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诗词
-
《中庸·第十章》拼音版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成化戊戌四月十一日储皇御左春坊敏政进讲大学首章退宴文华门十二日上御经筵敏政进讲中庸第二十章退宴左顺门感愧之馀赋此呈同事诸》拼音版
小臣踪迹本疏慵,衮职情知不易供。才向储闱传大学,又从宣室讲中庸。朝行辅德须耆俊,家法崇文自祖宗。尚食屡饕无寸补,百年兴运愧亲逢。
-
《致乐堂诗为陈汝中作》拼音版
...行尊崇服乡里。是非一辨即能平,何必纷纷费唇齿。元方季方相后先,难兄难弟人称贤。五星夜聚颍川曲,光彩烨烨明中天。伯玉文章自天赋,六代以来誇独步。五言感寓追古人,岂但联翩工月露。后山先生才最优,伟器早被南礼收。自云知己不易得,适兴往往成歌讴。衮衮流...
-
《老子(高中课文)》拼音版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中庸·第二十六章》拼音版
...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
-
《道德经(第十六章)》拼音版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
《道德经(第十八章)》拼音版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道德经(第十一章)》拼音版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中庸·第三十三章》拼音版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
-
《中庸·第三十一章》拼音版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