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琵琶
〔唐〕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风阻泊船,书生因上山闲步。入林数十步,上有一坡,见僧房院开,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房门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便到杨家,入关经年;乃闻人说江西路僧室有圣琵琶,灵应非一。书生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此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依旧,前幡花香炉供养。书生取水洗之尽,僧亦未归。书生夜宿于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觉失琵琶,以告。邻人大集,相与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画之因,及拭却之由。僧及村人信之,灵圣亦绝耳。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画琵琶》是唐代作家皇甫氏创作的传奇。这篇传奇塑造了一个并非温和敦厚而是顽皮、轻浮甚至有些恶作剧的读书人的形象。全文环境描写与故事情节相互相成,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了特定的心理活动,特定的心理活动又产生新的环境、新的心理活动,如此循环往复,使故事螺旋形发展,曲折动人。
- 作品出处原化记
- 文学体裁传奇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画琵琶》载于《原化记》,作者为皇甫氏,其生平事迹史无记载,因此《画琵琶》这篇传奇的创作背景也难以考证。
相关诗词
-
凤凰台上忆吹箫·画中侧面琵琶美人
湖石阴中,栟榈影外,天然一个宫娃。悄无人与共,自弄琵琶。拨扫忽成抖擞,恍摇却、钿翠鬟雅。如花畔,蜂撩未定,战杀其花。匀搽梨腮双靥,那半面,刚被这半面相遮。问何时展过,得见些些。除是递将红叶,应回流水之涯。俄成讶,缘来画也,一笑看差。
-
琵琶行
...山骨冷今如霜。亭空江阔情何极,一思古人一叹息。两岸黄芦今画楼,山水窟中安乐国。江国凄凉人自愁,香山一去三百秋。长江不管愁人恨,泪与江波还共流。九江风月嗟无主,孤月依然几今古。江头愁绝到三更,琵琶不作亦凄苦。我来适是九世孙,思贤怀古独销魂。悲风如舞...
-
琵琶行(并序)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
-
荆州亭·题扇上琵琶行图
苦竹黄芦想像,湓浦浔阳怊怅。半幅小丹青,画出东船西舫。白傅青衫已往,商妇琵琶犹响。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
-
宫词·其五十一
玉钩红绶挂琵琶,七宝轻明拨更嘉。捍面折枝新御画,打弦惟恐损珍花。
-
宿谯东逆旅夜闻歌白公琵琶行
元和才子悲流落,一听琵琶谓天乐。青衫裛泪作长歌,谁取篇章和宫角。谯东夜久行人稀,卧闻此歌歌者谁。歌侣旧时人不见,举头欲听泪双垂。画堂青琐春无事,几听此歌还几醉。东风桃李作黄埃,宝箧尘昏谱闲字。一声一听一情伤,未老应知几断肠。展转曲终灯烬落,荒城寒月...
-
如此江山·为李艺渊观察题姚简叔浔阳琵琶图,次集中题船山诗画册韵
扁舟送客浔阳上,琵琶夜半深语。五指分明,四调历乱,老大飘零终古。天涯尔汝。诉往事尊前,教坊曾谙。湿尽青衫,最怜司马酒醒处。年来薄宦如许。剩一船书画,同听渔鼓。南部新愁,西江旧梦,秋月玉钩初吐。蹉跎何补。叹解佩伊谁,未逢交甫。说与周郎,拂弦容易误。
-
琵琶仙·题半面美人图
斜抱琵琶,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一片离合神光,衔山月初吐。羞答答避人欲去,娇滴滴窥人还住。霞晕腮边,星抛眼尾,绝代风度。试呼遍百日真真,倘真面庐山许全睹。好把张郎画笔,补一弯眉谱。怎无语侧身灯下?任拍肩总不回顾。这比背立春风,撩人尤苦。
-
琵琶泓石壁诗刻
咨予白发年,始佐丹水曲。夙愿解尘组,幸兹洗烦欲。琵琶翠泓湛且清,屏风画壁势相迎。柽柏飕飗杂风雨,龟龙睗睒游虚明。北行七里有灵迹,潭中圣字看历历。一符君德应明时,一契吾真誓幽适。由来此泓□□传,今...
-
三月廿日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徐楚兰佐酒以琵琶度曲郯云台为之心醉口占蝶恋花一阕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过眼韶华浑有几,玉手佳人,笑把琵琶理。狂杀云台标外史,断肠只合江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