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其二
〔宋〕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第二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作于公元1059年(嘉祐四年),王安石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之后。当时,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皆写有和诗。
北宋时,辽国、西夏“交侵,岁币百万”(赵翼《廿二史札记》)。自景祐年间(1034—1038)以来,“西(夏)事尤棘”。当时的施宜生、张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辽、夏,为辽、夏出谋献策,造成宋的边患。诗人们借汉言宋,想到明妃。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明妃曲二首·其二
...心?直欲论情通汉地,独能将恨寄胡琴。但取当时能托意,不论何代有知音。长安美人誇富贵,未央宫殿竞光阴。岂知泯泯沉烟雾,独有明妃传至今。
-
明妃曲二首·其一
明妃未出汉宫时,秀色倾人人不知。何况一身辞汉地,驱令万里嫁胡儿。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延寿尔能私好恶,令人不自保妍媸。丹青有迹尚如此,何况无形论是非。穷通岂不各有命,南北由来非尔为。黄云塞路乡国远,鸿雁在天音信稀。度成新曲无人听,弹向东风...
-
明妃曲二首·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
-
明妃曲二首·其一
瀚海寒生带夜霜,月明笳鼓益凄凉。听来似和琵琶曲,莫是金舆降未央。
-
明妃曲二首·其一
平生矜艳色,不得侍君王。独为黄金客,凋零白玉妆。出宫多夜月,上马尽秋霜。一奏琵琶曲,征人总断肠。
-
明妃曲二首·其二
汉家曾壮羽林威,何事和戎妾不归。纵使妾颜犹易得,先朝谁解白登围。
-
明妃曲二首·其二
掩抑琵琶马上羞,未搊玉指泪先流。关月犹同边地色,朔风争似汉宫秋。
-
明妃曲二首·其二
愁闻边塞近,不厌马行迟。贱妾徒多怨,君王岂得知。南看非寝殿,北望是旌旗。寄谢丹青使,黄金有尽时。
-
西湖采莼曲二首·其二
十八郎君二八娘,采莼相见手生香。妾未嫁人郎未娶,倩谁和作两鸳鸯。
-
昭君曲二首 其二
胡雁向南飞,明妃西嫁几时归。酪酥入馔损汉食,酸风中人裂汉衣。声音不通言语译,分死薄命穹庐域。君不见越中美人嫁姑苏,敌国既破还陶朱。嗟嗟孤冢黄草碧,祗博呼韩双白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