虽然互有胜负,但局势却对官军颇为不利。长庆二年(822年)初,朱克融领兵攻陷弓高(今河北东光县东北),弓高是朝廷供给前线的重要粮道,这等于朱克融切断了官军的供给线
本来弓高的防守十分严密,有一次,朝廷派宦官到弓高,半夜抵达后,守城将领拒不夜间开门,钦差宦官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次日进城后破口大骂,搞得守城将领很是尴尬。这个事件当时被卢龙镇的间谍传到朱克融那里,于是,某天夜晚,他假扮宦官叫开弓高城门,守城将士不敢怠慢,只好出城迎接,于是朱克融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弓高
弓高之败让朝廷颜面尽失,很多朝官将矛头直指宦官,认为宦官已经多次扮演坏事的角色,希望皇帝李恒能够整治宦官。但中书舍人白居易显然具有更为清醒的头脑,他上疏李恒指出,朝廷动用几道藩镇十几万大军的力量征讨朱克融和王廷凑,但半年的时间居然毫无效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诸道人心不齐,没有统一协调指挥好,各自互相观望,因此,统帅负有很大的责任。他还认为,朝廷赏罚没有原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有才能的闲置起来,没有才能的却拜官,最终只能是人心不服。事实上,白居易已经在变相批评皇帝李恒用人不当。不过,在批评的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白居易建议应该立即让久经战阵的李光颜带领人马从东部极速进兵,强攻弓高重新夺回供给线,与牛元翼合兵一处。同时命裴度带领全军从西面进攻,形成对幽州、卢龙的夹攻之势。白居易还建议,让李光颜挑选精锐士兵出阵,将老弱病残留在本镇,以节省军费开支。废除宦官监军制度,命令魏博镇的田布退出征讨大军之列,回到本镇,以减少不安定因素
可是奏疏递上去,皇帝李恒却拒绝采纳
朝廷就这样错失了平定叛乱的绝好机会。王廷凑带兵迅速合围深州,官军虽然努力援救,但都因为供应不到位而功亏一篑。李光颜的军队只得自顾坚守,将士们只得自采粮草,每天的供应只有一勺陈米
王廷凑围攻深州,致使形势更加危急,皇帝李恒无奈之下只得妥协,任命王廷凑为成德节度使,不久又加封朱克融、王廷凑为检校工部尚书,军中将士皆官复原职,并派兵部侍郎韩愈前往成德镇宣慰
所有人都认为韩愈这次前往成德恐怕是凶多吉少,就连李恒都指示韩愈到了成德边境不要擅自进入,要观察清形势再行进入,一旦发现危险可以不用请示马上回来。但韩愈却表示,既然皇帝陛下如此信任自己,自己绝不能辜负期望,此去成德如果完不成任务就死在那里
就这样,韩愈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前往成德。到达成德后王廷凑带着人马弓上弦、刀出鞘,杀气腾腾地前来迎接韩愈,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故意的挑衅行为
但韩愈却面无惧色,神态自若地进入城内。到了驿馆后士兵们纷纷挤在驿馆外边,久久不离去,韩愈问王廷凑是什么原因,王廷凑的回答是人心所向,自己不能左右
“天子觉得尚书有将帅之才,所以命我来赐节钺,但实在不知道尚书原来不能命令自己的手下。”韩愈听完王廷凑的回答后,立即反唇相讥
此时王廷凑正要开口继续争辩时,他身边的护卫闪身走到韩愈面前,然后质问韩愈说道
“先太师(王武俊)为国家打败朱滔,征战的血衣尚在,本镇什么时候辜负过朝廷,为什么偏偏总拿我们当乱臣贼子看待?
韩愈丝毫不退缩,立即反击道:“既然还记得先太师那是再好不过,说明你们还没有丢掉良心,相信你们也都知道祸福顺逆的道理。自安史之乱以来,你们看看反叛者吴元济、李师道的子孙现在还有为官的吗?反观田令公(田弘正)归顺朝廷,其子孙虽然年少却都身居官位。王承元归顺朝廷,年龄不大朝廷却让他做了节度使,而且刘悟、李佑现在也都是节度使,这些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韩愈的声调越说越高,说到最后,已经带有训斥的味道
“退下去!”王廷凑担心军心有所动摇,他下令让护卫退出门外,然后收敛起骄横之色,态度温和地问韩愈道:“侍郎此次前来除了代表陛下赐节钺之外,想让廷凑做些什么呢?
“解除对深州的包围,放牛元翼出城。
“好!就照侍郎所说的办。

不久,王廷凑让包围深州的军队闪出一个缺口,放牛元翼出城,结果深州守将臧平献城投降。王廷凑虽然兑现了先前在韩愈面前许下的诺言,但却怪罪臧平守城太久,最终斩杀臧平等一百八十余人
韩愈终于回到了京城,虽然他此次前往成德,并没有丢掉朝廷的权威。但谁都知道以目前朝廷的实力,仅仅依靠韩愈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韩愈在一片险境中,还能迫使王廷凑放出牛元翼已经实属不易
长庆二年(822年)五月,朱克融忽然向朝廷进贡一万头马匹、十万头羊,但要求朝廷按照牛羊的市价拨钱物给卢龙镇,进而作为犒赏士卒之用。谁都明白如果朝廷不答应朱克融所说的,接下来他肯定会领兵攻占某一个地方,事实上这就是变向勒索
李恒无奈地接受了朱克融的条件,朝廷屈辱地接受藩镇提出的无理条件,这在元和时期以后尚属首次。可以说,当时的朝廷已经将唐宪宗李纯辛苦创下的中兴之治局面逐渐破坏,随着当年裴度返回京城,讨伐成德、卢龙最终以朝廷草草收兵而结束。值得一提的是,此后一直到大唐帝国灭亡为止,成德、卢龙二镇再也没能归顺朝廷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