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商鞅》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宋诗》中。此诗前两句讲古代圣贤为政的风格:取信于民。后两句则对商鞅能取信于民和坚决镇压复辟势力,从而使得变法胜利推行的精神进一步颂扬。这首诗不是讲商鞅变法的实际内容,而是讲推行变法的风格;能否赢得民众的信任,也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旗帜鲜明地赞扬了商鞅。全诗以议论说理为主,言简意丰,中肯有力。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069年8月
创作背景
据宋人陈了翁《四明尊尧集》记载,王安石曾问宋神宗:秦孝公能“择术济事”(采用商鞅的建议),皇上比他怎样?可见,王安石曾自比商鞅,希望宋神宗效仿秦孝公支持变法。为此,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纷纷攻击商鞅,其实际矛头是指向王安石。于是,约在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写了《商鞅》这首诗来表明自己的政治见解以及推行新法的决心。
相关诗词
-
商君吟
商鞅得君持法处,赵良终日正言时。当其命令炎如火,车裂如何都不知。
-
咏史·商鞅
此天此地此经文,学者何尝溺所闻。尽道李斯焚典籍,不知吹火是商君。
-
端正好·上高监司
...虫蛆。〔十二月〕不是我论黄数黑,怎禁他恶紫夺朱。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着马牛襟裾。口将言而嗫嚅,足欲进而趑趄。〔尧民歌〕想商鞅徙木意何如?汉国萧何断其初?法则有准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说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耍孩儿十三煞〕天开地...
-
齐鲁
齐鲁大儒师,专门盛章句。应物非己长,何以责成务。乃其忠孝心,足以事君父。不如商利徒,反道趋诡遇。剥床以及肤,泉货山岳聚。赐金称百斤,封邑成千户。若无天事变,岂不厚且固。商鞅既诛夷,桑羊亦刀锯。寄言逢掖人,施施幸安步。
-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其一
崛起商岩后,清忠士论归。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
长庆庄上胡氏招妓邀余兄弟同赏
...公析公势赫奕,南郦北郦雄相望。事去人非几千载,缺斨折戟埋高冈。拓地尚想炜梅将,封君可笑秦商鞅。况复吾辈小竖子,太平之世随徜徉。已嫌酒量较海小,安得醉墨挥天长。古今兴废本反掌,美人何用泣罗裳。山川无恙消万汇,幽禽来...
-
谏逐客书
...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
-
报任安书
...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
-
战国策目录序
...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
-
六国论
...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