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是宋代诗人郭祥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登临凤凰台后的所见。颔联写陈后主当年的历史。颈联写风中长江上急急行驶的舟船和新洲。尾联再回到陈后主的历史来,并对此沧桑变化发出感叹。这首诗追念古昔,叙述今朝,用独特的方式抒发吊古讽今的感慨,其蕴意使人回味不尽。
- 作品出处青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凤凰台在金陵西南凤凰山上。据说,南朝宋时期元嘉年间(424~453年)曾有凤凰集于山上,于是筑台,并以“凤凰”分别命名山与台。唐代天宝年间(742~756),诗仙李白离长安南游金陵,与友人崔宗之同上凤凰台,赋《登金陵凤凰台》七律一首。到了北宋,诗人郭祥正与王安石登临凤凰台,追次李太白韵,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金陵凤凰台用李白韵并效其体》拼音版
为诸侯度重豫游,飞舸因渡长江流。凤凰忽复逢此地,东平忆昔登齐邱。九成自非虞帝陛,六苞那见秦淮洲。朅和谪仙想怀抱,人则何往徒生愁。
-
《凤凰台怀李白题》拼音版
百尺危梯上紫烟,层台十二凤游年。天浮楚蜀千樯下,地夹淮滁万井悬。睥睨白云高阙底,阑干红日大江前。谩誇黄鹤楼中句,今古长庚合并传。
-
《菩萨蛮·次李太白韵》拼音版
鲛绡魂断为谁织。天涯芳草年年碧。有约在红楼。情关多少愁。花飞人独立。风雨摧春急。流水似前程。行行亭复亭。
-
《次华泉早春凤凰台》拼音版
古台谁见古人游,台下秦淮今自流。凤鸟不来空故国,梧桐千载倚荒丘。云间雪霁芙蓉殿,江上春生杜若洲。圣代登临多乐事,侧身天地更何愁。
-
《题白鹤山房》拼音版
主人茅堂秋瑟瑟,留宾柏坞酒常开。山空白鹤何年去,日暮流萤隔幔来。池草世传鹦鹉赋,海门东瞰凤凰台。黄金白发俱尘土,鸥鸟从君幸不猜。
-
《凤凰台歌次虚庵韵》拼音版
吾闻凤鸟不与凡禽栖,隆周之时曾集丰镐西。锵然一鸣向人世,喧啾百鸟不敢争与啼。昔有名臣黄霸生汉世,治民之才迥与时流异。颍川出守曾几何,休风数感灵禽至。灵禽文彩明山川,和音哕哕闻中天。遂筑高台表神异,台空凤去馀千年。只今坏埒才数尺,野鸟纷纷竞来集。简册空存纪瑞年,荆榛不复快睹迹。我来跋马登高丘,荒台已远犹回头。为忆循良心耿耿,缅怀瑞物情悠悠。凤台凤台重披访,往事何须空怏怅。方今圣明治理登俊良,会见一朝飞去青云上。
-
《赠费侍御还朝用李太白韵》拼音版
...齐菹。维时七月半,新凉满郊墟。君行趋北阙,仆行迈南楚。青玉环五峰,左右如龙虎。东南翳日月,上下迷风雨。长卧此山中,何处寻太古。有时醉峰顶,漱齿九龙泉。喘与九天接,息与沧海连。人生如梦耳,万事堪舍旃。颜回与禹稷,各撑渡人船。浩浩本来然,自馀皆浮...
-
《登金陵凤凰台》拼音版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笠翁对韵·上卷·十·灰》拼音版
...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忠对信,博对赅。忖度对疑猜。香消...
-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其三·冈凤翔云》拼音版
冈头晴翠拂云开,幻作丹山鸑鷟胎。五色宛从天上降,一灵真向薮中来。盛时川岳皆为瑞,奕代文章可比才。应是思乡还感旧,可能重上凤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