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以议论、叙事出之,说只要“有情”,便无处不是“好景”,纵是平常风光月色,平常言谈笑语,只要“称意”就令人满足了。下片却陡转,先说与她已是十年分离且无音讯,往事令人不胜思念,接下则用此时情景进一步烘托相思之情难耐。这首词简淡清新,直中见曲,质而能婉。
- 作品出处纳兰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少年游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年),词人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婚后三年卢氏难产不幸亡故,《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这首词就是词人为怀念亡妻而写下的一首词。
相关诗词
-
《少年游·离多最是》拼音版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
-
《少年游·并刀如水》拼音版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
《少年游·井桃》拼音版
碎霞浮动晓朦胧,春意与花浓。银瓶素绠,玉泉金甃,真色浸朝红。花枝人面难常见,青子小丛丛。韶华长在,明年依旧,相与笑春风。
-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拼音版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花谢蝶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
《游桂林诸山记》拼音版
...,虽奇鸧九首,獾疏一角,不足喻其多且怪也。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记岁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今隔五十年而重来,一丘一壑,动生感慨,矧诸山可喜、可愕哉!虑其忘,故咏以诗;虑未详,故又足以记。
-
《少年游·清溪一曲板桥斜》拼音版
清溪一曲板桥斜,杨柳暗藏鸦。旧事巫山,朝云赋罢,梦里是生涯。而今追忆曾游地,无数断肠花。塘上燕子,梁间燕子,飞去入谁家。
-
《瑶台聚八仙·同人湖上赏荷座客有谈秦淮风景者感赋》拼音版
...三竺浮岚笼竹树,六桥软涨狎鸳鸯。尽徜徉。绿荷四面,人在中央。秦淮那便让此,有山温水腻,粉艳脂香。十里珠帘,而今一片沧桑。少年游迹寄处,猛回首,烟云劫一场。休惆怅,趁花间酒熟,沉醉鸥乡。
-
《少年游·熏炉香烬》拼音版
熏炉香烬,画堂烟暝。无语掩重门。梦未曾醒。灯先上了,帘外已黄昏。窗儿独自看都黑,那个与温存。只有经行。玉阑干畔,留得旧啼痕。
-
《少年游·前时相见》拼音版
前时相见,楼头窗畔,尊酒望银蟾。如今间阻,银蟾又满,小阁下珠帘。愿得吴山山前雨,长恁晚廉纤。不见楼头婵娟月,且寂寞、闭窗眠。
-
《少年游·如今田野谩抛春》拼音版
如今田野谩抛春,红雨掩衡门。懒读诗书,欠伸扶杖,几案任生尘。从教便向东山老,谁知是个中人。莫怪年来,倦寻城市,嫌我性情真。