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石头城
〔清〕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念奴娇·石头城》是由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于雍正十年参加乡试后游览南京城所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写石头城的衰败荒凉,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无奈和感慨。全词融情入景,借古抒怀,雄浑苍凉,意象万千。
- 作品出处郑板桥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念奴娇
- 创作年代清朝
创作背景
雍正十年(1732年)农历八月初八,词人在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了乡试,乡试后游览了南京的名胜古迹,创作了《念奴娇·石头城》。
相关诗词
-
念奴娇·石头城
江山如此,是天开万古,东南王气。一自髯孙横短策,坐使英雄鹊起。玉树声消,金莲影散,多少伤心事。千年辽鹤,并疑城郭非是。当日万驷云屯,潮生潮落处,石头孤峙。人笑褚渊今齿冷,只有袁公不死。斜日荒烟,神州何在,欲堕新亭泪。元龙老矣,世间何限馀子。
-
念奴娇·锦城城北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载酒郊坰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麦垄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匝,不尽青青岸。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
-
念奴娇·石君追溯旧游,为拈此解
莫愁湖畔,早十年、携得桃家双桨。几度东风芳草绿,知否个侬无恙。往事云沉,闲情水皱,脉脉堪凝想。白门娇柳,靓妆曾斗眉样。闻道灯底秋心,亲题兰帕,偷学词人蒋。暮雨潇潇蓬背彻。抵似玉钗低唱。倚柁煎茶,临波拓镜,丰姿真无两。旧游如梦,为君添倍惆怅。
-
念奴娇·巴山坐雨,久不得舍弟书
夜来风雨,信天涯、一样清明寒食。冶翠娇红浑见惯,梦里乡愁如织。冢卧狐狸,灰飞蝴蝶,到处残鹃泣。空城潮打,东边淮月无色。篱落一树荆花,移栽何地,荏苒春消息。万里麻鞋三尺剑,吟望低垂头白。峡束滩危,城欹楼迥,雾满江南北。哀猿断续,为余啼破空寂。
-
念奴娇·平湖阁上
平湖阁上,正残虹挂雨,微云擎月。万顷琉璃秋向冷,忍便翠销红歇。北海樽罍,西园游宴,兴逸湖山发。飞尘不到,坐移蓬岛珠阙。莫厌笑口频开,少年行乐事,转头胡越。公子多情真爱客,敢惮深杯百罚。太一舟轻,芙蓉城锁,醉指神仙窟。乘风归去,尽教吹乱华发。
-
念奴娇·上洪帅王予道生辰正月十六日,用东坡韵
半千宝运,瑞清朝、诞育人间英物。暖律吹灰春到也,迟日光腾东壁。婺女双溪,沈郎八咏,辉映皆冰雪。储精毓秀,几年一个人杰。须信和气随人,粉梅欺黛柳,娇春争发。翠幕重重称寿处,莲炬蕙烟明灭。鼎席犹虚,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明年今夜,凤池应醉花月。
-
念奴娇·拟桃源
白云生处,水濛濛、疑去人间非远。四望不知烟火岸,夜寂微闻鸡犬。松子崖前,梅花谷里,一径青畴展。科头箕踞,此中人似嵇阮。不比旧日桃源,花开花谢,犹有渔郎见。拳土不曾经禹甸,自有芝田兰畹。鹤拂天秋,树迷烟暝,鹭宿沙痕浅。天然图画,乍开却又还捲。
-
念奴娇·软红不到
软红不到,傍凫潭依约,江家庭宇。轻薄榆钱飘欲尽,惆怅春归何处。清角吹愁,飞车辗梦,三两闲鸥语。丛芦高柳,六朝烟水如故。临镜螺黛新描,隔城山色,曾湿东风雨。晴意雌霓弓样小,帘影阴阴垂暮。朱鸟来时,黄鹂啭后,聊共流光住。天涯芳草,涨波遮断前路。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