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悲歌

易水悲歌 最先觉得受不了的就是陈胜和吴广两个人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的七月,这两个史上标志性的人物终于冒泡
当时,一支九百号人正紧急往渔阳方向行军。这九百号人的队伍包括陈胜、吴广在内,都是贫苦人民。史书上说他们的家庭成分是“闾左”
闾左是什么意思
告诉你,闾是当时最基层的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二十五户为一闾。有钱的人家在闾的右边,贫下中农都挤在闾的左边。所以,你如果被称为闾右,那就恭喜你了。你要是被安排到闾左,那就肯定是个身无分文的穷人
在很多人心中,去当兵吃粮,也许能解决闾左人员的肚皮问题,应该是好事一件。可是在秦朝,你去当兵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上级发文下来,要求你们某月某日一定要赶到某个地方当兵,你们就一定要按时间到达。如果迟到一秒,你的脑袋就完事
陈胜、吴广他们的这支队伍,接到命令之后,就急忙撒开脚丫子狂奔。可你是知道的,他们赶路的这个时期,正是雨季。老天爷没完没了地下着雨,你一天在大雨滂沱当中,能跑多少里
上级领导是很会算的,而且上级领导在计算路程和时间时,只会考虑天数,一般是没有时间去考虑天气情况的。你碰到下雨,那是你倒霉。你想保住脑袋,你就得克服困难
很多困难说克服是很容易的事,但真正碰到,是克服不了的
陈胜、吴广觉得再怎么赶路,即使从今天起,不睡觉地跑,也不能按时跑到渔阳了。到时,肯定是大家的脑袋都被砍下来,咕咚地落在坚硬的地板上
两人在雷雨交加的黑夜里,推算完之后,知道自己真的要死了
可他们不愿死
最后,两人一咬牙,反正也是死,为什么一定要把脑袋送到渔阳给他们砍?现在天下的老百姓早就恨这个秦朝恨得要死。咱们带个头,估计跟上来的人会越来越多,说不定真的可以把这个腐朽残暴的秦朝打倒
两人这么一估计,觉得造反这个事业还真有前景
在这个黑暗的雨夜,陈胜和吴广突然觉得前头光明无限起来
反正都是死,为什么不拼一拼
这两个人虽然是草根人士,但并没有鲁莽行事。他们还是很讲策略的。人家成立个小公司,都还挂个招牌,而出来造反,招牌更加重要。你如果没有招牌,几百号人到处乱窜,人家只会把你当土匪看待,没几天就彻底完事。而且这种招牌绝对要老字号,而且要很响亮
他们经过反复论证,觉得目前既响亮又实用的招牌有两个:一个是扶苏,一个是项燕
扶苏是二世的死对头,而且这哥们儿的名声向来很好。现在给二世弄死了,连他们这些底层百姓都天天在同情他。拿他当旗号,号召力会很大。项燕是楚国最后的将领,抵抗秦国最坚决。关于项燕,现在有很多八卦,有的说他战死了,又有人说他其实是跑路了,等待时机出来报仇。反对秦朝就得找到一个秦朝的死对头来做广告。项燕符合这个条件
当然,还得争取民心
也就是如何让这九百号人都愿意跟自己去拼命
两人决定还是打同情牌
当时,有两个负责押送这九百号人的军官。由吴广去惹事,让军官打他。吴广平时人缘很好。那个军官要是打他,大家就会对他充满了同情心。两人再趁机一煽动,大家的情绪马上就不稳定起来
这些计划做得很好。但两人都不是唯物主义者,觉得还是去找个大师预测一把
那个大师的预测水平如何,不得而知,但这哥们儿绝对是个聪明人,一看这两个臭哄哄的穷人脸上全是杀气,就知道他们要搞事了。这哥们儿的智商比他们高了一个档次。装模作样给他们算了一把,便说: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呵呵,你们要做的事,肯定能成功。不过,你们为什么不拿鬼来利用一下
中国人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同时也有着悠久的畏惧鬼神的历史
两人一听,都大喜,决定搞个鬼把戏
这两个人还是有点文化的,会写几个字——当时的是篆字,很难写。他们找来一块绸布,然后用朱砂在那上面写了三个字:陈胜王
吴广这哥们儿还是很够意思,他一来就拥护陈胜当老大
写完这三个字后,他们就把绸布偷偷塞进渔民捕来的鱼肚子里,然后宣布今天改善生活,去买鱼来吃。于是,把所有的鱼都买下来。大家看到有鱼可吃了,当然很兴奋,都过来破鱼肚
有个人突然看到鱼肚子里有一块绸布。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陈胜王”三个大字
大家一看,都傻了。即使放在现在,谁捕到这么一条鱼,里面有这么一块布,估计都还有很多人会发傻,何况当时的穷苦人民
这三个字放在现在,很多人可能看不懂,但在当时即使看不懂,但听人家读到还是很明白的
还没有完
吴广觉得光一条鱼加这三个字,忽悠的力度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强化一下
现在没有什么帮手,什么事都得他这个第二把手亲自跑了。他跑到那座野庙那里潜伏下来,等到晚上,就到处点火。当然他点火并不是为了烧庙破除迷信,而是把火点得像传说中的鬼火。然后把声音变成像狐狸的声音,大喊大叫:大楚兴,陈胜王
这哥们儿还是很有口技天赋的
这时大家正在蒙头大睡,突然听到旷野之上有个声音大喊大叫。细一听,是狐狸在叫啊。再搓着眼皮一看,哇,那个破庙周围全是鬼火。原来是鬼们在那里召开大会。大会看来已经达成协议,宣布大楚兴、陈胜王这个决议
鬼都认为陈胜可以称王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你不相信,鬼是不会放过你的
第二天,大家醒来,所有的眼睛都望着陈胜。虽然陈胜的衣服仍然跟他们一样破烂,虽然陈胜昨天在他们的眼里,也是农民一个。可现在在他们的眼里,陈胜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就是往旁边吐一口唾沫,也带着王者的气质。老天规定的帝王,果然气质不凡啊
陈胜的形象就这样打造出来了
吴广绝对是个优秀的宣传部长和策划大师
陈胜的形象打造出来了,还得把那两个军官干掉。吴广又按照既定方针,在那两个军官面前说:“我要跑路了。
那两个军官一听,你说什么?要跑路?敢从老子的眼皮底下跑路?老子就打你。于是,两人举起鞭子在吴广的身上猛打
大家一看,吴广说逃跑,其实是说了他们的心里话。现在居然被这两个军官打成这个样子。他们本来跟吴广的关系很好,现在看到他被打,同情心便向愤怒过渡,脸上全是怒火
吴广看到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知道时机到了——再打下去,他也受不了了。于是,他突然站了起来,夺过一名军官的佩剑。那个军官一看,大叫:“你怎么抢我的剑?
吴广大叫:“我不光抢你的剑,我还要杀你。”顺手就把那个军官杀死
这时陈胜也冲上来,把另一个军官杀掉。这两个军官做梦也没有想到,陈胜、吴广居然会杀他们
两人随即把所有的人都集中起来
陈胜大声宣布:“现在我们碰上了大雨,再怎么加快速度不吃不喝也不能按时到渔阳了。如果我们硬着头皮过去,就等于送死——即使侥幸不被砍死,但在那里守边关,以后也会送掉这条命。与其这样窝囊地死去,不如死得轰轰烈烈一点儿。”最后,他用那句著名的话作结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哥们儿的演讲口才确实很牛。说的话不多,但就是这么一句,千百年来,永远让大家记得
于是,一场史上最著名的起义爆发了
这九百号贫苦农民,绝对没有想到,他们搞出的这个事件,成为中国历史上标志性的事件
当时,他们只是想着,跟陈胜造反,也许能让这条苦命多活几天
陈胜和吴广宣布他们的这个团伙名称叫“张楚”。他们对外都说,他们现在是扶苏和项燕的队伍。现在陈胜是将军,吴广是都尉
有了组织,也有了级别,看起来跟正规军没有什么两样了。他们最先占领的地方叫大泽乡,然后把蕲县全境全部占领
他们从来没有打过仗,想不到政府军居然比他们还不会打仗,根本不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一个县
队伍不断地壮大,事业发展之快连他们也没有想到
陈胜和吴广搞事的水平很牛,但打仗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可那个葛婴很牛。这个葛婴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但他后来的那个子孙很有名。那个子孙就是诸葛亮先生
这哥们儿带着部队向东突击,一口气拿下了苦、柘、谯几个地方
葛婴确实很干练,他一边打仗一边开展征兵工作,等到陈地时,他们的部队就已经有六七百辆战车以及一千多骑兵,几万步兵
他们决定攻陈城
可陈城的郡守和都尉都是怕死的人,老早就跑得影都不见。只有那个守丞还在那里,带着一批人跟葛婴死磕。结果,葛婴把这个顽固派打死了
陈胜带着大家进入陈城
后来,伟人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话是真有道理的
陈胜、吴广搞的这个事件,算不上什么规模。但当时全国各族人民给两代秦皇折腾得都已经气得想生吃他们的肉了。所以,秦朝当时已经变成了一个火药桶,只等谁来引爆一下,就全面爆炸
很多人都在观望,等待时机。这时,他们看到陈胜站了起来,便也跟着站起来
现在站起来的两个人一个叫张耳,另一个叫陈馀
这两个人原来都是魏国人
张耳年轻时候,魏公子无忌正在进行饲养食客的事业。张耳也曾经到魏无忌那里混过饭。后来,这哥们儿犯了事,被取消了首都公民的资格,只得到处流窜。后来他逃到外黄
张耳长得大概比较帅,气质也不错
外黄有个富翁,生了一个漂亮女儿。这个漂亮女儿还在年轻时,像现在很多美女被骗跟着网友逃跑一样,硬是嫁给了一个没有一点儿质量的老公——要钱没有钱,要相貌没有相貌,最后受不住了,又逃了出来。这姐们儿当时为了爱情,毅然私奔而出。现在也不敢回家了,就跑到他老爸的一个朋友那里暂住。这个人原来是她老爸的宾客,白吃过她老爸的饭多年
但现在他却很不愿意这个老朋友的女儿天天白吃自己的。这哥们儿平时除吹牛混饭之外,兼营看相业务,他认识张耳,。这时看到张耳光棍一条,既没有财产,也没有老婆,觉得正是把这个老朋友的离异女儿推销出去的好机会。他对离异美女说,从张耳的相貌可以看出,他以后必定大富大贵。嫁给他,没有错
美女这些天过着离异生活,又寄居在老爸朋友家,觉得也不是办法,一看张耳虽然很缺钱,但相貌气质还真不错,比她原来的老公强多了。那就嫁吧
美女的老爸也给老朋友说通了,对这个身无分文正穷得想死的女婿也不错
张耳觉得自己的命真好,逃跑出来还娶了个富二代美女。于是开展广交朋友的业务,把名声混了出来。那时没有高考,也没有公务员考试,能当官的全凭你的名气。你的名气一狂涨,想不做官都难
张耳就这样被任命为外黄令,开始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陈馀比张耳年轻多了,但经历跟张耳也有相似之处。这哥们儿也不是个富裕人家的儿子,年轻时专研儒学,是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后来一个富翁觉得这哥们儿很有才,以后一定有出息,也主动把女儿嫁给了他
陈馀和张耳很早就认识,交情非常好,好到什么地步?据说是刎颈之交
秦灭魏后,秦国当局很快就知道了这两个人的名字,而且也知道这两个家伙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爱国热情,就发了个通告:抓住张耳的,赏一千金;抓到陈馀的,赏五百金
两人知道再在这里混下去,人家为了把这一千五百金拿到手,就会把他们卖了。于是,连夜外逃。一直逃到陈城,又在这里混了个里正卫
两人天天都睡在一起,进行着他们的聊天事业
秦国捉拿他们的通缉令不久也发到陈城。两人是里正卫,负责里中的治安,因此也天天拿着上级领导下发的传单向大家宣传,说谁要是发现这两个人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里到他们那里举报。当然,后来谁也没有发现这两个人
这样的生活,两人都觉得烦透了。这时看到陈胜他们打进来,两人都很兴奋,知道时机到了
于是,他们立刻跑到陈胜的住地,把自家的名号报上去,请陈胜跟他们见面
这两个哥们儿的名气当时真大,连陈胜都知道天下有这两个人。他立刻跟他们见了面
当时,正好有很多人都劝陈胜称王。陈胜见到两人之后,就征求两人的意见,能不能称王啊
两人都认为不好
他们说:“现在秦王连施暴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都忍无可忍。现在老大拉开了反抗的大幕,打着一心为公的旗号,号召力确实是强大的。如果急于称王,就等于把老大自私的那一面展现出来。大家一看,觉得老大的私心也太严重了。原来老大都是为自己着想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对事业的发展十分不利。所以,现在最好的做法是,向西边进军,然后派人带着任命书,把六国的后人都找来,立他们为王。这样一来,六国贵族都变成老大的粉丝,秦王朝就更加孤立。秦王朝就会不得不到处派兵灭火,不能集中精力来跟老大打了。而老大的兵力会更加强大。不用多久就可以直下咸阳。那样一来,大家都会感激你。到那时,老大想当什么都行。现在才拿到一个陈城,就称王,只怕大家对老大就有看法了
这话其实是真的有道理。后来,朱元璋都还重新把这话当成他的策略
但陈胜不是朱元璋。这个曾经在田头对着天空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人,其实胸怀还是很有限的,只是比那些长工强几个档次而已。他觉得都有那么多人劝自己称王了,自己为什么还要谦虚下去
于是,他否决了张耳和陈馀的意见,自立为王,国号还是“张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