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宫门怨 轮回
第三章:宫门怨 轮回 先来重温一段历史,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天下的旅途中生了病。车驾抵达沙丘宫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时,秦始皇病情急遽恶化,突然不治身亡,享年五十岁。随后的事情,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沙丘之谋。沙丘之谋的主谋是赵高,他是秦始皇的幼子胡亥的老师,秦始皇的贴身车马班长——中车府令...
-
反腐英雄
反腐英雄 果然,刘庄的不明了态度,产生了不良的后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西域三十六国见汉朝与北匈奴往来如此频繁,进而认为汉朝不会再为西域诸国出头,坚定了跟着北匈奴走的信心此后,北匈奴一面出兵骚扰汉朝边塞,一面打着东汉的旗号,继续控制西域。东汉的势力范围却一直局限在玉门关以内仁义有时尽,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眼看北匈...
-
1、老将的悲哀
1、老将的悲哀 修史是每个朝代都很重视的事情,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当年命姚思廉修《梁书》、《陈书》;李百药修《北齐书》、魏徵等人修《隋书》、房玄龄修《晋书》等;这些修史工作工程浩大,旷日持久;而且当年全都由开国重臣亲自担纲,可见贞观一朝对修史工作是何等的重视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
——蒲松龄《聊斋志异》
——蒲松龄《聊斋志异》 人事变动安排好后,王莽为了显示他新朝的“新”,立马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归纳起来如下一、实行“王田”:王莽首先申明土地国有,需按人均重新分配,人多的家庭分得的田地就多,人少的家庭分得的田地就少废除“隶制”。禁止以任何形式新增奴婢。有人就会问了,那现在的奴婢呢?答曰:继续拥有使用权,只是不允许...
-
2、进逼
2、进逼 李世民的皇位来源本身就不正,所以他本能的对“立嫡立长”有一种排斥心理如果李承乾是个很出色的太子,李世民当然不想多生事端,可现在李承乾偏偏是烂泥扶不上墙,凭什么就得墨守常规,一成不变在我看来,李世民早已看出李泰夺取储君的想法,而过分宠爱李泰其实是在有意鼓励这个宝贝儿子循序渐进的夺取储位,之所以没有立即废...
-
1、废后风波
1、废后风波 八月的扬州干湿闷热,这样的天气让人感到异常烦躁在一个月黑星稀的晚上,扬州城内一所酒馆内,几个失意者正在秘密的聚集,他们分别是李敬业、李敬猷兄弟,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魏思温几个人虽然命运不同,但此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失意者!因为他们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朝廷贬官这几个人之中,李敬业是李勣的...
-
6、离间
6、离间 和木叉毱多辩论的两个月后,玄奘离开了龟兹国,继续西行一路上玄奘经过姑墨国(今新疆阿克苏)、穿过海拔7千米常年积雪的大凌山(今葱岭北部)、绕过大清池(今俄罗斯伊塞克湖),途径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史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加尔支城)、活国(今阿富汗昆都士)、梵衍那国(今阿富汗巴米扬城)、迦毕试国(今...
-
等待
等待 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冬季,北风劲吹,万物萧杀。宇宙间的杀气似乎告诉我们,人生一世,只有拼搏,经历艰难,才能赢来美丽的春天这一年的秋冬之际,对于萧齐皇族来说,意昧着残酷和恐怖。西昌侯萧鸾谋杀郁林王萧昭业、废杀海陵王萧昭文,自立皇帝,大开杀戒,残害南齐诸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江南大乱孝文皇帝拓跋宏...
-
第十五章 反击的开始 最后的准备
第十五章 反击的开始 最后的准备 刘安在造反时,一直苦苦等待的弟弟刘赐却等得“头儿也落了”也没有等来,不是刘赐在造反的关键时刻来了个“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而是被家事拖住抽不开身诸侯王的家事无非是后宫那点事儿。刘赐的王后叫乘舒,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名叫刘爽,次子名叫刘孝,小女名叫刘无彩。按照立长原则,刘爽自然被刘...
-
2、西突厥的崩溃
2、西突厥的崩溃 李治身体很不好除了头晕目眩,饮食日渐减少之外,他的视力也是急剧下降。有时走路都必须要人搀扶。因为有病,李治这些年已经很少参与朝廷的具体决策事宜,全都有武瞾协助他来处理朝廷的事务。这位“宽仁孝友”的皇帝虽然称不上是大有作为之君,但他基本上维持了贞观盛世之后的强盛国势,算得上是合格的守成之君,如果...
-
解甲浓湖
解甲浓湖 两年后,北魏宫廷热闹非凡,冯贵人不出意料地母仪天下,而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弘立为皇太子笳鼓声中,李贵人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旧法将被处死。拓跋濬年仅十七岁,远无必要这么早册立太子,冯氏女人们在背后起的作用可想而知。李氏命运坎坷多难,眼见有个幸福的结局,儿子立为太子成为帝国接班人,然而初为人母的她却要永远离...
-
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 李家的满门抄斩把刘秀和刘逼上了绝路,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刘氏家族不当机立断马上举事,将会重蹈李家的覆辙。计划赶不上变化,原定的计划已经暴露,不可能再实现,现在只有立马制订新的计划,并且立刻付诸行动才是上策也正是因为这样,刘氏家族会议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点召开了。主持会议的是刘,会议一开始,他便进行了宣传...
-
圈套_1
圈套 刘文静和小妾的矛盾、和裴寂的矛盾都已经下降到次要地位,现在的主要矛盾变成了刘文静和李渊的矛盾,李渊代表着朝廷,所以这个案子现在的关键点是刘文静和朝廷的矛盾刘文静实在想不到,自己的坦诚会使案情变得更复杂。不仅刘文静没有想到,所有的人其实都没有想到,但是只有一个人是例外。这个人就是李渊当调查组将刘文静的话如实...
-
6、逆转
6、逆转 答:在武周政权时期这很正常值得一提的是,武瞾的第一个面首就是和尚,而且是武瞾身边诸多面首中最有名的一个,堪称面首中的战斗机他的名字叫冯小宝冯小宝,雩县人(今陕西雩县),早年闯荡江湖,以贩卖药材为生,俗话说的好:把式、把式,全凭架势!那个时候卖药的人基本上因为工作性质练就了健壮的身体,所以冯小宝粗犷中不...
-
白作孽,不可活
白作孽,不可活 唯一有点例外的,是静州守将任得敬,他善待了李合达的使者,还和这些人聊了很长时间任得敬不想响应李合达,像他这种野心极大的人,就算造反的话也会自己造,怎么会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他早已敏锐地看出,李合达难成气候,对于他来说,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只要平定了李合达的叛乱,他就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进而获得仁孝的...
-
有多少太监值得期待
有多少太监值得期待 说起王夫人,就得说一下刘邦当年建国时分封的一个诸侯的名字——燕王臧荼。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臧荼因为不满刘邦对项羽旧部的穷追围打和不断打压功臣(削韩信的兵权),成为十八路诸侯第一个起来造反的人。按照古往今来的定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不会差到哪里去,高举反汉大旗的臧荼也因此着实风光...
-
舍身忘义
舍身忘义 诛杀朝中重臣的“阴谋”失败后,吕后并没有灰心。她把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枪口由“外”转到了“内”,戚姬该你上场了。戚姬这个当年她最大的对头,如今在“保护伞”刘邦倒塌后,已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太子还是那个太子,赵王还是那个赵王,而这时的戚姬却已不是那个戚姬了。因为吕后对她进行了“吕氏美容手术”,彻底...
-
沙场点兵
沙场点兵 “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要阴丽华”,这是当年刘秀还在长安游学时的座右铭。一晃十年光阴过去了,十年里,从太学回乡就一心窝在农田里,名义上是耕耘,实际上是韬光养晦。几年后终于等来了大展宏图的机会,他果断地说服大哥参加到革命的浪潮中。然后南征北战,居无定所,再到昆阳大胜利,打退王邑百万大军。然后刘被杀,他身...
-
6、败局
6、败局 前边我说过,安禄山叛乱的背后隐藏着人性的卑劣和帝国制度的严重漏洞。在介绍完杨国忠和安禄山彼此无限释放野心、贪欲,进而满足私利之后,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安史之乱之所以能够发生的客观原因纵观当时大唐帝国的客观形势,安史之乱的发生可谓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是大唐帝国的劫数所在,即使不出现安禄山、也会有李禄山、...
-
足智多谋的陈平
足智多谋的陈平 就在萧何死去、曹参继任相国,继续保持大汉王朝的稳定时,沉默了数年的匈奴可汗冒顿又坐不住了。刘邦在世时,他碍于刘邦是“真龙天子”有神灵保护(白登山围放刘邦就是证明),再加上刘邦又与他实行“和亲”政策,所以他才在对汉的政策上有所收敛然而,当他听说刘邦死了,新皇帝年幼,大权落入吕后这个妇道人家之手时,...
-
李统李将军
李统李将军 冯太后最伟大的政绩莫过于开创均田制。均田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隋唐王朝所推崇,延续了三百年之久,是中国两个大的田制之一。北魏的均田制并非像字面意义所讲的那样,平均田地,而是使经营能力和经营规模相适应,同时兼顾平均的土地政策,巧妙平衡了国家公有制与土地私有制。它对于现实的意义不言而喻又有谁能...
-
英雄悲歌之窦建德Ⅲ——你防我,我防你
英雄悲歌之窦建德Ⅲ——你防我,我防你 人生能否成功,起点很重要。李渊的起点并不低隋朝刚刚建立,少年李渊凭着姨夫隋文帝杨坚的关系,当上了“千牛备身”(皇帝的亲身护卫),这个职位虽然并不高,但由于经常跟随皇帝左右,可以想象那是相当的威风,可以充分发扬“狐假虎威”的精神,随时风光一把但是,我们的李渊同学头脑是十分清楚...
-
第十七章 复仇与溃败 给我一个失败的理由
第十七章 复仇与溃败 给我一个失败的理由 这时荥阳城外的楚军就像涨水一般越来越多。刘邦已把外城的兵马调到了内城,进行了最艰苦、最顽强的保卫战。然而,荥阳保卫战最大的难题就是:军中已快没有粮食了。要行军打仗总得吃饭啊,没有粮食意味着什么,谁都明白。眼看这样坚守下去不是办法,是谋士们出彩的时候了郦食其想的是“坏主意...
-
殊死之斗
殊死之斗 吕嘉从悬崖边上走了一回后,心有余悸的他对目前的局势进行了分析:赵兴并没有杀他的心,安国少季是个窝囊废,剩下的嫪太后孤掌难鸣。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暂时还是“安全”的于是吕嘉选择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战略方针,并没有立马和嫪太后撕破脸,而是先从弟弟掌握的军队中调了一部分保卫丞相府,然...
-
5、连闯三关
5、连闯三关 以李世民为首的贞观时代的人才们,继续开足马力,为着盛世的繁荣而努力,文臣们努力文治,武将们开创武功自从贞观九年平定吐谷浑之后,一直到贞观十二年八月,可以说李世民的文治达到了一个极盛时期,在“天可汗”的威名感召下,四方臣服,不断来贺但是从贞观十二年九月开始,唐朝在西部开始了一连串的征讨,接下来,即文...
-
作秀
作秀 时光定格在西汉平帝三年,正值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时节,枯黄的落叶洋洋洒洒地飘落着,仿佛给大地上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大衣伴着一阵悲哀的音乐声响,一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穿越雾霭,在悲戚的氛围中前行着。棺椁前,在大大小小披麻戴孝的数十人的队伍中,九岁的刘秀人虽然个儿小,但身子骨却坚挺着,无论是下跪还是起身,脊梁都是挺...
-
心有多野,未来就有多远
心有多野,未来就有多远 古典武侠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来而不往非礼也。连折了三阵的栗妃,忍无可忍,终于决定奋起反击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然王娡和刘嫖能把栗妃“月亮惹的祸”的往事都能查得一清二楚,那么反过来,栗妃要想查王娡的陈年旧事,也是易如反掌了。看着情报员收集过来很有“价值”的资料,栗妃原本就...
-
沉默是惊
沉默是惊 前面已经说了,汉武帝的第一任“妻子”叫陈阿娇,他们的结合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当年的王娡正是依靠“亲家”长公主的关系链,最终在汉景帝的后宫三千佳丽中,色压群花,打败了栗妃这样的强大对手,登上了“皇后”这一至高荣誉宝座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上任后,知恩图报的他马上就封金屋藏娇的陈阿娇为皇后。...
-
情难断
情难断 就在刘氏家族的封王刘友、刘恢、刘建等人被吕后铲除、吕家的封王进一步壮大时,蓄谋已久的“吕氏春秋”也达到了鼎盛。然而,吕氏春秋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并没有维持多久,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首先站起来反压迫的就是朱虚侯刘章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刘章是刘肥之子,刘肥英年早逝后,刘章被吕后封为朱虚侯。后来在吕后的刘吕联...
-
称帝
称帝 就此投降吧,即使不为了自己,也得为手下的兄弟们想想出路。不过薛仁杲依旧自信,他始终坚信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即使投降,李世民也绝对不会亏待自己。仗着这份自信,十一月十八日,薛仁杲率领折摭城的军民出城投降历时半年的平定西秦战役就此结束薛举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嗜杀成性,就断定自己打下的基业迟早会被他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