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56:金主完颜亮
完颜亮是金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他死后被金世宗先是降封为海陵郡王,后又追废为庶人,史称金废帝。他弒君弒母,好色乱伦。南宋后期,这些事迹就被编为《金主亮荒淫》的话本,广泛流传。但近人刊刻《京本通俗小说》和《醒世恒言》,还是因为过于秽亵,未敢翻刻。对他的反面评价,主要即根据《金史》和这些小说家言。但自二十世纪后期起,颇有为他翻案的论著。其一生行事,是非功过究竟应如何评价呢?
尽管金熙宗晚年确有滥杀无辜的荒政,但完颜亮毕竟是弒君夺位。金熙宗虽是太祖的嫡孙,太宗子孙对其继位尚且一直不买账。如今完颜亮位登九五,其父亲幹乃太祖庶长子,不仅太宗子孙,甚至连太祖子孙也未必服气,他必须左右开弓,铲除太祖和太宗子孙中的所有反对派。
在太祖诸子中,宗敏是完颜亮的叔父,时领行台尚书省事。他辈高望尊,且有才干,完颜亮在夺位前就打算除掉他,苦于没有机会。刚杀了熙宗,完颜亮就派人召宗敏入宫,准备下手,却生犹豫。乌带提醒道:“他是太祖之子,不杀,众人必以为他是皇位的当然继承人。”他这才命仆散忽土在殿内击杀宗敏。
太宗一系在朝地位最高的要推宗本。他是太宗之子,熙宗被杀前,就已以太保领三省事,早就被完颜亮视为眼中钉。完颜亮一继位,虽赐政变死党秉德、唐括辩、乌带、仆散忽土等以誓书铁券,却对政变骨干分子充满了忌疑猜防。
政变得手时,秉德没有立即向完颜亮劝进。完颜亮耿耿于怀,政变次年即让其以左丞相兼左副元帅出朝,领行台尚书省事。乌带这个政治流氓,其妻与完颜亮私通,又与家奴淫乱,秉德不以为然地对熙宗说起过此事。他如今窥伺到完颜亮对太宗子孙的忌恨和对秉德的猜疑,便在完颜亮面前奏告秉德与宗本有联手谋反之意。
天德二年(1150年)四月,完颜亮以“击鞠”(打球)为名召宗本和太宗另一子宗美,设伏将他们杀害。与此同时,完颜亮把为他火中取栗的政变死党尚书左丞相唐括辩和秉德也一并解决了,有铁券也不管用。完颜亮借所谓宗本谋叛案株连杀戮太宗子孙达七十余人,太宗后裔几乎绝迹。此外,宗翰一系三十余人和其他宗室五十余人也难逃劫运。
这次大清洗,去掉了完颜亮的心腹之患,他把女儿许配给诬陷宗本案有功的萧玉之子时,说过一番心里话:“朕始得天下,常患太宗诸子方强,赖卿发其奸。朕无以为报,使朕女为卿儿妇,代朕事卿。”
完颜亮因皇位来得不正,心虚理亏而猜忌刻毒,对可能腹诽其政变和威胁其皇位的宗室大臣大开杀戒,也是意料中事。说他是为巩固帝位而打击政敌,也比较在理;倘若把他所杀的宗室大臣都指为女真旧势力,并为这种不择手段的诛杀做出历史合理性的辩护,则大可不必。
完颜亮杀熙宗夺帝位,却继承了熙宗开始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进程。他首先要解决的是行台问题。熙宗虽强调行台尚书省隶属中央的关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但因行台大权向为金军统帅所执掌,且兵民统管,财讼兼理,权限极大。绍兴和议以后,行台所管辖的中原地区进入经济恢复时期,所掌握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中央,朝廷也不免受其掣肘。因而行台作为实体继续存在,完全可能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尾大不掉的因素。完颜亮借宗本一案杀领行台尚书省事秉德,也有担心他在行台自立的因素在内。
秉德被杀,长期统兵在外深得士心的撒离喝任左副元帅、行台左丞相,但在完颜亮弒君后自立入朝,把此事比作唐太宗杀李建成,并建议完颜亮效法唐太宗多行善政,完颜亮大为不快。他命挞不野为右副元帅、行台右丞相分夺其权。
天德二年十月,元帅府令史遥设秉承旨意,以一份模仿撒离喝签字的家书,诬陷撒离喝父子约定日期与平章政事完颜宗义勾结谋反。于是,撒离喝与宗义都被族诛,牵连致死者二十余人。两月以后,完颜亮下诏正式废除行台。行台之废,彻底结束了金朝立国以来权力分散的局面,最终完成了金朝中央集权统治,其意义不仅仅取消了一个地方行政机构。至于撒离喝无辜致死则是大清洗的余波。
行台既废,金朝经济中心在中原汉地,而统治中心上京会宁府却孤悬在版图东北,于是,“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供馈困于运输,使命苦于驿顿”,这对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割断女真族旧势力的牵连,加速封建化进程,都是相当不利的。天德三年(1151年),完颜亮在大多数汉官的支持下,下诏迁都燕京。
在尚书右丞张浩的支持下,征发民夫八十万,军匠四十万,历时年余,仿照汉人都城宫室之制,增广城池,经营宫城,燕京城焕然一新。天德五年二月,完颜亮由中京(即辽中京)前往燕京,三月的入城仪仗,俨然汉家天子,场面空前壮观。
完颜亮以迁都诏告中外,改元贞元,以燕乃列国之名,难为京师之号,便改称中都,府名大兴。同时,以汴京开封府为南京,辽中京大定府为北京,与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并为五京。其后,他在中都郊外大房山营建金朝皇陵,把始祖至太祖太宗的棺椁从上京迁葬于此;还下令拆毁上京的旧宫殿和女真大族第宅,以示与女真旧制彻底决裂。
迁都前后,完颜亮对金朝政治制度进行了系统改革。
其一,统一科举制。天德二年,他开始实行殿试制,把取士大权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次年,他把自太宗以来的南北选和二为一,并罢经义、策试两科,专以词赋取士。至此,金朝选举制才归于一统。
其二,罢废元帅府。天德三年,完颜亮废除元帅府,改设枢密院主管军事,受尚书省节制,朝廷直接任命枢密使副。与此同时,下诏罢女真世袭万户官。统兵之臣左右朝政的局面从此终结,中央集权的统治大为巩固。
其三,颁布新官制。此即正隆元年(1156年)颁布的正隆官制。新官制废除了中书、门下两省,只保存尚书省直属皇帝。尚书令为最高长官,以尚书省左右丞相为宰相,废除平章政事官,尚书省仍设左右丞与参知政事。这样,尚书省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唯一的行政机构,权力更为强化和集中。尚书省以下的机构分别为院、台、府、司、寺、监、局、署、所,各统其属以掌其职。正隆官制是金朝政治制度史上最彻底全面的改革,其中有着北宋元丰官制的明显印记。尽管完颜亮身后被人唾骂丑化,但诚如《金史·百官志》所说:正隆官制因“纪纲明,庶务举,是以终金之世守而不敢变焉”。
在社会经济方面,完颜亮的改革措施主要为两项。
其一,加大猛安谋克的南迁力度。熙宗以来,就对猛安谋克实行南徙安置计口授田的做法。迁都以后,完颜亮仍贯彻这一方针。大批南下的猛安谋克户,亟需大量耕田安顿。正隆元年,金廷派人在大兴府、山东路和真定府拘括荒闲牧地、侵官地和官民占据的逃户地。这一做法虽然加剧了中原地区的土地矛盾,但女真猛安谋克户散处中原,从事农耕,不仅有力推动了金朝封建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快了女真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其二,发行金朝统一的纸币铜钱。金朝自立国以来,一直沿用辽宋旧钱。贞元二年(1154年),完颜亮命户部尚书蔡松年主持印制大金交钞,以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和十贯为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和七百文为小钞,七年为期,以旧换新。正隆二年,金朝开始自铸“正隆元宝”铜钱投入流通。
总之,以正隆官制的颁布、迁都燕京的成功和猛安谋克南迁中原为主要内容,标志着完颜亮在推进熙宗以来的全面改革中,已取得决定性的成果,为金朝其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意义上,说完颜亮是熙宗改革的继承者,并为金世宗的大定之治完成了前期准备,是毫不为过的。
然而,完颜亮还有他的另一侧面。在为他翻案的论著中,也有为他淫乱宗室妻女作辩解的。确实,正如元人苏天爵所说:“海陵被杀,诸公逢迎,极力诋毁,书多丑恶”,《金史·后妃传》关于完颜亮宫闱秽闻,必有夸张失实之语。
但有些记载还是说明他在宫闱之内的荒淫乱伦。例如,完颜亮既夺宗室阿虎迭之妻蒲察阿里虎为妃,又与阿里虎与阿虎迭的女儿重节相乱。他杀了叔父宗敏之后,将其妻纳为昭妃,有大臣以为宗敏族近辈尊,这才放其出宫。宗望、宗弼、宗隽的女儿都是完颜亮的堂姊妹,他也无所忌耻的与她们发生性关系。他还把自己的亲甥女纳入后宫,以致他的母后也说:“虽舅,犹父,不可。”这些有违人伦的举动,也完全超出女真旧俗的界限,恐怕不能一概以女真旧俗作为申辩。至于他随心所欲的召宗室之妻(包括后来世宗的夫人乌林答氏)入宫,喜怒无常的杀戮后宫的女性,也是不难想见的。
后人不必完全相信话本《金主亮荒淫》的秽亵细节,对《金史·后妃传》的记载也应打些折扣,但也不必讳言完颜亮在个人性格上的好色和滥杀。至于完颜亮正隆攻宋的是非得失,将另有细说。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离骚(高中课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
过秦论(高中课文)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
-
中庸(高中课文)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苏武传(高中课文)
...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
-
论语十二章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劝学·高中课文
...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