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王十七管记
〔唐〕
故交吾未测,薄宦空年岁。
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
堂中皆食客,门外多酒债。
产业曾未言,衣裘与人敝。
飘飖戎幕下,出入关山际。
转战轻壮心,立谈有边计。
云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递。
星高汉将骄,月盛胡兵锐。
沙深冷陉断,雪暗辽阳闭。
亦谓扫欃枪,旋惊陷蜂虿。
归旌告东捷,斗骑传西败。
遥飞绝汉书,已筑长安第。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
勿辞部曲勋,不藉将军势。
相逢季冬月,怅望穷海裔。
折剑留赠人,严装遂云迈。
我行将悠缅,及此还羁滞。
曾非济代谋,且有临深诫。
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眇忆青岩栖,宁忘褐衣拜。
自言爱水石,本欲亲兰蕙。
何意薄松筠,翻然重菅蒯。
恒深取与分,孰慢平生契。
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
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沦替。
适赵非解纷,游燕往无说。
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
倏若异鹏抟,吾当学蝉蜕。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赠别王十七管记》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为赠别之作,以悲哀的自述经历开篇,然后称赞了王悔的慷慨好客,善于谋划,同时对时局作出诸多评述,抒发了抑郁、矛盾的心情。全诗基调悲伤,情感隐晦,转折突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732年
创作背景
《赠别王十七管记》此首五言排律作于唐玄宗天宝九载(750),是高适送兵清夷军,在蓟北一带为曾任密州节度使张守珪管记的王悔送别之作。高适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在东北时即已结识王悔,故开篇云“故交”。王悔曾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帮助张守珪计折契丹王屈烈及权臣可突于;后来张守珪得罪,王悔亦受牵连,高适此次送兵到蓟北再次遇到王悔,故有是作。
相关诗词
-
赠别王季野判官入闽兼柬其弟季耕照磨
维王望闽中,载德今奕世。堂堂忠悯公,致身当宋季。道学承紫阳,名位埒真魏。忠悯实犹子,全闽属制置。天兵既南征,奉籍来附?。世皇重嘉叹,仍托七闽寄。嗟哉日本役,遗忠更昭晰。是生清献公,荦荦公辅器。髫年擢县宰,弱岁膺阃贰。扬历参大藩,率用儒饬吏。廉名贵华...
-
赠别王肖溪户曹郎·其二
人谋此云逐,相见动欢剧。星堂深燕歌,慰我好颜色。值此三春候,天气亦朗适。遥堤缀缃枝,密叶栖绿翼。为乐曾几何,离别复在即。骊驹鸣远道,使我心转恻。转恻复何为,别取不可止。征人向江津,游子归故里。怀贤弗能忘,伫立洲之沚。明时策殊勋,褒宠日伊迩。令德崇以昭,芳馨冒神喜。眷恋儿女间,岂以望君子。
-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
赠别王鍊师往罗浮
道俗骈阗留不住,罗浮山上有心期。却愁仙处人难到,别后音书寄与谁。
-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二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三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
赠别王直夫二首·其一
商飙激疏牖,蟋蟀鸣墙阴。志士恒感秋,况乃违所钦。之子役王事,远适闽江浔。揽衣起追送,渺彼川涂深。少小从子游,方轨驰文林。时去志愿违,素发忽满簪。抚景嘅今昔,恻怆情难任。愿言顾离...
-
赠别王郎
万里关河路,何年挹笑颜。从来肝胆处,见此别离间。宝马五花色,霜刀双玉环。分携迢递去,红叶落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